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uthor: 亦工, Posted: 2008-11-15 19:13
五,六年前,遇见一老兄,八十年代上海青话的当红小生,八九民运之后落魄到温哥华,干过清洁工,送皮萨,后来开车做旅游生意,也就是能维持温饱。
赵宝钢到温哥华拍”别了,温哥华“,他做司机开车接送,顺便在里面演一个小角色,出镜了几分钟,讲了一句话。
之后,重新出山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先是搞了个音乐剧,由一个台湾人出资几千块钱兼写剧本初稿,把台湾校园歌手叶佳修(《赤足走在田埂上》的作者)的一些歌串起来做音乐剧,他带了一帮业余新手,排练了几个月,终于在南本拿比中学的剧场演出了。演出的收入仅够付剧场的费用。
排演非常的辛苦,过程也是充满曲折和戏剧性,几乎到了做不下去的地步。最终还是顺利结束了。但原计划带这个节目回上海演出却没法实现,因为整体水平还是太低,上不了上海的剧场舞台。
之后又想着拍电视剧。找到一国内大款,预付六千让他先写个剧本,限期两个月。随着交货日期的接近,他越来越玩命的写。基本上是直接写下来,连再读一遍的时间也没有,直接EMAIL给我,由我给他校对,修改一些错别字,提一些建议,编辑成一个完整的文稿。
终于在两个月内写完了初稿,交给那大款看。那大款原来也是文人出生,眼界颇高,对稿子看不上眼,不愿再继续搞下去。于是那老兄找我们借了钱还给那大款,想自己干下去。
于是我们讨论了各种可能性:自己集资做一个低成本的电影或电视剧;或再找别的投资人做电视剧。
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事情还是没有进展。因演出和写剧本,把旅游旺季的时机错过了,反倒欠了六千元的钱。总算最后找到了一个山西煤矿老板愿意投资,于是隆重其事地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电视剧开拍,新闻发布会当晚,我们和朋友上一餐馆吃饭,正好碰上那老兄,煤矿老板和其它一些人在我们旁边一桌把酒言欢,见到我们,喧寒几句。
我们见那老兄已经找到靠山,没我们什么事了,于是问他先把借的六千块钱还我们,从此他的电视剧与我们无关。
但是,最终那电视剧还是没有拍下去,据说是煤矿老板要找国内大牌明星和导演来做,可人家不愿意,后来又和煤矿老板闹翻。几年后听说他又在温哥华找了一些人自己拍,做到最后还是没做下去。
总之,做影视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个团队去做,靠个人很难成事。
#2: Author: 本那比经略, Posted: 2008-11-15 19:24
娱乐圈的水,不碰为妙。。。
#3: Author: 3M, Posted: 2008-11-15 19:26
说得好,顶
#4: Author: 江河湖海, Posted: 2008-11-15 19:32
拍社会题材的如何,在这儿有市场的。
#5: Author: 俺不认识你, Posted: 2008-11-15 19:36
还不如拍纪实片呢,加西出资,拍一部《温哥华生活》,讲述新老移民自己的故事。
小成本制作,剧本蓝图用加西原来移民生活故事那些入选文章,作者同意奏开拍。
然后大卖,凤凰卫视买断,加西上市,盾价飞涨,我们都发财了……
#6: Author: 本那比经略, Posted: 2008-11-15 19:42
俺不认识你 _BBCODE_WROTE:
还不如拍纪实片呢,加西出资,拍一部《温哥华生活》,讲述新老移民自己的故事。
小成本制作,剧本蓝图用加西原来移民生活故事那些入选文章,作者同意奏开拍。
然后大卖,凤凰卫视买断,加西上市,盾价飞涨,我们都发财了……
看来是偶的淫格魅力影响了你,是偶不好。。。
#7: Author: SAABaru, Posted: 2008-11-15 19:47
亦工 _BBCODE_WROTE:
五,六年前,遇见一老兄,八十年代上海青话的当红小生,八九民运之后落魄到温哥华,干过清洁工,送皮萨,后来开车做旅游生意,也就是能维持温饱。
