在名校当"凤尾",也能叩开MIT的大门
再看Oliver的学校足迹,更是令人艳羡的一路名校——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美国库欣中学(Cushing Academy)、埃默里大学、麻省理工。
但Oliver却说,按他对自己的要求,其实自己在大学前成绩都不算特别出色。小学从不补课,作业是每天在学校完成的,结果初中刚入学就考了年级倒数,开始有了些危机感,也开始努力学习,但始终不似“传统牛娃”形象那般发奋。
当然,随着年龄增长,他也越来越感受到最初的高起点是个多么难得的机会,但那是后话了。
唯有两件事,他倾注了无数热爱与专注,也串联起了他的成长——一个是滑雪,另一个是科研,也正是它们帮助他叩开了MIT的大门。
专注可生热爱
成就感带来正反馈
和外滩君过去报道的不少牛娃学神不同,Oliver(小红书@橄榄王Oliver)的小学、中学时期,学习生活相对平淡。直到接触滑雪,Oliver的成长才有了可回溯的锚点。
Oliver9岁开始滑雪,就这么当作娱乐消遣地到了14岁。那一年,Oliver第一次来到河北万龙滑雪场,遇到了退役滑雪运动员出身的赵教练。“那时,北京已经在筹办冬奥会,但整个雪场可能也就一两个人知道竞技滑雪是什么。”
那次,赵教练本是来指导Oliver爸爸滑雪的,但看了Oliver的滑行后,他说什么都要告诉Oliver:“你的基本功也太差了。”还硬要纠正Oliver的动作。
Oliver那时没想过赵教练会如何改变他对滑雪的认知,只是不服气有人说自己技术差,就想听听到底怎么回事。没想到,学习上都没有过的专注,第一次被他用在滑雪上了。
以前在雪场多滑几趟就很开心了,但Oliver这次很仔细地听赵教练拆解基本功和动作,光一个“外侧板承重”的技术要点,就练了整整两天。要掌握它,需要把雪板横过来,搓一下雪,卡一下刃,如此反复。
这个动作需要对脚踝有一定掌控力,同时还要控制身体姿态,对基础滑雪者来说很难。几公里的雪道上,Oliver就一次滑几十厘米地抠基本功,没有怨言。
短短几天内,Oliver的滑行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专注带来了进步,而进步的成就感又更增加了他的兴致。
在基础滑行后,Oliver很快尝试了旗门,他的丝滑表现让赵教练都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很多无障碍滑行很好的人,在旗门面前变得手忙脚乱。
“我感觉这可能真的算天赋。”说到这里,Oliver也有些骄傲,“学校里的篮球绕行,我就很擅长。什么时候提前转弯,怎么控制身体姿态,我都会提前计划,并且执行得很好。”
被Oliver表现点燃的赵教练也有了个大胆的梦想——让Oliver滑进冬奥会!——而Oliver也是十几岁正血气方刚,两人一拍即合。
此后,除了雪季在雪场练习,Oliver开始在网上疯狂地找其他运动员的视频分析、学习,几乎把网上能找的所有视频都翻来覆去观摩了好几遍。
而学习方面,Oliver似乎一直缺少类似的成就感,或许也正是因此进入正反馈循环才比较晚。
懂得思考的运动员
才会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
另一次刷新Oliver认知的经历在高二,他随队去新西兰考滑雪指导员证,偶遇世界级滑雪学校TCRA的训练。看着来自各国青年国家队的运动员晨训,整个山头都是TCRA的赛道,从没见过这种阵仗的Oliver完全被震撼了。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