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Netflix,怎麼就成了美股關稅風暴的避風港?

圖片來源:AP Photo
在公布了第一季度強勁的業績表現之後,Netflix周五盤後股價重返1000美元。
一季度,Netflix實現營收105.43億美元,同比增長12.5%;淨利潤為28.90億美元,同比增長24%;每股攤薄收益為6.61美元。
Netflix第一季度營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對第二季度營收和每股收益的展望也均超出預期。
今年以來,Netflix股價上漲了近9%,而其他多數科技公司均較峰值下跌了20%以上。
華爾街正在尋找一個避風港,以應對近期關稅巨震與經濟衰退的擔憂,而Netflix在這一輪大型科技股暴跌浪潮之下,依舊表現強勁,被視為有能力抵御金融市場的動蕩。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Netflix的核心產品是線上化的流媒體內容服務,通過互聯網傳輸,不涉及實體商品的進出口環節,因此不受傳統的關稅政策直接影響。
而相比之下,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硬件企業,比如,蘋果、特斯拉等公司,會因為關稅導致成本上升,股價大幅下跌。
在業績公布前兩天,《華爾街日報》報道稱,Netflix上個月舉行的年度業務評估會議上,高管們對公司的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他們向高級員工分享了,到2030年Netflix在收入、廣告銷售和營業利潤方面的目標。
Netflix計劃到2030年將收入從去年的390億美元翻倍,並實現約90億美元的全球廣告銷售額。高管們還設定了到2030年,將Netflix的營業利潤從去年的100億美元增至三倍的目標。
Netflix提出一個頗具野心的目標是,五年後邁入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目前,這家公司的市值剛超過4000億美元。
遠離關稅與貿易風暴中心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新政,使美國與其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變得日益緊張。
在娛樂業,游戲尤其是游戲主機,以及好萊塢電影的全球發行(中國市場),均在新政之後給出了即時反饋。
Netflix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全球用戶的訂閱費,以及部分廣告收入,而非依賴關稅敏感的商品銷售。同時,分散的市場結構,減少了對單一地區經濟波動的依賴。
2025年第一季度,Netflix收入增長覆蓋全球主要區域表現是,美國及加拿大(9%),歐洲、中東、非洲(15%),亞太地區(23%)和拉美地區(8%)。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全球局勢的演進和影響面超出預期,Netflix恐怕也會在劫難逃。
典型例子是,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之後,3月,Netflix終止在俄羅斯的訂閱服務,後續還逐步清退俄羅斯付費用戶,直到退出該國市場。
在宣布暫停服務前,Netflix已停止所有俄羅斯原創劇集的制作與收購計劃,包括四部正在籌備的俄語劇集,比如,如改編自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的《安娜·K》(Anna K),擱置了已開拍的犯罪驚悚劇集。
Netflix在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中披露,因退出俄羅斯導致全球付費用戶淨減少70萬,剔除該影響後用戶淨增50萬,但仍遠低於市場預期。
當時,這一消息公布後,Netflix股價應聲暴跌近30%。
Netflix退出俄羅斯市場,是地緣政治的結果,背後的直接導火索是國際制裁壓力。雖然現在看來,對其財務影響是短期的,但這一情況,正暴露了流媒體平台在政治風險下的脆弱性。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