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河-----印度行攝之旅
分頁: 1, 2, 3, 4  下一頁    :| |: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攝影交流

#1: 作者: 溫城時間: 2015-12-03 03:51

印度之行,感慨良多。行程的過程就不贅言,因為是攝影版塊,就分享一些途中所拍的照片。

印度---古哲人說印度是生命的原點,四大古文明國的印度,因其多元的宗教融合,造就奇幻的文化色彩與永恆迷人的建築古跡。人的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印度。印度幅員遼闊,沙漠、高山、海灘等地形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探訪這個神祕的國度。

吃住:我在結束了20天的尼泊爾EBC及島峰行程之後,從加德滿都直飛印度首都新德裡與朋友匯合,開始九天的印度行攝之旅。

朋友們比較怕死,來印之前聽聞太多傳言,於是要求比較高,怕在印度吃喝不幹淨染上病,出發前定的都是印度的五星級酒店,路上不敢亂吃,早晚都吃酒店自助餐,一路身體無恙。

行:出發前聯系了印度的旅行社,在各地均包車旅行,少了找車,找路的煩惱,節省時間和精力。其中印度國內有兩段飛行,一段空調火車。

景點:導游在當地才請,說英文的導游,只是印度英文口音相對難懂,不過,大概的介紹還是聽得懂。如果請說中文的導游,也是可以,但費用相對高很多,因為要包所有行程中中文導游的吃住行和機票費用。

攝影器材:萊卡 D-LUX109 手機:oppo N3

印度的等級制作一直都存在的,窮人要想翻身並不容易。許多人活著本已不易,生死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生命的河流把他們推向哪裡,他們便在哪裡。

按照行程順序貼一些照片。

第一天 新德裡---捷布

印度的道路汽車很難開的快,即便是所謂的高速路路上也很多行人,三輪車,牛。

中途我們去了寧拉拿城堡吃午餐。城堡依山而建,過去是當地諸侯的據點,現在被法國城堡集團收購並修復美麗樣貌,時常舉辦外賓的宴席、婚禮等。

#2: 作者: 溫城時間: 2015-12-03 03:55

第二天 捷布一日游

烈日下,騎乘大象登上琥珀堡。琥珀堡距印度皇室住處僅11公裡遠。它曾為皇室宮殿,至今依然能與周遭的建築和諧的融合。它的整體建築融合了印度教和回教的文化,用紅砂岩和白色大理石打造。裡面最著名的景點就是虛什瑪哈勒- 鏡宮,以嵌著寶石玻璃鏡片而聞名。


琥珀堡是典型浪漫的拉加斯坦皇宮,安柏從卡奇哈瓦拉吉普特到沙瓦.傑.辛格二世之前都一直是首都,直到二世將首都遷往臨近的捷布為止。整個皇宮在十六世紀由曼.辛格開始建造,最後由沙瓦.傑.辛格於十八世紀完工。騎大象游覽這個地方是最棒的觀光方式。

下午前往風之宮殿,捷布的地標之一,這個五層樓高的建築居高臨下的俯瞰這個古城,整座城牆上佈满了粉红色蜂硿娲的窗户,当初建成的目的是要葲]適遺煒梢醞腹┐盎Т蕩搗紓純次趵慈鐐娜巳骸S擅韶6屠鈾固沽街址綹竇嬡菟ǔ傻某鞘謝使┪錒堇鎦兩窕咕幼∽嘔適頁稍保┪錒蕕鈉淥糠衷蛘故玖爍髦種貳⒒鰲⑹指寤褂刑厥獾奈淦鰲U故敬τ辛礁鼉藪蟮囊停菟凳鞘瀾縞獻畬蟮囊u容器,裝滿水足夠人飲用一年之久。城市皇宮博物的門口還有兩座石像守護。緊鄰著皇宮的是疆塔爾.曼塔爾天文台,由拉加.傑辛所建,這位王公對於天文的熱情遠近馳名。

#3: 作者: 溫城時間: 2015-12-03 03:58

印度潔蒲爾,琥珀堡,風之宮殿,天文台,皇家博物館。。。好熱的天啊,幹燥,汗水止不住的流,和尼泊爾山上的冷對比如此強烈。幾天前我還在尼泊爾的山上穿著羽絨衫打著寒顫。兩個國家的人們都是窮且快樂著。空氣裡飄著的香粉味也是一樣的。那種令人聞之色變(或許是我自己個人喜好)的香味是添加了化學粉塵制成的吧。想起在高山上我得高山症時聞到的咖喱味差點把吃的食物都吐出來,後來高山症緩解後,咖喱味不再那麼難聞,但依然無法熱愛。這是習慣與遺傳使然。這兩天學著吃了點咖喱,各種咖喱,辣辣的,吃來還是難以入口。看來,我是無緣印度的咖喱了。


