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 時事新聞, 時間: 2006-3-11 12:20
來源:中新網
本已春暖花開的溫哥華,昨晚大雪紛飛,但仍阻擋不住五六十個大陸新移民聚集在一起,談夢想談創業談成敗。
這班年輕人,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高學歷知識分子。有的剛來二三年,有的已在這裡打拼近十年;他們各懷絕技,有編程高手,有營銷能人,甚至有行管專才。
盡管“出身”不同,但是他們的人生道路在溫哥華交匯了:“創業夢”,把大家的心攏在了由加西創業者協會和北美中文網主辦的“網絡群英會”上。
曾參與創辦163.net的楊震霆、網易創建時的技術主管莫可量等中國互聯網先行者現身說法,以自己的經歷細細解剖互聯網的點點滴滴。
“在加拿大創業,有時是要以血的教訓來摸索的。”北美中文網CEO張佳鑫與大家分享創業的艱苦與喜悅。
五年前從北京移民溫哥華的一位女士告訴記者,她目前仍遠程維護著自己在北京創辦的一個中國建材類網站,“我想多交些志同道合者,找找在這裡再創業的感覺。”
要在一個陌生的國度創業成功,“真的好難!”與會者互遞名片,交流心聲,三十幾平方的空間撞擊著火花。
記者了解到,象這種類型的“群英會”,在溫哥華、多倫多、卡爾加利等華人聚居地很受歡迎。移民服務專門機構“中僑互助會”幾乎天天辦有各種講座,而各色專業技術學校則開設了門類繁多的培訓課程。
目前,中國大陸新移民已成為加國移民的主要來源,媒體的估計是每年不下三萬人。而且,技術移民是大陸移民的主體,這些人當中超過七成的人有大學以上學歷,近三成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並多數在中國已事業有成、家業草創。
但引起此間輿論持續關注的是,中國技術移民在加拿大多“懷才不遇”,六成華裔移民認為在溫哥華所找的工作比在中國原來從事的工作差。
權威人士說,原有中國的學歷和資歷得不到認證,加上沒有所謂的加國工作經驗,使中國大陸新移民找到合適工作都較難,更何況創業。
“在加拿大創業難,原因是市場小,受眾少,它分為西人和華人市場,而華人市場又分為中、港、台,難統天下;還有人工、高租金等。”楊震霆向有志網絡創業的“群英們”潑了冷水。
但現實並沒有讓新移民灰心。“加拿大創業,有太多的眼淚和笑顏;與歲月同輝,讓我們一起走過。”有網友今天在北美中文網創業論壇上這樣抒發自己的感想。
(呂振亞)
#2: 作者: 游客, 時間: 2006-3-13 16:52
那個做建材的女士如何聯系?
#3: 作者: 游客, 時間: 2006-4-01 23:43
游客 寫道:
那個做建材的女士如何聯系?
她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非常能侃的騙子),一看我就知道是她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