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 葉子, 時間: 2003-3-25 10:37
這是近Squamish的一個大岩石公園,在一個晴朗的日子,我帶著兩個女兒
爬到了岩石(中間那個)頂上(Second Peak)
因為個人技術有限,沒有拍全景,這張照片是借來的,讓大家看了有個概念。
長梯--真是夠長的,看上去很別致,但爬上來可就有點氣急了。
山溪--下山時在這兒洗個臉,立即感到清爽無比。
#2: 作者: 葉子, 時間: 2003-3-25 11:14
山徑裡有許多這樣的峭壁
也會遇到大石擋路,需要鑽過去。
沒路了,就從岩石邊上拉著鐵鏈子攀上去。這真是沒苦找苦吃,呵呵。。
喲,這兒還得用梯子上呢!
上山途中回望一下,腿有點打顫,還是抓緊鐵鏈子保險。
走在山脊上,遠處右上方是第一峰,那個比較好爬一點,不過第二峰的風景更美。
#3: 作者: 風小小, 時間: 2003-3-25 11:16
曾經路過那裡4、5次,就是沒有上去一游,應該是個攀岩的好地方吧。夏天有機會去去,畢竟很近。
#4: 作者: 風小小, 時間: 2003-3-25 11:18
[img:4452cb5e9d]http://www.stawamuschiefpark.ca/images/map.gif[/img:4452cb5e9d]
#5: 作者: 葉子, 時間: 2003-3-25 11:34
終於到了,迎接我們的是360度的無敵風景,一切的汗水和辛勞都值了。
懸崖峭壁上,我們需要臥倒才能安心的欣賞風景,下面是Squamish Town
Howe Sound在這裡結束了它的使命,分支成為河流。
俯瞰整個Squamish地區,有星羅棋布之感。
夕陽下的海天公路,為我們美好的一天劃上了句號。
#6: 作者: 葉子, 時間: 2003-3-25 11:41
[quote:f901da9376="風小小"]曾經路過那裡4、5次,就是沒有上去一游,應該是個攀岩的好地方吧。夏天有機會去去,畢竟很近。[/quote:f901da9376]
聽說夏天有許多其它地方的人特意來這裡攀岩,到時候去看看,也是一景呢。
#7: 作者: 風小小, 時間: 2003-3-25 11:45
恩,能介紹一下那裡的hiking線路情況嗎?
#8: 作者: 葉子, 時間: 2003-3-25 14:26
可以從Shannon Falls開始走,就是將車子停在Shannon Falls的停車場裡,然後進去瞄兩眼瀑布,就往左邊的路上去,走不遠就可以看到Stawamus Chief的Trailhead。牌子上寫著是2。5公裡,爬高550米。但是我的爬書(介紹爬山的書)上報的都不止這數。
一定要大晴天去,我第一次爬上去的時候,全是在雲裡霧裡,啥也看不見,效果差多了。路上的石頭比較滑,要穿爬山鞋,特別是臨近山頂的時候,都是在岩石上攀爬。最好帶一雙勞保手套,抓鐵鏈子容易點,還有就是頂上風大很冷,站一會兒就頂不住了要加衣服。
#9: 作者: 格格, 時間: 2003-3-25 17:31
葉子真是有心人,才拍下這麼一路辛勞的真實寫照
不過最喜歡山頂那張無敵風景
雪山和藍天都有一種呼之欲出的感覺 :)
#10: 作者: 多做貢獻, 時間: 2003-3-25 17:36
[quote:d96e5a8beb="葉子"]一定要大晴天去,我第一次爬上去的時候,全是在雲裡霧裡,啥也看不見,效果差多了。路上的石頭比較滑,要穿爬山鞋,特別是臨近山頂的時候,都是在岩石上攀爬。最好帶一雙勞保手套,抓鐵鏈子容易點,還有就是頂上風大很冷,站一會兒就頂不住了要加衣服。[/quote:d96e5a8beb]
能有時間,有精力時不時地爬爬山真好。
記得80年一次在廬山,碰到一群英國游客,那時候很少有外國游客。在去五老峰半山腰的一座亭子裡碰到一個五十多歲的英國女人,她說她是在杭州出生的。好不容易才有機會到她的出生地杭州,上海,桂林等地游了一圈,她說,走不動,爬不上去,只好坐一下等同伙的人下山。那個英國女人懂一點點中文,當時的大喇叭花懂一點點英語,談了好久,都不知道當時真的懂了對方多少。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