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武功最高的是哪三位?
Goto page: 1, 2  Next    :| |:
移民生活北美论坛 -> 悠悠华夏

#1: Author: 莲叶儿Posted: 2009-6-10 00:26

关于三国武将排名的N个版本: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夏九姜维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张(辽)八张(郃)九姜维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颜(良)八黄(忠)九姜维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忠)八夏(侯)九姜维曹操排在第十位(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三国英雄的座次)
还有看到一种有趣的排名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许禇、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张辽、张郃、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张绣、文丑、颜良、邓艾、姜维。)
上面这个说法是三国中的二十四员战将,当然三国中的英雄不止二十四位。显然是为凑二十四一数,因为排名中没有钟会,因为邓艾、钟会是三国后期中同时出场的两个将军,要有都得有。


至于还有好多现在初出茅庐后生仔们的排名,我这里就不列了,因为那不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排名。

……
三国的排名不管多少个版本,第一到六都是一样的,也得到了认可,只是六以后的排名不同。


再看一看以下排名各将的武艺如何:


吕布:单挑之王,三国战神。
赵云:万马军中,横冲直闯。
典韦:一夫当关,百夫莫进。
关羽:冲关名将,无人能挡。
马超:西凉公子,锦绣马超。
张飞:百万军中,单取帅首。

#2: Author: 3MPosted: 2009-6-10 09:34

呵呵,无可考证了

#3: Author: panoloverPosted: 2009-6-10 09:51

看这个排名,觉得蜀国太冤了

#4: Author: redhotpepperPosted: 2009-6-10 10:01

panolover _BBCODE_WROTE:
看这个排名,觉得蜀国太冤了


刘备无能~

最失败就是把自己儿子摔成了白痴

#5: Author: SunmaxPosted: 2009-6-10 10:24

redhotpepper _BBCODE_WROTE:
panolover _BBCODE_WROTE:
看这个排名,觉得蜀国太冤了


刘备无能~

最失败就是把自己儿子摔成了白痴


f_tongyi.gif f_tongyi.gif

#6: Author: 积木Posted: 2009-6-10 11:25

刘备儿子无能?哈哈。

刘备儿子是最能耐的。

看看魏吴两家,没过几年江山就改了姓氏。只有刘禅江山颜色不变。

生子当如刘阿斗。

#7: Author: 下雨不愁Posted: 2009-6-10 11:37

刘禅是很聪明的皇帝

#8: Author: SunmaxPosted: 2009-6-10 11:38

积木 _BBCODE_WROTE:
刘备儿子无能?哈哈。

刘备儿子是最能耐的。

看看魏吴两家,没过几年江山就改了姓氏。只有刘禅江山颜色不变。

生子当如刘阿斗。


那不是他的功劳吧。 big_face.gif

#9: Author: 小丹尼Posted: 2009-6-10 11:46

Sunmax _BBCODE_WROTE:
redhotpepper _BBCODE_WROTE:
panolover _BBCODE_WROTE:
看这个排名,觉得蜀国太冤了


刘备无能~

最失败就是把自己儿子摔成了白痴


f_tongyi.gif f_tongyi.gif


个人认为,诸葛亮的责任很大。诸葛善于参谋内政,不善于决断和用人。是一个CEO的水平,但是绝对不能当董事长。所以上来一个糊涂的董事长,诸葛就累死,而且蜀国先灭。曹操,孙权,刘备都是董事长的材料。人家曹操死的虽然早,但是儿子厉害。孙权死的比较晚。就刘备死的早,儿子还草包。

其实三国演义提高了诸葛亮以及蜀国方面将领的军事能力,而最后还不得不回归历史。搞的刘备手下卧龙凤雏,五虎大将最后混的最惨。看得都窝囊。

正史三国也不是那么说的。

#10: Author: 小丹尼Posted: 2009-6-10 11:49

文章题目有些confusing。

很显然,前6位大家都已经公认了,何况前三呢?




移民生活北美论坛 -> 悠悠华夏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All times are GMT - 8 Hours

Goto page: 1, 2  Next    :| |:
Page 1 of 2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 http://www.vancouver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