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極氪紐交所上市就回國私有化,李書福在下一盤什麼棋? | 溫哥華財稅中心


極氪紐交所上市就回國私有化,李書福在下一盤什麼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5月7日,吉利汽車發文:“計劃收購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發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車目前持有極氪約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極氪將與吉利汽車實現完全合並。”

極氪從上市到宣布私有化,僅僅不到一年時間。


對於二者的合並,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吉利選擇‘回歸一個吉利’,可以整合資源,提升競爭力。”

“私有化後的極氪,能夠擺脫資本市場的短期波動幹擾,提升決策效率,不再受美國股票市場規則的諸多限制,從而能夠更靈活地制定戰略,實現長遠布局。”張翔說。

尤其是對於極氪而言,在銷售承壓、“一年磨三劍”成為一個梗的背景下,極氪亟需獲得集團的支持,並重新取得市場的認可。因而變革勢在必行。

截至5月9日收盤,吉利汽車港股報18.36港元,兩天累計漲幅9.42%,市值增加159億港元。極氪美股過去兩天實現了15.36%的漲幅。



(吉利台州臨海工廠,作者拍攝)

李書福回歸一個吉利

對於吉利和極氪的合並,吉利控股集團在公告中稱,此舉是進一步落實《台州宣言》,聚焦汽車主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協同的重要步驟,將強化吉利汽車在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什麼是《台州宣言》?

2024年9月,吉利控股在台州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上發布了《台州宣言》,宣布企業進入戰略轉型全新階段。

浙江台州,被吉利稱為“夢開始的地方”。1998年,吉利第一輛汽車在台州臨海下線。去年9月,《台州宣言》發布前夕,吉利控股管理層集體來到台州臨海工廠參觀。吉利控股借用創始地所在城市的名字,命名了自己的轉型戰略。

如今,吉利又進入了轉折的“十字路口”。《台州宣言》提出,全面梳理吉利各業務板塊,厘清業務定位。進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理順股權關系,減少利益沖突和重復投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其中,《台州宣言》提出“厘清業務定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也折射出吉利此前定位不清晰,品牌之間存在利益沖突等問題。多品牌戰略在供應商、采購、研發等方面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各品牌之間產生了嚴重內耗。

根據梳理,大整合之前,整個吉利系共有多達14個汽車品牌,如吉利、幾何、領克、極氪、沃爾沃、極星、路特斯、smart、雷達、翼真等。有的是自主品牌,有的是通過收購、入股等方式獲得。



“吉利汽車旗下極氪定位為全球豪華科技品牌,領克定位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銀河和中國星定位為全球主流品牌。”對於目前旗下各品牌的定位,吉利控股這樣說。

如今,在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格局之下,成本和技術成為企業在未來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在這一背景下,吉利開始從“多生孩子好打架”轉變為“集中協同”。

吉利控股表示,各品牌在擴大細分市場份額的同時,尋求協同發展,在技術、產品、供應鏈、制造、營銷與服務、國際市場拓展等方面強化協同,提高技術創新實力,激發規模效應。

在這一戰略之下,吉利控股在過去半年開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回歸一個吉利’的背後,是吉利對品牌布局的反思與調整。前些年投資熱潮席卷,多品牌戰略盛行,但隨著資本逐漸冷靜,多品牌戰略的弊端日益凸顯,品牌分散導致資源無法集中調配,影響了企業的運營效率與發展活力。”張翔說。

對於極氪與吉利汽車合並,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我們將審時度勢、根據《台州宣言》精神,持續推動汽車業務整合,回歸一個吉利,整合技術優勢,提高創新能力、盈利能力,持續創造長期價值,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電動汽車集團。”

兩次整合背後

《台州宣言》後,吉利控股的第一個改革便是極氪與領克的合並。

2024年11月14日,吉利宣布了領克和極氪的合並計劃。今年2月14日,極氪、領克完成股權交割,正式成立極氪科技集團,極氪持有領克51%股份,領克其余49%股份繼續由吉利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持有。

極氪成立初衷是作為吉利向高端純電賽道轉型的抓手。平安證券的研報也分析道,當年選擇獨立於傳統車企,可以讓極氪輕裝上陣,探索轉型路徑,以較快速度獲取轉型經驗,並賦能給整個吉利汽車集團。

而如今,“極氪已成功培育壯大,私有化退市能避免資源分散,充分利用已有的海外市場經驗與資源,優化集團的資本配置。”張翔說。


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極氪和領克品牌整合,將進行全面的產品梳理和規劃,避免沖突。

