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鎖台有5作法 華爾街日報: 短期或隔離施壓台

《華爾街日報》披露解放軍可能采取的孤立台灣(专题)做法。圖為解放軍在濟南軍區軍演畫面。(資料照/中新社)
兩岸關系陷入僵局,北京頻頻透過演習、軍機逼近等方式對台灣施壓。美國《華爾街日報》23日以「中國准備封鎖台灣」為題,報導中國大陸可能對台采取的戰略。報導引述專家看法,從短期來看,相較於入侵或封鎖,中方更可能以隔離的手段,測試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反應,同時也能讓中方就此建立海上新常態。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如果北京當局對台灣采取封鎖,將是引發全球危機的戰爭行為,將促使台灣做出軍事反應,迫使川普總統決定美軍是否應該協助保衛台灣,擾亂全球貿易,迫使歐洲國家對北京實施懲罰性制裁。
報導點出,封鎖是除了入侵之外,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专题)最有力的軍事選項之一,對尚未經過戰斗考驗的共軍來說則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之前共軍對台演習,提供北京可能如何封鎖台灣的線索。美國五角大廈、軍事專家以及台灣方面的監測,描繪出執行該計劃的准備情況。
《華爾街日報》引述參與賴清德總統領導的兵棋推演的人士說法,在研究10多種封鎖或類似行動的版本後,歸納出共軍有很多選項,且有些共同點。
報導綜合美國、台灣以及獨立專家的看法,整理出以下中國可能采取的孤立台灣做法。
*發動攻擊
中國已發展出一系列力量,包括軍事、民事和中間力量,可用來封鎖台灣,首先對台灣基礎設施進行空中襲擊,包括軍事設施、港口、機場和能源廠。噴射戰斗機、直升機和無人機充斥整個空域。
*建立封鎖
中方軍艦繞台灣一周,與台灣海岸保持距離,以避免岸基反艦飛彈。一個航母戰斗群在台灣東南部占據陣地,可以在那裡發射殲-15 戰斗機,以恐嚇威懾美國和任何其他部隊。
*填補空白
解放軍龐大的海岸防衛隊為軍隊提供近岸能力。中國海上民兵民兵船填補了這塊空白。
*切斷台灣對外聯系
為阻止商船靠近,中方潛艇在台灣主要港口布設水雷,中方執法船監視阻止商船接近,貨船和游輪移到適當位置,阻止商船通行。
*切斷網路
貨船在海底拖著錨,試圖切斷台灣連接網路的10幾條海底光纜。對台灣的軍事指揮所和金融系統發動網路攻擊。
報導指出,當共軍開始對台灣進行空中封鎖時,擁有全球最大海軍艦隊的解放軍軍艦也已行動。共軍有 370 多艘艦艇,2000年美軍軍艦數量多於中國大陸,但20年後已被大陸超越。預計到2030 年,解放軍將擁有 425 艘軍艦,比美國艦隊數多出3分之1。
報導另指台灣仰賴進口能源發電,比例高達96%,一旦被封鎖,不得不仰賴儲備進口能源,若不向北京屈服,只能面臨斷電。另一個安全隱憂是台灣進口食物比例達70%。
網路戰是中方迅速發展能力的另一個領域,可以在封鎖台灣時發揮。台灣表示,幾乎每次解放軍在台灣周邊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都伴隨著網路攻擊。在最近發生的幾起事件中,海底光纜被切割,也凸顯台灣網路連線的脆弱性。
報導也指出,北京有能力實施隔離措施,中方執法機構攔截向台灣運送維持生命的進口商品船只。可能做法是要求對進入台灣的船只進行檢查,以台灣最大的港口高雄港為目標。不遵守規定的航運公司可能會被禁止進入大陸。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