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uthor: 新朋友, Posted: 2025-7-24 05:53
2025-07-23 | 来源: CBC | 转到微信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放大 缩小 | 收藏 | 打印
温哥华东10街的一处多户住宅在两次火灾后成为废墟,而业主与市政府之间围绕160万美元拆迁及安保费用的争议,正演变为一场长达数月的法律拉锯战。
这宗涉及火灾、低收入租户、法规违反、房产升值与政府责任的事件,正在揭示城市住房与法规监管之间的复杂博弈。
两场火灾摧毁房屋 70多人无家可归
该物业位于东温哥华10大道414号,曾是一栋低层公寓建筑,由业主F女士与丈夫F先生拥有超过20年。
2023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使这栋建筑彻底失去居住功能,迫使大约70位租户流离失所。大部分居民为低收入群体,依靠政府社会救助生活,火灾一度引发社区关注。
一年后,2024年中期,该地再度遭遇火灾,烧毁原本已经空置的建筑外壳,市政府随后发布紧急拆除命令。
官方表示,业主未能按要求封闭该建筑,也未提供全天候安保,从而未能有效防止擅自闯入者引发的第二次火灾。
市府指出,这种监管失控不仅造成物业再次损毁,也对公众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被罚3.75万美元 市府追讨160万美元账单
2024年12月,F女士与F先生因违反市政附例被判有罪,并被处以37.500美元罚款。然而围绕这起案件的争议远未结束。
2025年7月初,两人向卑诗省最高法院提出诉讼,试图阻止市府在其房产税账单中增加一笔160万美元的安保与拆迁费用。二人声称,他们从未收到消防部门的正式通知,因此对义务一无所知。
但法院驳回了他们的临时禁令申请。诉讼记录显示,他们将被烧毁的东10街房产地址作为官方邮寄地址,市府的相关命令均按照这一地址送达。与此同时,消防部门还曾将实体文件张贴于建筑现场。
F先生在其宣誓书中辩解称,邮件并未送达他实际居住的温哥华西区价值390万加元的住宅,理由是该地址没有信箱且已被封闭保安看管。他表示,直到2025年2月前往市政厅时,他才得知安保命令的存在。
在2024年附例审判中,F先生在庭上持续打断庭审程序,强调未收到通知,因此无从履责,甚至被司法法官Zahid Makhdoom要求由警长将其请出法庭。
如不重罚,今后恐有人丧命
宣判过程中,司法法官Zahid Makhdoom措辞严厉,表示“社会不能容忍这种罔顾公共安全的行为”。
“拥有这些建筑而对他人安危不闻不问,不仅应被重罚,或许还应面临牢狱之灾。”Zahid Makhdoom在庭上发言称。
他警告称,BC省其他城市曾有居民在类似火灾中丧命,“他们活活烧死了,想象一下那有多痛苦。”
尽管这对夫妇在审判中坚称他们是火灾的“受害者”,并指出“是房客擅自点燃蜡烛引发火灾”,法官并未接受这一辩护。
“你们称这栋楼如同自己的孩子,但却对它的安危漠视。你们放任它荒废、空置、终被点燃。你们说市场使其增值,却对其风险视若无睹。”Zahid Makhdoom如此评论。
本拿比旧案再成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这对夫妇首次卷入火灾争议。公开资料显示,他们在大温地区持有多处总价值逾3000万加元的房产。
一二线城市房租崩了 写字楼空置率飙升
租金下跌如何为买房者提供"良机"
今年7月大温地区租金最便宜的街区
其中一块位于本拿比的空地,原为一栋公寓楼,但分别于2009年与2013年遭遇火灾,导致约100名租户流离失所。那块地目前估值约650万加元。
Clements检察官在庭审中特意指出:“你们的另一栋房子同样在你们名下时发生过火灾。”对此,F女士回应称“不想说”,随后补充说“政府接手处理了。”
Clements则批评道:“你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事故中,选择了同样的疏忽行为。”
此外,本拿比市政府曾于2023年通过法令,授权进入该块地进行清理并发出违法通知。加拿大广播公司披露,自那以来,当地又收到5起相关投诉,并发出4项新违规通知。
市府指令程序合法 业主称遭“不公对待”
F女士与F先生坚称,市府和消防部门未通过正当程序向其发送关键命令。F先生表示:“这些命令邮寄到了一个已废弃的地址,没有邮箱,建筑也已烧毁。”他认为自己“未获得公平通知”。
不过,温哥华市政府表示,所有程序均按现行法规执行:命令邮寄至产权登记地址,并张贴于物业现场。
同时,市府在2024年3月新条例下对两人提出追加指控,称他们继续未遵守消防部门命令,“构成生命安全威胁”。
市政府还表示,不对该物业的税务账单公开评论,并未收到相关上诉诉讼副本。
房产价值飙升 从220万涨至2000万
尽管纠纷缠身,该处房产的升值却令人瞩目。
F女士与F先生在2002年以220万美元购入该物业,而根据市府最新估价,目前其市值已达2000万美元。去年市值为900万,短短一年翻倍。
该物业位于百老汇走廊规划区,未来将进行大规模城市再开发,预期土地潜力极高。
目前,该房产挂牌价格为1580万美元。若最终出售,二人将获得巨额资本收益。
对此,F女士回应检察官称:“是市场推动了价值增长,而不是我。”
Clements则批评道:“你几乎没有尽责照顾‘你的孩子’,但你却很期待从它的价值中获利。”
法律与现实的冲突
本案还引发社会对温哥华住房问题的深层次关注。
“政府应该提供足够的社会住房,”Zahid Makhdoom法官在庭审中指出,“但我们并不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
据F女士与F先生称,他们曾接收过数十名领取政府救助的租户,并强调管理困难。“他们住在那里,给我带来很多麻烦,”F先生表示。
检察官则认为,这并非为疏忽责任开脱的理由:“没有人应为他人赚钱而愤怒,但若以牺牲他人安全为代价,那就是错误。”
9月底为支付限期 卖地或诉讼尚未明朗
法院要求F女士与F先生最迟于2025年9月底前缴清160万美元市政账单。
在拖欠款项与诉讼压力下,这对夫妇未来或面临强制追缴、甚至法律追加责任的风险。
不过,若成功出售房产,则或能缓解财务压力。但目前尚无迹象显示交易已有实质进展。
#2: Author: bbsang2, Posted: 2025-7-24 07:59
没有买房屋保险吗
#3: Author: Buswell牙牙, Posted: 2025-7-24 10:06
这样确实危险牙牙
#4: Author: 本坛第一毒舌, Posted: 2025-7-24 10:13
被烧的房子就不管了,也不去看看,那市政府的通知当然看不到。这对男女活该
#5: Author: 飞剑仙, Posted: 2025-7-24 13:41
有钱就被政府惦记
早晚都是政府的
#6: Author: 新朋友, Posted: 2025-7-25 19:08
成功地给 4 个帖子送出 4 个漂亮花篮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All times are GMT - 8 H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