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 虛擬茶客, 時間: 2016-3-06 09:07
前兩天看到一個北京女白領講訴“窮游”之苦。25歲北漂女白領小胡預算5000元搭車進藏,說有時候需要解開衣扣才能摌I匠擔宦飛媳煌滌慰兔齲淙環⒌惱掌諗笥訝κ盞膠芏嗪煨模峭嫻揭話刖突伊锪錙芑乩戳恕
看到這種新聞的我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居然還有這麼多盲流子像被洗腦了一樣,看到旅行兩個字就蠢蠢欲動了。講真,你這樣的旅行,不是窮游,分明就是窮浪。
#2: 作者: 虛擬茶客, 時間: 2016-3-06 09:07
01
我想了一會,為什麼窮游這麼火?
首先旅行這件事情的起點真的他媽太低了,只要你出門就行。
前幾年大家都看到貓力、張千裡、謝謝菜菜滿世界奔跑,代言各種品牌,在微博和豆瓣給廠商打打廣告,拍一堆照片,回來寫一本游記,賣給少男少女,既賺錢又賺人氣,而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實在太苦逼了。
生活工作交際應酬沒有一樣不復雜,出去玩花鈔票誰都會。在路上你可以把自己扮演成完全另外一個新的角色,你是陌生的,也是自由的。於是好女孩一到大理就學會了抽煙,好男孩一到麗江就學會了約炮。
今夜只為你淫蕩,明天請將我遺忘。
無論照相技術好壞,後期各種濾鏡一P,每張照片都能化腐朽為神奇。然後死命地拽著當地小孩拍照,淡漠地坐在吧台給自己點一杯mojito,配上歲月靜好的文本,發胖有圈真的太合適不過。
但是人生要貧瘠到怎樣的程度,才需要讓所有人看到你到此一游啊。
#3: 作者: 虛擬茶客, 時間: 2016-3-06 09:08
02
生活在別處真的好嗎?
我比較喜歡的一句話來自路明老師,向往的是遠方,厭倦的是日常,走了很久才發現,遠方一樣是柴米油鹽的樣子。
旅行其實無法承載太多的意義,什麼夢想,什麼洗滌心靈,全******扯淡,如果有意義的話,那就是感覺累的時候出去放松一下,目的是回來之後更好地生活,而不是讓你出去裝逼。
曾經有朋友來問我:老大,你的夢想是什麼啊? 我說:每天多一個粉絲,吃好穿好生活好就行了,我現在就生活在我的夢想中。
有很多盲流子喜歡把夢想和工作、生活對立起來。比如賣掉房子去周游世界,辭掉工作去翻山越嶺。
但是如果你連郊區的美景都沒辦法欣賞的話,跑到西藏也未必能讀懂那裡的美,我不相信一個生活麻木的人,對大自然和遠方會有什麼感知。
三毛能寫出撒哈拉,不在於她走遍了萬水千山,而在於她是三毛;女教師辭職以後是否可以幸福美滿,不在於她辭職或者不辭職,看世界或者呆家裡,而在於她自己有沒有幸福的能力。
曾經有個同事在公交車上說生活太無趣,要去遠方看看,結果坐過了站大聲罵同行的男友沒有提醒她,你看,你連走過了一點點,就這麼慌張了。
#4: 作者: 虛擬茶客, 時間: 2016-3-06 09:09
03
以前特別流行這樣的句子:
你寫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看報表時,梅裡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你在會議中吵架時,尼泊爾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一些在寫字樓裡永遠遇不見的人。
很多人看完之後感覺全身都熱血沸騰了,仿佛有電流穿過全身,我覺得這樣的人急需一場電擊治療。
我不清楚這段文本到底是誰寫的,但是這種老掉牙的暢銷書段子真的很容易編,那些旅行達人啊,段子手啊,為了騙大家的感情,真的什麼都敢寫。
不相信的話,我也可以寫一段:
你寫PPT時,大興老李村的農民正在掏糞。你看報表時,杭州城西的環衛工人正在拾掇礦泉水瓶。你擠地鐵時,有一個過馬路被車撞了。你在會議中吵架時,有兩個女孩蹲在地上被人罵沒教養。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一些在寫字樓裡永遠遇不見的人。
這都是毫無意義的廢話。
世界那麼大,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人和故事,你也不一定都要知道。誰在死前可以把整個世界看遍?沒走完的世界就不完美嗎?人生的底蘊也不是出去玩兩趟就能積累起來的吧。
光見人懷孕,沒見人挨操啊朋友們。
#5: 作者: 虛擬茶客, 時間: 2016-3-06 09:10
04
如果你記性稍微好一點的話,還記得前幾年發生的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嗎?男人聽了會沉默,女人聽了會流淚的那種。
有一個開青年旅社的朋友在天涯上發的一個帖子,欠兩千塊房費的女文青跑了!
當時文青這個詞還沒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大家一聽上去就感覺不靠譜。那時大家對文藝生活還是比較向往的,很多年輕人都喜歡以文青自居,以示自己的逼格。
這種人特別喜歡分享拙劣的旅游攻略,寫自己如何與小販斗智斗勇,寫自己如何卓爾不群地找到了美景,寫便宜貨的采購,跟街道大媽一樣,其精神內核就是教你如何占便宜!
所以說沒有錢的文青,跟騙子幾乎沒有什麼兩樣。一窮就迂腐,說錢就逃避。你在網上把她罵的底朝天,說不定她還覺得自己逃款是一場美麗的冒險。
真是叫人呵呵噠!
#6: 作者: 虛擬茶客, 時間: 2016-3-06 09:10
05
不是說旅行不好,但是你得有資本。如果你想出去浪,就先攢點錢,如果只是出去走走,就別想著浪。
要是你所謂的“旅行”就是收集各國簽證的印章,在朋友圈發發照片,那麼你只是一個在試圖尋找自我存在感的游客罷了。即使去一大堆地方,也不會讓你變成一個更有趣的人。
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了我市那位三觀奇特的電台主持人,說話竟讓人無言以對。
有次他接到一個電話,是個失意的男聽眾打來的,這人說:“主持人我想跟你咨詢個問題,我女朋友嫌我沒錢要跟我分手,怎麼辦?”
主持人說:“那你到底有沒有錢?”
男聽眾:“我覺得我掙得可以啊。”
主持人:“你一個月薪水多少?”
男聽眾:“平均也就是2300左右吧。”
主持人:“你工資這個數,那你有沒有副業?”
男聽眾:“沒有。”
主持人:“你工作是朝九晚五嗎?你下班後有什麼業余活動?”
男聽眾:“對啊,我工作是朝九晚五,我業余活動喜歡旅游,我喜歡遠足,到周邊的野山去親近自然......”
主持人:“你這種情況,就不要熱愛自然了,你平常的活動該是什麼你知道嗎?你到咱們市比較大的商場去轉悠,下班你就去轉悠,多去接觸商業社會知道嗎?注意看那些商品的標價........好了,我們來接聽下一位聽眾...”
#7: 作者: 虛擬茶客, 時間: 2016-3-06 09:11
神文共賞,神文共賞
#8: 作者: houzi, 時間: 2016-3-06 09:42
窮游只適合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年紀大的只能舒舒服服的游
#9: 作者: 虛擬茶客, 時間: 2016-3-06 09:50
houzi 寫道:
窮游只適合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年紀大的只能舒舒服服的游
其實不是關於“窮游”這個概念。這哥們的視角和文筆非常有趣
#10: 作者: 小剛鋼, 時間: 2016-3-06 09:59
我看那個花兒與少年,窮游的都要求路人給買三明治。太TM丟人了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