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去美元化:人民幣能走多遠?望中國成"金融強國"
人民幣能走多遠?】***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幫助人民幣走上尋求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道路。7月份,以人民幣進行的俄中雙邊貿易額增長了三分之一。作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在推動世界向多極化貨幣體系轉型時仍面臨許多挑戰。https://t.co/v2joIEuWtq—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September 14, 2024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幫助中國進行讓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嘗試。7月份,以人民幣進行的俄中雙邊貿易額增長了三分之一。專家認為中國政府的資本管制阻礙人民幣走向世界。
西方對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實施制裁之後,切斷了克裡姆林宮使用美元、歐元和其他貨幣進行貿易的通道。俄羅斯的銀行被排除在國際支付信息系統SWIFT之外,俄羅斯央行的外匯儲備也被凍結。這迫使莫斯科將剩余的儲備轉向不受西方控制的貨幣,包括中國的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RMB)。
英國《金融時報》(FT)最近援引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報道稱,為了彌補因失去歐洲石油和天然氣買家而造成的收入損失,俄羅斯與中國以人民幣進行的能源交易達到了歷史新高。
中俄人民幣交易增長三分之一
7月份,以人民幣進行的俄中雙邊貿易額增長了三分之一,從2021年同期的40%上升至53%。據《金融時報》報道,2010年,80%的中國對外貿易是以美元進行的,但自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以來,這一比例已經減少了一半。在同一時期,以人民幣進行的對外貿易額從幾乎為零增長到超過一半。
"以人民幣進行交易對俄羅斯和中國都很方便," 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學中心副主任尼古拉澤(Maia Nikoladze)告訴德國之聲,"俄羅斯沒有太多其他貨幣替代品,而中國則受益於對莫斯科施加更大的經濟影響力,並且也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取得了進展。"
然而,根據大西洋理事會發布的《美元主導地位監測報告》,人民幣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使用率不到7%,而美元則占據88%。該報告還指出,54%的出口發票仍以美元結算,而人民幣僅占4%。
其他金磚國家關注中俄貿易
人民幣交易受益於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雙邊協議,這些協議使得俄羅斯增加了其人民幣外匯儲備。一項貨幣互換協議允許俄羅斯銀行獲得人民幣流動性。俄羅斯的金融機構也開始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債券。
其他國家,特別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金磚國家經濟體,正在饒有興趣地關注著不斷增長的人民幣交易。金磚國家領導人提出了共享貨幣的想法,以創建多極金融體系,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 (SWP) 高級研究員希爾珀特 (Hanns Günther Hilpert) 表示,全球南方的許多國家都對西方凍結俄羅斯儲備的措施感到"擔憂"。
"也許這些國家將來可能與美國產生糾紛,它們的儲備也可能會被凍結。因此,這些國家正在遠離美元。"他對德國之聲說。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認為,去美元化對美國霸權構成了巨大威脅。最近他在一次競選集會上威脅要對那些拋棄美元的國家征收100%的關稅。
"許多國家正在離開美元。他們不會在我的任期內離開美元。我會說,你離開美元,你就不能與美國做生意,因為我們會對你的商品征收100%的關稅。"他說。
沙特、巴西和阿根廷效仿俄羅斯
北京已經與其他幾個國家達成了以人民幣進行更多貿易的協議。沙特阿拉伯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去年11月與北京簽署了一項為期三年的價值約為69.3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
這項協議標志著全球能源市場可能發生重大轉變。這些市場傳統上由美元主導,因此有"石油美元"( Petrodollar)一詞。雖然在短期內沙特所有石油銷售都轉向以人民幣定價的可能性不大,但這一協議使兩國可以在不破壞現有貿易慣例的情況下進行嘗試。
"沙特阿拉伯向中國出售石油和天然氣。他們獲得人民幣,可以用來購買中國商品或投資中國,沙特人已經這麼做了。這是一種以物易物的貿易。"希爾珀特說。
