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震动港澳的「红色间谍」曾昭科案
移民生活北美论坛 -> 温哥华不眠夜

#1: 作者: 三叔时间: 2025-7-08 13:52



#2: 作者: 三叔时间: 2025-7-08 13:52

 1963年,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就已基本确定东江供港水利的投资,其中提到,在东江深圳灌溉工程总投资和1964年基本费用未确定前,再拨款300万元,并相应增加广东省1964年基本建设费用预算,连同7月份下达的2,200万元共2,500万元。


启节约规划 广东大砍工程

 到了1964年秋,中央的另外一份文件更进一步增加投资。在该份文件中,由李先念丶薄一波副总理批示,将工程总投资控制在3,700万元以内,并增拨1964年广东省基本预算450万元。尽管中央下发部分款项,但由於当时中国尚处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广东又遭逢大旱,因此虽说中央增款,广东省政府依然陷入资金困难之中。

 一面是本身的经济紧张,一面是供港水利工程的大幅开支,为缓解财政状况,按中央指示,广东省政府开始大规模厉行节约缩减规划。在当时的一份资料中,记者看到,原拟修建的外宾高级接待所丶接待室和小食堂不再修建;缩小管理总局办公楼的建筑面积并降低造价(每平造价控制在70元之内);必须修建的居住用房按当时农民住房标准修建;招待用的家具丶汽车等以及施工机械不再购买;不准摆设沙发丶地毯;绿化建设请发动员工自己动手,国家不拨投资。而同期修建的旗岭枢纽丶深圳水库等工程则要求减少投资。

 1964年是东江─香港供水工程的实施的关键年,但这一年广东状况也不容乐观,包括遭逢大旱,以及主要施工集中在汛期造成工程时间拖延。该年8月,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厅长刘兆仑心急如焚地奔赴北京,向中央递交了一份长达12页的报告,其中提到包括工程中所遭遇的巨大苦难以及资金周转的细节等。希望消除中央对资金使用的疑问,如期拨发第四季度款项。

中方主动出资 港英甚诧异

 在初拟供港水利工程时,外交部西欧司司长谢黎曾於1960年接见英国驻华大使贾维,洽谈具体事宜。当时贾维对中国政府主动出资非常惊讶,表示「这一观点是新的」,因为港英认为港方是受益方,理应承担全部设计丶施工和费用。但按中国政府拟定意见,中方承担所有开支,香港仅需支付水费。

 以至於他甚至对其中细节产生怀疑,细问河道以及水源是否是东江;供应水量是否维持每年150亿英加仑。在得到肯定答覆後,双方当时还表示就细节问题,在广州进行再次磋商。事後,贾维除表示感激外,还特别提出,在广东与香港英国当局中也已修建了一条河道,「一条意见沟通的河道」。

曾昭科案 暂不解密

 1961年10月6日,香港政府宣布,当时华籍助理警司丶警察学堂副校长曾昭科被当局扣留。他被扣押了58日後,在未经公开审讯下被递解出境。

 曾昭科是港英当时级别最高的华籍警务人员,曾被送往英国受训。事件发生後,全城轰动。同年11月30日,港英政府再度宣布,曾昭科涉及间谍行为,经罗湖被递解出境往中国大陆。因为此次解密的档案包括部分1961年的内容,本报记者试图查看关於曾昭科的档案纪录,结果并无所获。

定居广州官至省人大副主任

 在广东这次已经解密的档案中,有两份档案是有关曾昭科的,编号「215-1-161-040」是他在暨南大学任职的档案;而另一份编号为「216-1-315-6」则是他当选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的。

 记者只了解到,曾昭科被解往内地後,在广州居住,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以後,曾昭科主持外语系,在教学丶科研均取得辉煌成绩,尤其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方面成绩突出。

 曾昭科曾出任广州暨南大学外语系系主任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董事会名誉主席。1984年广东省六届人大增选曾昭科为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至2001年才因年事已高而离任。

