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 billboo, 时间: 2012-4-15 18:51
问1: 它们应该叫神马称呼?
答:称呼和以前一样。一元叫loonie,从硬币表面的飞鸟,loon的词根而来。泛指87年之后的一块钱。两元还叫toonie,有时候被写作 "twonie" 或者"twoonie",不是来源北极熊的词根,而是来英文单词two的词根。由于这次改版的新币没有任何的图案或者形状上的变化,所以基本上称呼也就应该照旧了。
问2:Mint为何要改版?
答:这个答案可以有很多。比如,大佬想变化一下,比如加拿大的钱币10几年就要改动一次,比如没改之前的钱比较容易脏等等。官方比较中肯的解释是新币有一种新的工艺可以使得铸造成本大减,multi-ply plating technology 。
问3:神马是multi-ply plating technology?
答:multi-ply plating technology,是有别于现在的铸造技术的高科技技术;简单的讲,原本的铸造技术是用相应比例的镍或者铜,浇灌于铸造容器之中,然后加以萃取造型打磨成型等。而新技术是在硬币核心部分,植入另一种金属“心”,英文称之为“core”,类比可以用人的骨头撑起人体作为对比。然后再以镀金镀银的技术,把铜或者镍镀在心上面,再进行造型处理。所以,稍有差错,心如果不正,生产出来的硬币很有可能是心在外的,或者变形的,即使mint声称这个世界第一的技术很高超。
问4:如何降低铸造成本?
答:从技术上看,无论是工艺,还是铸造的复杂程度,之中的成本将大大高于之前的工艺;但,相对的,由于币心是非铜和镍的非常用金属,当产量达到一定时,就可以带来生产材料的成本降低。比如用一些非常不珍贵的金属作为核心,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表面依旧是铜镍,但里面已经不是,变质了。由于铜和镍的价格年年都在上涨,所以用一些垃圾金属做心,当量产后成本也就下来了,从而在长线生产中达到利益最大化。
问5:核心会使用什么金属?
答:只要是成本低的破金属,什么都有可能是。按照现在的说法,mint第一批新币会使用brass,也就是黄铜来做心。因为黄铜的应用不是特别广泛,且在二战时候充当过镍币5cent(见1942年,1943年5分硬币),所以是代替镍币铜币的良好选择。另外,笔者大胆猜想,由于2012年已经是铸造1分钱的最后一年,所以,以往用于铸造1分钱的破烂金属都可以用来做心。比如铁,锰,锌等。所以,以后的1元2元也可能分可吸不可吸2种,和1cent一样(镍是可吸的,只是远不及铁,所以原则上都可吸,当用强力吸铁石时吸力应该不同)。
问6:它们除了外观还有神马和之前的1元2元不同?
答:除了外观之外,由于心换成比较廉价的金属,所以重量下降是一定的。和之前的硬币相比,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重量了:
Coin Weight(g)
Current
New
$2 Dollars
7.3
6.92
$1 Dollar
7.0
6.27
问7:它们可以被用在公用电话,vending machine,洗衣机等公共设施上嘛?
答:按照mint的说法,他们在很久之前就在跟公车公司,vending之类的生产厂家合作,所以在设计硬币的时候,已经和大部分厂家有过接触,做过多次试验,测试结果是,在绝大多数硬币机器上都可以使用。但mint没有说的是,这个不是100%的通过,换言之,如果在较旧的机器上不能读取新币,大家不要太意外。给大家的忠告,比较旧的机器就不要用新币了。
问8:出了新币,旧币应该如何处理?
答:mint说法是不要担心,旧币可以照常使用。其实不会有人担心这个,主要是旧币的去向。mint讲会用几年时间,把新币普及,然后完全代替旧币。换言之,被收回的旧币将不会再次流入市场,笔者猜测将很有可能被回收后重新锻造,然后被作为新币的新衣。就如同1968-1986年的大镍币一样,过了一阵子将不会被很容易的找到。所以现在是个收藏的好机会。只要品质不错的1元2元,都可以作为我们收藏对象,因为10年之后在市场上你会再也看不到它们。
问9: 除了1元2元之外,是否其他面值的硬币也有此技术?
答:就目前看,此技术只适合铸造1元2元。原因是此技术需要硬币有一定的厚度。50分以下的硬币比较薄,所以此技术比较难实现。而且,最基本的原因,它们的铸造金属不是比较贵的金属。常见的1分已经在2012年之后停产,5分10分和25分主要成分都是steel,铁,而非建筑中比较常用的镍和铜,所以没有任何必要“加心”。
转载请著名出处,多谢。
#2: 作者: zhaofei5, 时间: 2012-4-15 18:56
Billboo出品,必属精华
#3: 作者: 龙猫, 时间: 2012-4-15 18:59
变心的硬币,bill斑竹这个标题挺煽情的。
#4: 作者: ypho, 时间: 2012-4-15 20:01
排隊看贴,第三
#5: 作者: 枫叶正红, 时间: 2012-4-15 20:13
学习了
#6: 作者: shadow8, 时间: 2012-4-15 20:24
顶知识贴。
#7: 作者: panolover, 时间: 2012-4-15 20:35
很快都会喜新厌旧了
#8: 作者: cindyfs, 时间: 2012-4-15 21:18
看老大帖子三部曲:
第一,认真阅读全文,并尝试理解和记住全部内容
第二,献花蓝
第三,发表感想。
#9: 作者: May2011, 时间: 2012-4-15 21:35
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10: 作者: 找乐儿, 时间: 2012-4-15 22:00
看上去真不错,科技以人为本。。。。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美国太平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