巴西、伊朗、巴基斯坦、尼日利亞、阿根廷和土耳其等國家也同意進行更多人民幣交易。以伊朗為例,西方的嚴厲制裁迫使德黑蘭進一步落入中國的影響范圍。貿易分析公司Kpler的油輪跟蹤數據顯示,中國煉油商去年購買了伊朗90%的出口石油。伊朗通過中國的小型銀行接收人民幣的石油付款。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去美元化: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幫助人民幣走上尋求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道路。7月份,以人民幣進行的俄中雙邊貿易額增長了三分之一。作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在推動世界向多極化貨幣體系轉型時仍面臨許多挑戰。https://t.co/v2joIEuWtq—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September 14, 2024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幫助中國進行讓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嘗試。7月份,以人民幣進行的俄中雙邊貿易額增長了三分之一。專家認為中國政府的資本管制阻礙人民幣走向世界。
西方對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實施制裁之後,切斷了克裡姆林宮使用美元、歐元和其他貨幣進行貿易的通道。俄羅斯的銀行被排除在國際支付信息系統SWIFT之外,俄羅斯央行的外匯儲備也被凍結。這迫使莫斯科將剩余的儲備轉向不受西方控制的貨幣,包括中國的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RMB)。
英國《金融時報》(FT)最近援引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報道稱,為了彌補因失去歐洲石油和天然氣買家而造成的收入損失,俄羅斯與中國以人民幣進行的能源交易達到了歷史新高。
中俄人民幣交易增長三分之一
7月份,以人民幣進行的俄中雙邊貿易額增長了三分之一,從2021年同期的40%上升至53%。據《金融時報》報道,2010年,80%的中國對外貿易是以美元進行的,但自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以來,這一比例已經減少了一半。在同一時期,以人民幣進行的對外貿易額從幾乎為零增長到超過一半。
"以人民幣進行交易對俄羅斯和中國都很方便," 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學中心副主任尼古拉澤(Maia Nikoladze)告訴德國之聲,"俄羅斯沒有太多其他貨幣替代品,而中國則受益於對莫斯科施加更大的經濟影響力,並且也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取得了進展。"
然而,根據大西洋理事會發布的《美元主導地位監測報告》,人民幣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使用率不到7%,而美元則占據88%。該報告還指出,54%的出口發票仍以美元結算,而人民幣僅占4%。
其他金磚國家關注中俄貿易
人民幣交易受益於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雙邊協議,這些協議使得俄羅斯增加了其人民幣外匯儲備。一項貨幣互換協議允許俄羅斯銀行獲得人民幣流動性。俄羅斯的金融機構也開始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債券。
其他國家,特別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金磚國家經濟體,正在饒有興趣地關注著不斷增長的人民幣交易。金磚國家領導人提出了共享貨幣的想法,以創建多極金融體系,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 (SWP) 高級研究員希爾珀特 (Hanns Günther Hilpert) 表示,全球南方的許多國家都對西方凍結俄羅斯儲備的措施感到"擔憂"。
"也許這些國家將來可能與美國產生糾紛,它們的儲備也可能會被凍結。因此,這些國家正在遠離美元。"他對德國之聲說。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認為,去美元化對美國霸權構成了巨大威脅。最近他在一次競選集會上威脅要對那些拋棄美元的國家征收100%的關稅。
"許多國家正在離開美元。他們不會在我的任期內離開美元。我會說,你離開美元,你就不能與美國做生意,因為我們會對你的商品征收100%的關稅。"他說。
沙特、巴西和阿根廷效仿俄羅斯
北京已經與其他幾個國家達成了以人民幣進行更多貿易的協議。沙特阿拉伯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去年11月與北京簽署了一項為期三年的價值約為69.3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
這項協議標志著全球能源市場可能發生重大轉變。這些市場傳統上由美元主導,因此有"石油美元"( Petrodollar)一詞。雖然在短期內沙特所有石油銷售都轉向以人民幣定價的可能性不大,但這一協議使兩國可以在不破壞現有貿易慣例的情況下進行嘗試。
"沙特阿拉伯向中國出售石油和天然氣。他們獲得人民幣,可以用來購買中國商品或投資中國,沙特人已經這麼做了。這是一種以物易物的貿易。"希爾珀特說。
巴西、伊朗、巴基斯坦、尼日利亞、阿根廷和土耳其等國家也同意進行更多人民幣交易。以伊朗為例,西方的嚴厲制裁迫使德黑蘭進一步落入中國的影響范圍。貿易分析公司Kpler的油輪跟蹤數據顯示,中國煉油商去年購買了伊朗90%的出口石油。伊朗通過中國的小型銀行接收人民幣的石油付款。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