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 科技巨頭遭反壟斷調查,微軟收長達數百頁要求書
央視新聞11月30日消息,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道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已對美國微軟公司啟動反壟斷調查,涉及微軟、雲計算服務與軟件授權等方面。
截至目前,微軟暫未作出回應。

消息稱,在對微軟的競爭對手和商業伙伴進行了一年多的非正式采訪後,反壟斷執法機構制定了一份詳細的要求,要求微軟交出調查中涉雲計算等相關領域的信息。一名知情人士說,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簽署了這份長達數百頁的要求書,並將其寄給了微軟。
目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調查重點在於微軟將其辦公軟件、安全軟件以及雲計算產品捆綁銷售。例如,微軟的身份驗證解決方案應用本應是幫助用戶驗證並登錄其雲端軟件的,但是微軟的相關許可條款以及將驗證應用與雲服務捆綁在一起的行為,導致一些提供身份驗證和網絡安全服務的微軟競爭對手不滿,他們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表示,這會使他們難以與微軟展開競爭。
此外,視頻會議軟件公司軟視軟件公司和賽富時公司旗下的團隊協作交流軟件斯萊克等公司表示,微軟將其視頻會議軟件與辦公軟件捆綁提供給用戶的做法具有反競爭性質。

除了目前面臨的反壟斷調查,今年以來,美國微軟公司遇上的麻煩不少,也都引發了全球關注。
今年1月,美國《紐約時報》向紐約曼哈頓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稱微軟公司侵犯其版權。《紐約時報》在訴訟中指出,微軟未經授權利用《紐約時報》的內容來訓練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訴訟稱,這些人工智能產品接受了數百萬條《紐約時報》內容的訓練,並利用這些材料為用戶提供答案,從而分流了原本會流向《紐約時報》的網絡流量,影響了該公司的廣告、許可和訂閱收入,與《紐約時報》展開了直接競爭。
訴訟還表示,這些人工智能產品在某些回答中插入虛假信息,並誤稱其來源於《紐約時報》,對《紐約時報》聲譽造成損害。這一現象被稱為所謂的人工智能“幻覺”問題。
今年7月,因微軟“視窗”系統更新問題,更是導致全球航空、銀行和媒體等機構的大規模癱瘓。美國、荷蘭、德國、澳大利亞、南非、日本和比利時等多國的機場、銀行、媒體、醫院、運輸服務及零售業結賬系統都受到影響,事件也給全球各行各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這次事件,主要是由微軟“視窗”系統配備的一款安全軟件程序升級出錯引發的。這款名為“獵鷹”的軟件,是軟件開發企業“眾擊”公司旗下的產品。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據截至目前,微軟暫未作出回應。
消息稱,在對微軟的競爭對手和商業伙伴進行了一年多的非正式采訪後,反壟斷執法機構制定了一份詳細的要求,要求微軟交出調查中涉雲計算等相關領域的信息。一名知情人士說,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簽署了這份長達數百頁的要求書,並將其寄給了微軟。
目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調查重點在於微軟將其辦公軟件、安全軟件以及雲計算產品捆綁銷售。例如,微軟的身份驗證解決方案應用本應是幫助用戶驗證並登錄其雲端軟件的,但是微軟的相關許可條款以及將驗證應用與雲服務捆綁在一起的行為,導致一些提供身份驗證和網絡安全服務的微軟競爭對手不滿,他們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表示,這會使他們難以與微軟展開競爭。
此外,視頻會議軟件公司軟視軟件公司和賽富時公司旗下的團隊協作交流軟件斯萊克等公司表示,微軟將其視頻會議軟件與辦公軟件捆綁提供給用戶的做法具有反競爭性質。
除了目前面臨的反壟斷調查,今年以來,美國微軟公司遇上的麻煩不少,也都引發了全球關注。
今年1月,美國《紐約時報》向紐約曼哈頓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稱微軟公司侵犯其版權。《紐約時報》在訴訟中指出,微軟未經授權利用《紐約時報》的內容來訓練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訴訟稱,這些人工智能產品接受了數百萬條《紐約時報》內容的訓練,並利用這些材料為用戶提供答案,從而分流了原本會流向《紐約時報》的網絡流量,影響了該公司的廣告、許可和訂閱收入,與《紐約時報》展開了直接競爭。
訴訟還表示,這些人工智能產品在某些回答中插入虛假信息,並誤稱其來源於《紐約時報》,對《紐約時報》聲譽造成損害。這一現象被稱為所謂的人工智能“幻覺”問題。
今年7月,因微軟“視窗”系統更新問題,更是導致全球航空、銀行和媒體等機構的大規模癱瘓。美國、荷蘭、德國、澳大利亞、南非、日本和比利時等多國的機場、銀行、媒體、醫院、運輸服務及零售業結賬系統都受到影響,事件也給全球各行各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這次事件,主要是由微軟“視窗”系統配備的一款安全軟件程序升級出錯引發的。這款名為“獵鷹”的軟件,是軟件開發企業“眾擊”公司旗下的產品。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