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 太極散手, 時間: 2017-12-06 19:18
不練太極拳單操而直接習練套路是一個損失,雖然這樣做了也有收獲,但距真傳太極單操所帶來之收獲,相差甚遠!
只有習練太極單操,才可懂習拳之開關節(縫隙),活關節(加大范圍),滾關節(近360度),最後才可以懂勁走關節。只有真懂勁走關節,才談得上抻筋拔骨。
太極拳半蹲狀態打完整個套路,多見大腿肌肉緊張,而筋骨鍛煉缺少,這是古拳譜所說的“練肉不練筋”,完全的走錯了方向。如果繼續如此刻苦勤奮的練下去,還有可能在“行氣”上出現毛病,就是我們常說的某門派成批盛產的土豆人,大腹便便…….
真傳太極單操,先開關節,特別注重先開“四大塊”,故自古就有“習武先開“四大塊”之說,這是古訓,不可不知。真開”四大塊“,成就真正氣沉丹田,真正做到氣沉丹田,才可習練真正太極拳內勁,才可對抗現代搏擊。習練太極拳者不可不知,意守丹田永遠不等於氣沉丹田。太極拳不是氣功,套路無論怎樣打,都無法突破氣功帶來的最大好處之極限。
講起楊門太極單操手,僅見孫門太極之套路,摟膝拗步招式裡,保留了痕跡。而楊門太極,自第三代起,就分有健身和技擊兩大分支。全世界范圍裡,打楊門健身太極的人最多。
楊家暗傳於民間的太極單操,香火微弱,若不是有孫門太極的摟膝拗步和楊門自身的轉身擺蓮,恐怕,除了打,都沒有辦法證明這個單操是楊門的了。幸好有楊門真實的,可以在散手和推手間隨意切換的推手單操訓練。
這個真實的訓練,不但可以讓公園裡隨處可見的所謂的“推手”,大跌眼鏡,而且還可以非常清晰明了的解釋和闡明太極拳所特有的棚,捋,擠,按,採,趔,肘,靠奥枎
世面習練太極活步雙推,又有幾人知道:雙推手訓練之單操,是從楊門擒拿和反擒拿入手而開始訓練?還有誰知道:雙推所有招式,都可瞬間切換楊門擒拿和反擒拿?活步雙推是楊門擒拿術的含而不發?
楊門單操總是在強調,推手就是散手,搭上手了,就不怕對方用任何拳法,腿法的攻擊,這個不怕攻擊是不怕冷手(腳)攻擊,即所謂的單操“丟打”。只有這樣的訓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推手訓練。
民國楊門太極之拳照和拳架視頻,可見楊門單操古風;簡化太極24,48等等,是對真太極的閹割,這樣的所謂的太極拳套路,僅僅是八段錦的功效。
風卷狂沙-太極散手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