節省成本,減少資源浪費是最直接的效果。在財報電話會上,安聰慧稱,在極氪和領克品牌整合後,雙方研發投入預計將降低10%-20%,供應鏈成本下降5%-8%,產能利用率提升3%-5%。

吉利控股行政總裁桂生悅在電話會上也表示,極氪和領克如果不整合,必然帶來同業競爭的內部矛盾,雙方在研發、架構、銷售等多方面也會出現重復投資和疊加花費的局面。

“如果不整合,無論是領克還是極氪,綜合競爭力都無法提升。”桂生悅說。

本次私有化則是另一個考量。事實上,極氪退市並入吉利汽車,發生得很突然。

此前,極星已經在美國的交易所上市,但資本的力量並沒有對這一品牌帶來幫助。而今,極氪類似的跡象也開始明顯。

2024年5月10日,極氪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21美元,市值98億美元。但是自上市以來,極氪在美股市場的表現整體欠佳,股價一直在20至30美元之間來回波動,並未如此前上市的“蔚、小、理”一樣實現股價飆升。

一位汽車行業的分析師認為,2025年4月,美國證監會啟動大規模中概股退市調查,且極氪自身也一直虧損,這使得在目前的形勢下,極氪在美國資本市場難以實現再融資。

他表示,只有私有化,極氪才能擁有繼續應對市場競爭的“子彈”。


一系列調整正在進行中

“極氪之於吉利,是探索高端化的重要資產,如果因為資本的問題導致品牌沒落,這對於整個吉利都是非常危險的。”一位汽車行業人士說。

目前,仍未實現扭虧是極氪面臨的棘手問題。2021年至2023年,極氪淨虧損分別高達45.14億元、76.55億元和82.64億元,三年累計虧損約204.33億元。

2024年全年,極氪品牌實現總營收約759.13億元,同比增長47%。然而,全年淨虧損卻高達64.24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研發費用的不斷攀升以及渠道搭建鋪設的基礎成本支出。

從銷售數據來看,今年前4個月,極氪科技集團整體銷量為15.53萬台,其中領克表現尚可,銷量為10.02萬台,同比增長26%;極氪品牌銷量僅為5.51萬台,同比僅增長12%,增幅落後於領克。



目前,極氪共有6款車型在售,包括極氪001、007、009、X、7X、MIX,涵蓋了轎跑、轎車、MPV、SUV,均為純電車型。今年,極氪將推出3款全新車型。

2024年,極氪汽車銷售總量為22.21萬台,同比增長87%,雖然成為“中國純電豪華品牌銷售冠軍”,卻沒有完成年度銷售23萬台的目標。其中,主力車型極氪001因小米SU7等競品沖擊而導致銷量下滑。

面對迫切的改革需求,極氪選擇先調整人力結構。

極氪科技集團5月4日宣布,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領克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開始分管極氪品牌國內營銷、銷售、服務整體工作,直接管理品牌營銷中心、用戶增長中心、用戶交付中心。

此外,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林金文,將直接管理用戶服務中心、用戶網絡中心、用戶數字化、運營與流程,並協助林傑處理極氪品牌國內的營銷、銷售及服務工作,向林傑匯報。

據吉利一位內部人士稱,林傑是吉利體系內的一員“老將”了,本次調整的主要任務就是統籌領克與極氪的協同戰略,更好的發揮整合效應。

隨著本次私有化的進行,極氪與吉利團隊或許也將面臨進一步調整。

林傑上任後,銷售渠道變革的措施已經傳出。

未來,極氪將在四五線等下沉的空白市場和低效市場引入合伙人模式,門店依舊沿用極氪家名字,構建“直營為主、合伙人模式為輔”的新打法。

極氪規劃在2025年新開近200家門店,到今年年底,預計門店數量達到560家左右。

據媒體報道稱,極氪首批選取衢州、惠州、三亞、烏魯木齊、臨沂5個已開業城市轉型合伙人模式。在合伙人的篩選方面,優先吉利、領克體系內的投資人,同時向社會優質投資人開放。

據一位汽車行業人士分析,圍繞著吉利和極氪的一系列變革,也是傳統車企在當前重構競爭力的一場實驗。當規模擴張邊際效益遞減時,無論研發還是營銷,能力聚焦才是車企突圍的關鍵。

如果吉利和極氪的這一系列改革取得成功,其意義或許不僅局限於這一家企業,也將為中國汽車企業突出重圍,多品牌整合提供一個范式。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