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再破世界记录!涉嫌伪造同行评议,107篇论文同时被撤!
移民生活北美论坛 -> 温哥华不眠夜

#1: 作者: 断舍离。时间: 2017-4-22 14:43

107篇中国医学论文齐被撤 浙大、协和都中枪

2017-04-22 08:50:03 来源: 澎湃新闻网(上海) 举报

20125分享到:


(原标题:107篇中国医学论文齐被撤,杂志回应澎湃:涉伪造同行评议)

当地时间4月20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107篇论文全部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还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这让编辑以为文章发送给了真正的评审人。在我们与真正的评审人进行调查和沟通之后,他们确认并没有对论文做过评审。”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Butler)参加了此次的调查,他对澎湃新闻表示:“同行评审流程是保障科研质量、诚信和可重复性的基石之一。我们撤销这些受到影响的论文,旨在清除不良的科学记录。”

论文作者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个国外研究机构。

据澎湃新闻统计,被撤稿的107篇论文作者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个国外研究机构。

就国内波及的研究机构而言,不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在列,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也不鲜见。但相比之下,此次被撤稿的论文作者大部分来自国内各大医院。

4家国外机构分别为日本爱知医科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州血液中心、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调查者:这是全球性问题

“同行评审及投稿过程中的造假问题是全球性的,并非任何国家所特有的。我们的筛查工作不针对任何国家。”巴特勒对澎湃新闻表示:“人们普遍有发表文章的压力,这不仅是在中国,全球范围也如此。”

“但在中国,有一定证据表明,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注:一些提供论文代投服务的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巴特勒说:“科研诚信是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的事情,他们在过去两年也采取了重要的措施以解决相关问题。施普林格会继续竭尽所能,协助相关工作,维护各方利益。”

什么是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是决定一篇投稿论文能不能在期刊发表的重要机制。一般而言,论文作者向期刊投稿后,期刊编辑会邀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作者没有利益相关的学者,评议论文的价值和质量。期刊主编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决定是不是接收论文。

同时,《肿瘤生物学》此前规定,论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荐评审这篇论文的合适专家。此举本是为了让细分领域的研究能有对口的专家进行评审,但这也让造假者有机可趁。造假者或是提供伪专家名单,或是提供真专家的假邮箱。如果期刊选择他们作为审稿人,会得到一份热情洋溢的正面评议回执,从而“助推”论文发表。

“按照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的建议,出版机构和期刊编辑决定撤稿。经过全面的调查后,我们有充足的证据可以相信(这些论文的)同行评议过程受到破坏。”《肿瘤生物学》总编辑Torgny Stigbrand在此次的“撤稿注意”中写道。

3次因虚假同行评议而批量撤稿

这并不是《肿瘤生物学》第一次因同行评议造假而批量撤稿。2015年,施普林格出版社撤回来自10个旗下期刊共64篇评议造假的论文,其中包括发表于《肿瘤生物学》的论文。2016年12月,《肿瘤生物学》又进行过一次“清理”,撤下了25篇由于同行评议造假或其他问题的论文,其中绝大部分论文作者来自伊朗。

巴特勒透露,正是在2015年和2016年两拨因虚假同行评审(等原因)导致的论文撤稿之后,他们决定对《肿瘤生物学》的相关论文进行筛查。“基于这一追加筛查,我们又查出新的虚假同行评审人。”巴特勒说。但对于107篇这一撤稿数量,他表示,“与这一时间段内所发表文章相比,所占比例极小。”

至于后续,是不是还会有已发表的论文因虚假同行评议而被撤回,巴特勒说:“我们的调查比较彻底,我们确信已较好地掌握了整体情况,但我们仍无法排除这种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肿瘤生物学》是国际肿瘤及生物标记物学会(ISOBM)的官方期刊,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2.926。2016年底,国际肿瘤及生物标记物学会与施普林格出版社的合作到期,《肿瘤生物学》的出版商自今年1月起已经改为美国SAGE出版公司。

SAGE出版公司发言人对“撤稿观察”表示,出版社已经和国际肿瘤及生物标记物学会协商一致,将重构编辑委员会,并会彻底修改同行评议制度来使其符合SAGE的惯例。比如,在选用被推荐的审稿人、要求提供机构邮箱方面,实施更严格的政策。

附:此次被《肿瘤生物学》撤稿的研究机构清单





#2: 作者: 爱尔维修时间: 2017-4-22 16:07

恭喜啊

恭喜啊

恭喜啊

#3: 作者: 赖亮同时间: 2017-4-22 16:13

胆战心惊地先看了下最后的上榜机构清单,还好,以前学习的单位这次没有上榜。国内的学术腐败,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从我入学那会儿到现在,这十几年之间,国内学术界颇有点“大跃进”的感觉。各个高校之间攀比文章数量和所发表期刊的SCI影响因子,和导师的待遇直接挂钩,导师当然就只能逼手下的博士生一定要出成果,否则不得毕业。一年一年层层加码,不顾现实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条件,对SCI影响因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迟早的事。

我那会儿的“同行评审”好像是 “双盲法”,自己没有什么话语权,完全由杂志社根据文章的相关性来指定,根本不知道文章最终送给了哪位专家去评审。当时,我所在的那个机构在国际上没有丝毫名气,不认识几个业界的外国专家,指定谁来审稿,都差不多。现在就不同了,有人说SCI 七八分以下的杂志基本上被中国人拿下了……

#4: 作者: 部落巨人时间: 2017-4-22 16:22

mandimix 写道:
胆战心惊地先看了下最后的上榜机构清单,还好,以前学习的单位这次没有上榜。国内的学术腐败,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从我入学那会儿到现在,这十几年之间,国内学术界颇有点“大跃进”的感觉。各个高校之间攀比文章数量和所发表期刊的SCI影响因子,和导师的待遇直接挂钩,导师当然就只能逼手下的博士生一定要出成果,否则不得毕业。一年一年层层加码,不顾现实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条件,对SCI影响因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迟早的事。

我那会儿的“同行评审”好像是 “双盲法”,自己没有什么话语权,完全由杂志社根据文章的相关性来指定,根本不知道文章最终送给了哪位专家去评审。当时,我所在的那个机构在国际上没有丝毫名气,不认识几个业界的外国专家,指定谁来审稿,都差不多。现在就不同了,有人说SCI 七八分以下的杂志基本上被中国人拿下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好事坏事,不懂啊。
只是想从问题中看到进步 icon_biggrin.gif

#5: 作者: 本那比经略时间: 2017-4-22 16:51

丢人丢到全世界。。。icon_rolleyes.gif




移民生活北美论坛 -> 温哥华不眠夜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美国太平洋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 http://www.vancouver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