 问及档案馆是否有曾昭科涉及间谍行为的材料,工作人员称不知道,并解释这些涉及个人方面的材料,一般都不会轻易解密。

资料:「香港第一谍案」轰动港澳

 曾昭科又名曾约翰,出身跟中丶英都有非常深厚的关系。曾氏是满洲旗人,出生於广州。父亲曾希颖在莫斯科大学念书,回国後专攻文学,为广州「南园新五子」之一,能诗善画,来港定居後,在圣类斯中学及拔萃女书院任教。曾昭科在广州念完小学後来港,在父亲安排下,跟兄长入读九龙华仁书院,革新会会长蔡渭衡是他的同学。

加入警队 平步青云

 中学毕业後曾昭科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後来转到京都帝国大学念经济。他在大学里接触了一位左倾的讲师,认识了社会主义,熟读由德文翻译过来日文《资本论》。

 曾昭科在日本大学毕业後返港,即加入警队,可说是平步青云,先後服务於交通部丶政治部丶侦探部,当过九龙区侦缉处副处长,短短11年间已升至助理警司。

精通日语 枪法如神

 当年他也是第一批被派往英国苏格兰场(Scotlandyard)接受特种训练的华人警官。英国着名特务机关─MI5的局长曾从英国来港访问及训练,曾氏亦接受了为期一星期的训练。精通英丶日丶粤及普通话的曾昭科,因为枪法好被选中当前港督葛量洪的随身保镖。

 曾昭科曾表示,涉嫌贪污的「四大探长」蓝刚丶吕乐丶颜雄及韩森曾是他的马仔。据传曾昭科在铜锣湾警署当署长期间,其下属曾云是管军装,曾云即现时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及前警务处长曾荫培的爸爸。

曾当港督随身保镖

 曾昭科是於61年10月初被港英政治部扣留的。官方表示,他是被警方根据递解外国人出境条例扣留的。据说,在事件发生前一个星期,曾昭科母亲的住所曾被搜索。曾昭科被扣留後,政治部高级警官与高级人员又搜索过港九多间住宅,亦扣留一些人,其中包括高级文职官员和警察。曾昭科办公厅的夹万也被封,夹万内的文件由警方审阅。

 曾昭科初时被扣留在警署,其後转解漆咸道集中营。据说,看管他的全是MI5英籍警官,华警不得接近。

被称间谍 递解内地

 港英声称,曾昭科是潜伏於警察内部及英驻港军部的间谍,负责搜集本港及英国三军之高度秘密情报,透过在澳门的幕後指挥人,把情报交到中国政府手上。MI5人员当时正进行国际反间谍行动,注意监视一批黑名单人物,并秘密破获了这个国际间谍网,有关人员潜伏於香港丶澳门丶曼谷丶西贡丶东京等亚洲城市。

文革开通港包裹邮路 喜乐参半

 在广东省交通战线革命委员会的一份档案显示,文革时期广东省为通过香港开辟南线出口邮路的的状况。

 这份级别为「机密」的文件中提出,当时中国仅有一条经「苏修」经转的出口包裹邮路,远不能适应需求,加之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政府也担心苏联对该邮路的破坏。恰逢此时,香港邮政总局数次要求与广东开辟包裹业务,中央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遂表示同意。

 尽管文件已批覆同意,但在当时的数份文件中,均有提及中央及广东省的种种顾虑,尤其是在文革时期,许多问题都显得十分「敏感」。其中一份就透露,由於香港进口的个人包裹增加,国内「阶级敌人」会进一步利用邮政通信和进出口包裹对国内进行种种破坏;一些「思想不坚定」的人也会受资产阶级生活丶思想的影响和腐蚀。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当时广东省交通战线委员会提出加强边检丶邮检和海关等监督。 




移民生活北美论坛 -> 温哥华不眠夜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美国太平洋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 http://www.vancouver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