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人民幣國際化像白日夢?原因是它 | 溫哥華財稅中心


[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像白日夢?原因是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年中國資本管制手段漸趨嚴格。(美聯社)

中國拉攏盟國擴大使用人民幣結算


中國資本管制行之有年,近年有持續收緊的態勢,雖然中國美其名維護國家金融穩定,但背後目的其實昭然若揭,最經典例子就是拉攏盟國擴大使用人民幣結算。

資本管制是一國政府對資本流出和流入國境的限制,具體措施包含政府限制資本跨境交易、限制跨境支付和轉帳、外匯管制、對跨境資本流動徵稅等。一般而言,一國采行外匯管制的主要目的多為穩定金融市場,避免金融市場失序,重創實體經濟。

或許中國維穩匯率、控制資本流動、遏制企業不良行為目的不假,但覬覦貨幣霸權地位、去美元化、外匯存底不足也是真。

中國境內美元需求大 “系統性美元短缺”浮現


人民幣積極朝向國際化的發展史,始於2009年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當年全球剛經歷完金融海嘯,歐美國家金融體系元氣大傷,中國挾2001年加入WTO之後積累的雄厚經濟實力,作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與最大出口國,推出“四兆元”計劃救市,儼然成為當時的流動性提供者,而尋求金融話語權戰略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聲音逐漸出現,人民幣此刻開始邁向國際化的道路。




中國拉攏俄羅斯等盟國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加速市場去美元化呼聲。(歐新社)

而近期的俄烏戰爭,促使美國和西方國家決定凍結俄國逾30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也使全球主要經濟體開始省思美元的重要性是否過度集中,包括沙特阿拉伯考慮將出售給中國的石油改用人民幣計價、以色列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並減持美元及歐元、美國使用美元霸權對俄羅斯進行的金融制裁等,都讓市場擔憂美元的霸權地位可能被人民幣取代,加速了去美元化的呼聲。

另外,中美貿易戰從2018年打到現在,中國廠商難透過出口賺取美元,要是業者無法賺到足夠美元,中國經常帳或許會由盈轉虧,而當地外銷業者也擔心人民幣貶值和貿易衝突升溫,也不願匯回美元,與此同時,以往對中國砸錢不手軟的外資,現在逐漸縮手,導致中國國內美元需求大,取得管道卻減少,提高了“系統性美元短缺”(systemic dollar shortage)的可能性。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