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新周刊

2022年的第一季度似乎格外漫長,從冬到春,已是4月了,南方依然在下著冷雨。
我們在閱讀中度過了這段時間:
年初,編輯們在書單中回憶旅行全球化的時代;到了3月,“歐洲之門”傳來炮火的聲音,我們嘗試在俄烏專題書單裡尋找答案。
我們列了很多書單,同時在不斷反思自己的書單。2019年,《新周刊》曾經推出一期名為“書單的權力”的專題,提出了對書單的拷問:誰在決定和影響我們讀什麼書?到底什麼才是好書?
沒有書單是完美的,但正如作家張佳瑋所說,熱愛書的人善於從每一本書、每一份書單裡按圖索驥找到更多感興趣的書:
“我信奉我所喜愛的寫作者們無意流露出的趣味,按圖索驥。從海明威那裡找到了龐德與菲茨傑拉德,從馬爾克斯那裡找到了胡安·盧爾福,從《紅樓夢》裡黛玉和湘雲的聊天找到了王維,當然還有《西廂記》。從略薩那裡找到了科塔薩爾,從麥爾維爾的致敬中尋至霍桑,從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裡摳搜出許多他當作談資的人名。”
如果要提供一個閱讀建議,弗吉尼亞·伍爾夫和哈羅德·布羅姆都認為,請順從自己的天性,運用自己的理智。
“我促請你尋找真正貼近你的東西,可被用來掂量和思考的東西。不是為了相信,不是為了接受,不是為了反駁而深讀,而是為了學會分享同一種天性寫、同一種天性讀。”(哈羅德·布羅姆《如何讀,為什麼讀》)
在這個時期,我們或許都有了相似的體會。我們都在關心遠方,從歐洲的暗影到雨林的消亡;也關心蔬菜和糧食,看詩人和小說家如何敘述城市的潮汐和故鄉的變遷。

2021年首屆刀鋒圖書獎的主題為“低音與棱角”,2022年刀鋒圖書獎的主題為“眾聲與獨白”,我們希望呈現的是一個關注多元、關懷個體的圖書榜單。今年,刀鋒圖書獎將推出四個季榜、一個年榜,邀請讀者一起從書中解讀時代的眾聲與獨白。
以下是2022年春季榜單。
虛構類十大好書
(排名不分先後)
《白發阿娥及其他》

《暴雨下在病房裡》

《本巴》

《潮汐圖》

《非洲短篇小說選集》

《漂洋過海來送你》

《魚處於陸》

《魚沒有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