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一夜之間 這國從避稅天堂淪為關稅靶心 | 溫哥華財稅中心


[關稅] 一夜之間 這國從避稅天堂淪為關稅靶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秦鵬評論分析文章:川普政府的關稅大戰席卷全球,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巨變——有的國家可能繁榮,有的卻可能一蹶不振。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特殊的國家:愛爾蘭。看看它如何從全球避稅天堂,變成了川普新政的靶心。身為人均GDP超過10萬美元的富裕小國,愛爾蘭的前景又會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吧!

翡翠島突然進入風暴中心 川普開玩笑也是警告


川普關稅大戰開啟後,很多人都喜歡說一句話“作為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做美國的朋友可能是致命的”,這句話據說來源於基辛格私下的一個談話,但是已經很難考證。

“好朋友”,這個詞,對於墨西哥、加拿大和歐洲來說,現在聽起來肯定是百般滋味。對歐洲小國愛爾蘭也是如此。

美國人眼裡,愛爾蘭這個國家,有三重含義:第一重是親切的故鄉,美國總統有近一半(22位)有愛爾蘭血統,據《NPR》報道,約3,100萬美國人有愛爾蘭血統,很多人會說:“我的根在愛爾蘭”!每年3月17日前後,包括紐約波士頓在內的很多地區,都會有聖派翠克節(Saint Patrick’s Day )游行,成千上萬的人穿著綠色服裝、戴綠色帽子,伴隨愛爾蘭風笛起舞,熱鬧非凡;第二重含義,是經濟奇跡,這個人口僅500萬的翡翠小島,人均GDP超過10萬美元,躋身世界最富裕國家之列;第三重含義,愛爾蘭是很多個人眼中的避稅天堂。

今年3月,這座小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3月12日,愛爾蘭總理米歇爾·馬丁(Micheal Martin)到訪白宮,一方面,川普和副總統萬斯用綠色和三葉草向愛爾蘭致敬,另一方面,川普則笑咪咪地贊揚說“愛爾蘭人很聰明,是的,很聰明,你們奪走了我們的制藥公司和其他公司。通過征稅,適當地征稅,他們為公司進入愛爾蘭提供了非常非常好的機會。這個擁有500萬人口的美麗島嶼已經控制了整個美國制藥業。”

他還說“當制藥公司開始進軍愛爾蘭時,我會說:沒關系……但如果你想把任何東西賣到美國,我就會向你征收200%的關稅,讓你們永遠無法把任何東西賣到美國。你知道他們會怎麼做嗎?他們會留在這裡(美國)。”

這段話綿裡藏針。是贊揚,也是警告。


那麼,愛爾蘭,這個歐洲曾經的“窮親戚”,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世界“避稅天堂”,又是如何變成川普關稅戰的靶心的呢?今天,我們來細細講講這段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帶你走進愛爾蘭的經濟奇跡與挑戰。



(資料照片)


愛爾蘭如何成避稅天堂:從大饑荒到“凱爾特之虎”

故事得從愛爾蘭人的苦日子說起。19世紀中葉,愛爾蘭遭遇大饑荒,數百萬人或餓死,或背井離鄉,人口從800萬銳減到400萬。20世紀初,愛爾蘭獨立後,經濟依然掙扎,靠農業和低端制造勉強維系。

到了1950年代,愛爾蘭政府終於醒悟了:我們沒有資源,沒有市場,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外看”! 1956年,他們推出了“出口利潤援助”計劃,中小企業出口產品不用繳稅。這就像撒下種子,吸引了第一波外資來設廠。

但當時,愛爾蘭的發展還是慢吞吞。 1980年代,經濟成長率只有2.4%,人均所得才7,400美元,貧窮率高達14%以上。 1988年,《經濟學人》甚至稱其為“歐洲乞丐”。

到了1990年代,愛爾蘭政府開始放大招了!他們把企業所得稅率定到12.5%,遠低於美國當時的35%和歐盟的平均28%。這下,就像點燃了一把吸金火炬,跨國公司蜂擁而至,開啟了“凱爾特之虎”的奇跡。從1995年到2005年,愛爾蘭GDP年均成長6%至7%,成為歐洲成長最快的經濟體。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