赵宝钢到温哥华拍”别了,温哥华“,他做司机开车接送,顺便在里面演一个小角色,出镜了几分钟,讲了一句话。
之后,重新出山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先是搞了个音乐剧,由一个台湾人出资几千块钱兼写剧本初稿,把台湾校园歌手叶佳修(《赤足走在田埂上》的作者)的一些歌串起来做音乐剧,他带了一帮业余新手,排练了几个月,终于在南本拿比中学的剧场演出了。演出的收入仅够付剧场的费用。
排演非常的辛苦,过程也是充满曲折和戏剧性,几乎到了做不下去的地步。最终还是顺利结束了。但原计划带这个节目回上海演出却没法实现,因为整体水平还是太低,上不了上海的剧场舞台。
之后又想着拍电视剧。找到一国内大款,预付六千让他先写个剧本,限期两个月。随着交货日期的接近,他越来越玩命的写。基本上是直接写下来,连再读一遍的时间也没有,直接EMAIL给我,由我给他校对,修改一些错别字,提一些建议,编辑成一个完整的文稿。
终于在两个月内写完了初稿,交给那大款看。那大款原来也是文人出生,眼界颇高,对稿子看不上眼,不愿再继续搞下去。于是那老兄找我们借了钱还给那大款,想自己干下去。
于是我们讨论了各种可能性:自己集资做一个低成本的电影或电视剧;或再找别的投资人做电视剧。
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事情还是没有进展。因演出和写剧本,把旅游旺季的时机错过了,反倒欠了六千元的钱。总算最后找到了一个山西煤矿老板愿意投资,于是隆重其事地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电视剧开拍,新闻发布会当晚,我们和朋友上一餐馆吃饭,正好碰上那老兄,煤矿老板和其它一些人在我们旁边一桌把酒言欢,见到我们,喧寒几句。
我们见那老兄已经找到靠山,没我们什么事了,于是问他先把借的六千块钱还我们,从此他的电视剧与我们无关。
但是,最终那电视剧还是没有拍下去,据说是煤矿老板要找国内大牌明星和导演来做,可人家不愿意,后来又和煤矿老板闹翻。几年后听说他又在温哥华找了一些人自己拍,做到最后还是没做下去。
总之,做影视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个团队去做,靠个人很难成事。
此事因为本人的一些人脉关系,基本全程都有间接了解和参与...
目前状态就不大了解了
#8: Author: 俺不认识你, Posted: 2008-11-15 19:47
本那比经略 _BBCODE_WROTE:
俺不认识你 _BBCODE_WROTE:
还不如拍纪实片呢,加西出资,拍一部《温哥华生活》,讲述新老移民自己的故事。
小成本制作,剧本蓝图用加西原来移民生活故事那些入选文章,作者同意奏开拍。
然后大卖,凤凰卫视买断,加西上市,盾价飞涨,我们都发财了……
看来是偶的淫格魅力影响了你,是偶不好。。。
经略大人,侬在说虾米?
#9: Author: 亦工, Posted: 2008-11-15 20:00
俺不认识你 _BBCODE_WROTE:
还不如拍纪实片呢,加西出资,拍一部《温哥华生活》,讲述新老移民自己的故事。
小成本制作,剧本蓝图用加西原来移民生活故事那些入选文章,作者同意奏开拍。
然后大卖,凤凰卫视买断,加西上市,盾价飞涨,我们都发财了……
还是要有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吧
#10: Author: 俺不认识你, Posted: 2008-11-15 20:06
没有,俺觉得原生态的纪实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很大程度上是《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加拿大》,估计有人整过了?
一个HDV基本拿下,文案和后期制作要强一点,低成本制作也可以做得非常elegant地嘛。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All times are GMT - 8 H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