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老师不快乐 还指望孩子能有多快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们现在看到的绝大多数不合理、不自然、不靠谱的教育现状——包括给家长布置各种任务、动不动填表、回答问卷、接龙打卡、看视频、写感想、拍照拍视频作秀、强制做小报、强制安装app、完成一系列社会性kpi,甚至要求家长报名一些挂钩型课外服务......

这些基本都与一线老师无关。

一线老师也是这些破事的受害者,甚至比家长受到的伤害更大,其中还包含了一层侮辱的成分在里面。


毕竟人家当初是来教书的,不是想来打杂的,那么好多老师最初想要为人师表的被尊重和自我尊重的价值、意义、通路,都没了。

一个家长说,他们那里连“骑电瓶车必须戴头盔”也是由孩子的班主任来监督执行,连续两周,每天要让孩子给老师反馈“我的家人有没有戴头盔”,还鼓励学生互相监督对方的家长有没有戴......

这只是某些地方老师干的一部分事,更别说什么安装某app、完成某平台学习、完成某教育的在线打卡。

好多老师都忍不住吐槽这些莫名其妙的任务。

有的地方无所不用其极地剥削一线老师,今天让老师管理家长禁毒宣传打卡考试,明天让老师监督家长宪法小卫士做题上传......没有一个是学生自己做的,纯纯主打一个折腾老师和家长。

听说还有的地方,就连完成安装etc指标都让学校的老师来发通知......

这些琳琅满目的任务,不能说99%对教育没有用,只能说100%都是浪费时间。

看来老师们大多是有涵养的,否则早就撂挑子发飙了,这些事明摆着叔可忍婶不可忍。

就说那个什么安全教育平台吧,家长上班都没做这个平台闹心、嫌烦。完全形式主义,孩子根本没空打开,全变成了家长任务,时不时要求观看,还要考试,还要上传,通不过还要重新学重新考......

有家长到主管部门咨询“这个学习平台是不是强制任务”,上面说“不是”。

家长又问“你们有没有给各地教育部门下达强制任务”,他们说“没有”。

再问问学校老师“为什么必须要完成”,他们说是“上面给的强制任务”。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

这些任务是在哪个环节突然变成了“强制”呢。是谁这么喜欢添油加醋、为了自己能交个漂亮的差就把一线老师和家长当猴耍呢。

前不久一位23岁的女老师不堪重压选择轻生。一些不懂的人发出灵魂拷问:老师的教学压力难道这么重吗?

教学任务不重,说到底每个老师每年就那么一两本书,每年就那么一两个班,作业量还比以前少,教学任务能有多重?哪个996上班族不比老师的本职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但现在大多数老师的压力根本不是来自教学本身,是来自除了教学以外的所有事。


教研、考核、听课、计划、总结、调研、业务学习、制表评估、反思分析,今天迎接这个检查,明天要交那个报告,后天还有从天而降的新任务,老师的工作范围“上不封顶”。

这些上不封顶的额外工作,挤占了他们原本用来研究教学的时间。就好比你一个设计部员工,老板天天让你去搞销售,你还能搞好设计吗,关键你搞销售也不给你涨工资啊,你不心烦吗。

更烦的是还得每天提心吊胆。

一不小心碰上个“有huang位要继承”的学生家长,怎么做都容易出错。一个小举报就能把你弄得身败名裂,一个小投诉就能让你离开教师岗位。

一个江苏朋友说,老师因为在朋友圈发了一道课外教辅上的“趣味题”,被家长举报,老师被批评,全校开展“从严杜绝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大整治。

一个四川的朋友告诉我,他儿子班级有位妈妈,因为班主任老师每天穿裙子而投诉老师,结果全校通报以后女老师都要穿裤子。

网上还看到有个老师说,自己8:30在学校吃早饭,结果被相关部门暗访调查,通报批评,要求全校自查自纠落实整改。

唉,他们咋这么有空呢?

真希望他们有这么多闲工夫不如自己去开个学校,裹上头巾、全年禁食、绝不留作业,把孩子培养成不吃不喝只会听话快乐成长的大可爱。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