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園藝師談園藝] 繡球花凋謝後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作者:尚明偉 Frank Shang
繡球(學名:Hydrangea macrophylla),又名八仙花、草繡球、紫陽花,是虎耳草科繡球屬下的一個植物種。繡球原產於東亞和南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尼和喜馬拉雅一帶。1736年引種到英國。在歐洲,荷蘭、德國和法國栽培比較普遍。
繡球是灌木,高1-4米;莖常於基部發出多數放射枝而形成一圓形灌叢;枝圓柱形,粗壯,紫灰色至淡灰色,無毛,具少數長形皮孔。葉紙質或近革質,倒卵形或闊橢圓形,長6-15厘米,寬4-11.5厘米,先端驟尖,具短尖頭,基部鈍圓或闊楔形。葉柄粗壯,長1-3.5厘米,無毛。
它是一種常見的園藝裝飾花,花色一般包括紅藍紫色,會因所在環境的酸鹼度引起花色變化,酸性的土壤偏藍色、鹼性的土壤則偏向粉色。在溫哥華繡球夏季開花,花期6-10月。也常用於制作幹花。整株植物有毒,莖葉毒性較強。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為好。但土壤pH的變化,使繡球的花色變化較大。為了加深藍色,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鋁。為保持粉紅色,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 繡球花宜於種在半蔭處,通風良好的地方。
繡球為喜陰植物,不可種植在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每天黑暗處理10小時以上,約45-50天形成花芽。平時栽培要避開烈日照射,以60%-70%遮蔭最為理想。
冬天來了,繡球花看起來枯萎凋零(見圖1)。很多當年新生的枝幹凍傷(見圖2),甚至腐爛!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嗎?這是我經常聽到的問題。
圖1-當年生新枝

圖2-活芽及正確的修剪位置

下面我來講講冬季繡球花的打理:
繡球一般在兩年生的壯枝上開花,開花後應將老枝剪短,在有芽的位置上面大概1厘米的位置斜著剪下去(見圖3和4)。斜著剪是修剪的基本常識,避免水分進入組織內,減少被修剪枝幹生病幾率。當年生枝幹通常會在冬季凍傷,細小的可以剪掉,粗些的可以再剪短。有人會問:“怎樣知道究竟剪多少呢?那麼多的芽!”
圖3-修剪中的植株

圖4-避風處種植的繡球花植株初冬時的狀態

繡球是圓形灌木,所以修剪時一定要按照植株的形態修剪。盡量修成圓形!修剪前需要先觀察芽所處的位置。如果都在距離根部大概兩尺的位置,那麼就盡量都在這樣的位置修剪。另外,死枝和重疊在一起的枝都要修剪掉,可以促進根部生長,並能利於空氣流通。減少生病幾率。正確的修剪能限制植株長得過高,並促生新梢。秋後剪去新梢頂部,使枝條停止生長,以利越冬。經過這樣的修剪,植株的株型就比較優美。
正確修剪及護根後

在我從業的這十多年中,經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園藝人用機動的修樹剪子將繡球花修成圓形。很快,很圓!可以問題慢慢就出來了。植株第二年活著的枝幹變少,花越來越少。如果連續這樣修剪幾次,植株甚至徹底死掉。問題在於沒有選擇的修剪,使很多芽斗被剪掉了。枝幹漸漸死掉,所以植株變得不平衡,生長無力!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