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相關] 越有錢的越不用交稅!這就是加拿大
小特魯多就任加拿大的新總理,他當選的一項重要承諾就是為富人加稅。這個議題得到中等收入族群的支持,但它實際上基於一個假設:如果你很有錢,你應該要付很多稅。事實真的如此嗎?如何納稅和避稅是每一個富人和窮人都關心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避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進行一些必要的稅務規劃,減少納稅額度並不是非常困難。

為了簡化這個問題,專家假設了一對擁有1000萬淨資產,年收入$215,000的夫婦在2015年的稅務情況。
作為已經年滿65歲的退休夫婦,倆人住在BC省這個可以實現0納稅的省份。他們擁有一棟溫西豪宅,價值300萬,是他們20年前以40萬買下的,兩人名下還有價值140萬的威斯勒度假小屋和60萬的美國地產。兩人需要支付這三棟房子的地稅。換句話說,兩人價值500萬的資產都是地產。
多投資少取款
兩人並沒有選擇成立公司來減稅,而是將500萬的投資分為以下部分:
4 百萬放在兩人的聯名非注冊投資賬戶上,主要投資在股票上,其中三分之二是加拿大的股票,如HBC和BCE公司,也有蘋果和強生的股票。他們沒有選擇高分紅類型,只是將股息收益率保持在3.75%。每個人能得到5萬元的加拿大股票紅利和2.5萬外國紅利。從貨幣市場基金、高利息儲蓄賬戶得到的盈利在16萬元左右,兩人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抵稅情況取出20萬左右的盈利,將剩余部分進行再投資。因為這是聯名賬戶,所以收入可以平分。
在兩人的TFSA賬戶裡有10萬元,RRSP裡則有90萬。為了平衡投資風險,大多數TFSA和RRSP都投資在債券、優先股和私人房貸基金上。
充分利用抵免福利
兩人選擇先不從RRSP裡取款,而是將它轉為RRIF,每次只取走4000元,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退休人士抵免福利,用最小的代價去取RRSP/RRIF的存款。兩人還推遲了CPP的領取年齡,只領取老人金。
夫婦的投資顧問收取1%的顧問費,而這部分錢是可以用來抵稅的,這樣,每個投資顧問可以抵消2萬的稅款,與此同時,他們還得到了投資和規劃上的專業幫助。
兩人也捐錢給慈善機構,今年的總捐款數量是34,200元,看起來是個不小的數字,但這只是他們的淨資產的0.34%。而做出慈善捐款不但能贏得慈善機構的尊敬,也可以用來抵免部分稅收。如果兩人捐出的是股票等資產,還有其他抵免優惠政策。
到此為止,通過充分利用退休人士抵免福利、抵稅政策、慈善抵免等稅務優惠,兩人$215,000收入的稅款已經被完全抵消,今年的納稅總額為零。當然,這只是稅務方面的情況,兩人都只能得到6800元老人金中的一部分,除去應繳納的稅款只剩下4000元。在未來幾年,他們還要面對幾個稅務問題,如到了71歲,兩人需要為RRSP裡的90萬元存款付出大筆稅款;賣出度假屋和美國房產也要繳納不少的資本得利。
隨著自由黨上台,TFSA供款額可能會恢復到5500元,家庭減稅也有可能取消,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的人的納稅額度也會有所改變,富人在稅務上仍要做出更多的調整。但是,這對有錢夫婦在投資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投資盈利不但彌補了兩人現金流的需要,他們也無需為這些收入繳納更多的稅款,更重要的是,他們只使用了一些最簡單的避稅策略,並沒有違法或是打擦邊球就得到了免繳稅的好處,這一點值得華人思考和學習。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