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藏人、六四人士: 樂見沃爾茲對中國的一手經驗 | 溫哥華財稅中心


[六四事件] 藏人、六四人士: 樂見沃爾茲對中國的一手經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蒂姆·沃爾茲(Tim Walz)確認出線後,中國官媒星期三(8月7日)多聚焦他在中國教書的經歷,卻避談他對流亡藏人和六四學運的支持。對此,流亡藏人組織和中國六四學運相關的異議人士告訴美國之音,沃爾茲對中國民主有第一手的經驗。如果沃爾茲當選,成為美國第二號領導人,他們對此表示樂觀,也盼他能催生中國的民主教育,雖然未來美國新政府真正落地的對華政策還有待觀察。

現任明尼蘇達州州長的沃爾茲在成為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後,他1989-1990年在中國教書的經驗成為中國官媒聚焦的重點,例如官媒鳳凰網的微博公眾號就以“哈裡斯副手沃爾茲曾在中國任教”為主題標簽詞,連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RT》的中文微博公眾號也強調相同的看點和主題標簽詞。

此外,觀察者網的一則報道以“沃爾茲曾建議學生主修中文”為主題標簽詞。


中國官媒避談沃爾茲的六四經驗

不過,或因沃爾茲在華的知名度仍有限,兩大主題標簽截至星期三晚間10點的微博閱讀量分別僅有13.2萬和9萬,討論熱度也有限。

中國官媒報道多凸顯沃爾茲在中國教過書,卻對他當年在北京第一手的六四經驗和對西藏人權的支持避而不提,反而留下中國網民揣測的空間。

部分網民認為,沃爾茲獨特的在華經驗讓他對中國有真正的了解,但也有網民認為,今天的中國早已離他1989-1990年訪華時大不同,還有人負面解讀沃爾茲那兩年的中國經驗。

在浙江的網名“殺手阿猛”的網民留言點出:“剛好是64那年。”

在遼寧的網名“你不知道的抗美援朝戰爭”的網民也接著留言稱,沃爾茲在“中國動亂的時候來到中國,顯然有特殊使命。”

在新疆的網名“盡量搞明白”的網民則質疑:沃爾茲是“CIA出身,是嗎?”

相較於中國網民的無端質疑,流亡藏人和六四學運相關的中國異議人士都樂見,沃爾茲是知華派,也盼他對中國民主的第一手經驗能成為未來美國新政府的助力。


藏人:盼沃爾茲催生中國的民主教育

在台北的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秘書長札西慈仁告訴美國之音,他樂見沃爾茲早於2016年就見過達賴喇嘛,也長年支持藏人的人權運動,但他認為,沃爾茲不只支持藏人,也支持香港人等,因為他對中國落後的民主發展有第一手的經驗,若能發揮作用,改變中共,對所有受中共政治迫害的族群,包括六四一代和中國的普羅大眾都是件好事。

札西慈仁說:“現在中共底下的這些維吾爾人、蒙古人及西藏人、香港人、包括台灣(人),在中共底下苦難中的人非常清楚。我們希望美國可提出來民主教育中國,中共改變的話,我覺得,中國人民發展民主的話,大家會達到快樂。”

札西慈仁說,他不認為沃爾茲支持學生學中文、安排學生到訪中國就是親華。他說,沃爾茲實際在中國生活過,對中共的了解或也較接地氣,若他當選美國副總統,或能催生中國的民主教育


不過,他說,中國的民主、自由和人權最終還是要靠中國人自己爭取,如果這一代的中國人敢怨卻不敢言,還是“一直乖乖聽中共的話”,後代子孫也無法享有自由民主的生活,而且中共的迫害不分族群,只要不服從其威權統治,任何人都會受到迫害,不只藏人。

現流亡荷蘭並已獲得政治庇護身份的張弘遠是六四二代,他的父親張毅是1989年六四學運期間武漢學運的參與者。父子二人皆因異議身分受到中共的迫害。

六四人:樂見沃爾茲有第一手的六四經驗

張弘遠說,他也樂見沃爾茲有第一手的六四經驗,雖然他未來如何將這方面的經歷化為實際的對華政策還有待觀察。

張弘遠告訴美國之音:“如果他(沃爾茲)當選的話,他肯定是能夠傳達一些他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對於中國的一些親身經歷或者是看法,他肯定會在中國問題上比前一任的這些副手更加有經驗,但是他具體會是什麼樣的政策,我覺得,那真的只能走著再看了。”

對於中國網民無端揣測沃爾茲與1989年六四學運的關連,張弘遠以他父親的親身經驗表示,“這樣看肯定不對。”

他說,中共常將境內的反對運動歸咎為境外敵對勢力煽動,不過是在“轉移焦點和矛盾,並激化民族情緒”,因為不管是他父親三十五年前親身參與過的六四學運,還是他自己2022年底在武漢目睹的白紙運動,都不是境外勢力煽動的,而是自發形成的。一如中國導演陳品霖拍的紀錄片《烏魯木齊中路》,片子的英文名就取為:不是境外勢力(Not the Foreign Force),就是在做這樣的宣示。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