水宮Abhaneri,是在去阿格拉的路途中,據說電影“金盞花大酒店”其中的一個場景是在此拍攝。

#4: 作者: 溫城時間: 2015-12-03 03:59

勝利之城- 法第普西克裡城,此城建於16世紀,作為阿克布王統轄中心,13年後卻被棄置。城內的清真寺被認為是麥加清真寺在版,十分雅致,融合了印度及波斯風格。要進大清真寺大門--布蘭德達瓦喳—要先爬上層層階梯。大門上刻有銘言:〝這個世界是座橋梁,你當從他之上走過,但切不可停留築屋。想要多一點時間的人必會想要得到永恆的生命。〞

#5: 作者: 溫城時間: 2015-12-03 04:01

高城牆固守的阿格拉紅堡

#6: 作者: 溫城時間: 2015-12-03 04:03

第四天 阿格拉-歐洽古城--卡修拉荷

印度泰姬瑪哈陵。Agra小城故事很多,在印度歷史上舉足輕重。一個會折騰的家族幾百年後忽悠了那麼多後人來旅游,還樂此不彼。


泰姬瑪哈陵座落在雅姆那河 (Yamuna river)河岸花園間,為蒙兀兒王沙賈汗為其妻穆達茲瑪哈所建,總共動用工匠大約2萬名,費時23年才建造完成。 樣式融合印度、波斯、中亞伊斯蘭教等風格。沙賈汗將早死的妻子葬於此處,在這位君王死後,後人將他與妻子同葬。泰姬陵在早晨呈現寧靜祥和之美。太陽初升起時照射在潔白的大理石上十分適合拍照。

#7: 作者: 溫城時間: 2015-12-03 04:05

歐洽古城

搭乘火車前往賈西,火車是空調車,與印象中的印度火車擁擠情形截然不同,沒幾個人乘坐,且車廂裡相對比較幹淨,也有販賣食物的列車員。

歐洽古城有一種被歷史所包圍的魅力,位在被瓦河畔,這個繁榮於十六世紀的古城因為城中的古墓和紀念碑而聞名,漫步其間,你會發覺自己宛若置身於十六世紀的古城,充滿了歷史與文化的氛圍。

#8: 作者: 溫城時間: 2015-12-03 04:08

卡修拉荷

#9: 作者: 溫城時間: 2015-12-03 04:10

第五天 卡修拉荷--瓦拉納西

性廟群遺蹟所在地– 卡拉修荷,一千年前由昌德拉國王所建的卡修拉荷廟群是印度給這個世界的一份特別的禮物,可稱是印度風情廟宇的代表作。

寺廟群被分為三個部分-西、東和南,占地13平方公裡,西群是最為人稱道的一群。卡修拉荷廟群也是世界遺產之一。卡修拉荷廟群的西群及東群可以看出有濕婆派、毗濕奴派、耆那派還有古宗派的影響。這些廟群和印度其他廟宇都有顯著的不同,每一個寺廟都被高大堅固的石牆環繞住。雖然每一間廟都沒有很大,依舊是會因為完美的比例和特殊的凋刻而讓人印象深刻。你會在西廟群看到凋刻優雅的肯達利雅瑪哈代瓦寺廟、拉西瑪納寺廟、毗濕瓦納寺廟、氣忒拉古波塔寺廟、帕瓦地寺廟,每一個都是獻給不同的男女神祇,東廟群加上卡修拉荷村還有三座廟宇分別屬於印度教或耆那教。

#10: 作者: 溫城時間: 2015-12-03 04:13

第六天 瓦納拉西--新德裡

瓦拉納西,一座恒河邊的小城,恒河水日夜奔流不息從城邊流過。人們從出生到死亡,從清晨到日暮,每日都生活在恒河周圍,沐浴,洗衣,祈福,燒屍。。。。,大街上牛只鎮定漫步,牛糞一坨坨,小巷裡,寺廟煙火香飄,行人一行行。學生行至街口,與母親分手。小販灰塵中叫賣,拉西,拉茶,囊。。。。鷹在天空盤旋,猴子在屋頂爬行。狗在吠,鼠在竄。快樂的笑臉,念經的聲音,悲嚎的哭泣,燃燒的火堆。。。。這是真實的人生,真實的如戲劇般天天在恒河邊上演。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攝影交流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分頁: 1, 2, 3, 4  下一頁    :| |:
1頁,共4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 http://www.vancouver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