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事要發生?恐慌指數大漲20%(圖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預期將在4月2日宣布最新關稅措施,可能拉高全球貿易戰疑慮,市場資金湧向避險資產。美股恐慌指數VIX飆高,反應市場情緒緊繃,而避險資產黃金價格3月31日以刷新歷史新高價展開新一周的交易,日圓對美元也延續上周五漲勢。
眼看川普對其對等關稅的立場愈來愈強硬,投資人如坐針氈,俗稱美股“恐慌指數”、用來衡量市場恐慌程度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CBOE VIX),3月31日一度飆升14.5%至24.8,寫3月13日以來盤中最高。VIX過去一個月來已經大漲近20%。
與此同時,彭博專欄作家任淑莉(Shuli Ren)發布評論文章指出,巴菲特與李嘉誠是東西方最受尊敬的兩位投資大師,兩人都已年過90,年齡僅相差2歲,卻都在囤積現金,這是否預示著重大金融危機即將發生?無論如何,對投資人來說,現在是需要謹慎行事的時候了。
文章稱,巴菲特其下波克夏海瑟威的現金儲備已成為市場熱議焦點,目前帳上現金達到 3340 億美元,占總資產的 29%,創歷史新高。
長江和記(長和)則自 2020 年以來就開始去杠杆,當年以 100 億歐元的價格,將其歐洲鐵塔資產出售給 Cellnex Telecom SA,此後該公司保留現金。近期更將大部分港口出售給貝萊德公司主導的投資集團,一旦交易完成,套現約190億美元,長和可能會擺脫債務。
文章提及,2家公司都具有在適當時機套現的悠久歷史。正如Nir Kaissar 所寫,波克夏海瑟威的現金配置多年來變化很大,當美股變得昂貴時,它會增加現金配置,而當市場崩潰時,會進行資產配置。波克夏海瑟威對美國銀行的投資可以追溯到全球金融危機時期,迄今已產生超過 300 億美元的利潤。
李嘉誠對於何時出售資產的判斷力也令人驚歎。1999 年,正值網絡泡沫的頂峰時期,他以約 150 億美元的價格剝離英國行動電話營運商 Orange 的控股權。2017 年末,這位商人以創紀錄的 52 億美元價格出售香港中央商務區的一座摩天大樓。
僅僅一年多之後,香港的房地產行業就達到頂峰。從那以後,這棟高樓經歷一次大的更替;接手部分樓層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以為自己比李嘉誠更聰明,結果陷入困境,不得不賤賣。
可以肯定的是,2人的現金儲備並不一定意味著股市崩盤即將來臨。由於持有巨額股票,即使先知和超人能夠預測未來,他們也永遠無法在市場最高點退出。相反,他們必須在還有買家的時候退出。盡管如此,仍需要保持警惕,因為在市場大幅調整之後,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好的交易。

全球避險情緒升溫,黃金等避險資產夯。(AI生成)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