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高談闊論給騎手上齊社保,不如關心他們真實需求

大眾熱衷於喊話呼吁騎手上齊五險一金,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撇開了全社會社保覆蓋現實而自我感動的行為,要麼是無知,要麼是做戲。
給靈活就業群體交社保的事情,似乎一直還處在風暴中心,樹欲靜而風不止。
有大佬在朋友圈裡高調宣稱,給旗下的所有快遞員和騎手兄弟繳納了完整的五險一金。這樣的大兄弟行為,當然,無論怎麼說,都像是一種“俠義行為”。最新的數據是,已經簽約了1萬名全職外賣騎手。
那麼,解決了這一群體社保問題,對於全社會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有一種聲音是,當代年輕人有三大幻覺,股價還會漲、房價還會跌,以及最新的——騎手都有社保了我肯定也有。似乎補齊這最後一塊拼圖,就可以一舉解決整個社會的福利保障問題。
說到這裡,任何一個理性的人大約都看出點問題來了:因為光討論某個平台的某類人群的完整社保,與整個產業,與整個社會的社保福利制度,不說是南轅北轍,起碼是掛一漏萬。
01
給騎手交齊社保之所以看上去那麼炸眼,是因為它進入了許多人的“數據盲區”,也就是,大部分人對於整個社會的社保覆蓋情況,並沒有數據感知,對發展中人口大國的社保覆蓋爬坡之難,也不夠有敬畏心。
先科普一下,完整的社保包含了所有以下福利: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職工醫療保險、生育保險,這五項稱之為社保,而加上非剛需保障的住房公積金,統稱為“五險一金”。
那擁有完整版五險一金的人,有多少?
國家統計局披露,2024年末中國就業人員總量為7.34億。目前,五險一金中參保人數最少的一項是公積金,全國繳納人數為1.74億人,以此推導,擁有完整五險一金的中國就業人員,占比不過23.7%。
好了,我們先剔除非剛需的住房公積金,尤其對於大多數跨區域流動的靈活就業人員而言,住房公積金顯然是遙遠的夢想。那麼擁有完整的五險的人是多少呢?參照五險中繳納人數最少的失業險,也就是2.46億,大約是打工人的三成。
如果你擁有完整的五險,恭喜你,你已經完敗了全中國就業人口的67%,實屬“高配”。這也是為什麼,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公司HR招人甚至會把“有五險一金”列在工資范疇的前面。
值得稱道的事實是:中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養老保險體系了,在短短數十年間,能夠跨越幾乎為零的界限,而為龐大的人口建立社會保險機制,誠然是一個巨大的奇跡。
大家比較熟悉的赤腳醫生、五保戶、廉租房制度,其實都是國家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幾十年中所進行的探索,直到1993年,中國開始明確“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任務。
那麼,什麼叫多層次?
簡單來說,不是大水漫灌式地把“五險一金”當作福利包派發給每個人,而是依據不同職業、不同區域勞動者的具體需求,先確保基礎需求(如養老、醫療),再擴展疊加多重保障。
從這個意義上看,開頭提到的“社保誤區”就更好理解了。通常大家口中的“零工群體沒社保”,其實是沒有參加城鎮企業職工社保體系的“五險一金”。
對於外界關注度高的騎手群體,也沒必要站在道德高地施以憐憫,因為這可能會是一種“你媽覺得你冷”。有騎手就說了,“我不願意交,**收入有限的時候,可不就先得顧著眼前的生活嗎?”**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