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多宝格在宫廷真正流行,则是在乾隆时期。这时候,多宝格品种最为齐全,形制最为华丽,常常以为宫廷陈设、作书斋清赏,或是储放文玩雅器。
乾隆皇帝对多宝格真的很上心,还亲自参与设计,并要求造办处根据他的设计制作相应的工艺品。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就有记载乾隆对多宝格设计的批示:“……凉瑶簇百什件屉内有小抽屉一件,将墙挈上着郎世宁画画片一张糊上,其上层屉内白玉斋戒牌一件,挑出永不许配用,着另挑玉器一件换人屉内……”

清 《弘历是一是二图》轴,描绘了乾隆皇帝鉴赏古物的情景。 故宫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乾隆本人还喜欢给“玩具箱”进行命名,比如天球合璧、琅玕聚、天府球琳、集琼藻、清玩阁、瑾瑜匣、万宝箱等等。

清乾隆 “天球合璧”百什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集琼藻”多宝格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集琼藻”多宝格木匣上层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多宝格的独特之处在于设计,琳琅多样,精巧无比。不论盒、匣、箱、柜,皆是一种妥善利用空间的工艺作品、以最有限的空间,存放最多的物品;在造型上,力求美 观精巧。
所以往往一件多宝格,箱中有盒、盒中有套匣、套匣中又有屉、辗转曲折。但从外观上看,怎么也看不出盒内会藏着如此乾坤。
老祖宗的收纳技能,小编真心拜服。


清乾隆 九屉木匣,匣内有60组件文物,每屉都以木胎做内屉,根据屉内空间再隔出不同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02
开箱趣味
“机关重重”背后的征服欲
皇帝对多宝格爱不释手,不仅是因为收藏其中的珍玩价值连城,更是因为多宝格的设计巧妙。
不信?我们来看这只圆柱形的盒子,样子极其平凡。

清乾隆 紫檀木镶竹丝转盘格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当你打开后,就会发现里面另有乾坤。
这件圆盒外壁用竹丝拼接后再黏饰缠枝番莲纹竹黄片,并且利用机轴原理,将圆筒形盒分成四个扇形,180°打开来可成为一字形小屏风,360°翻转后可成为一个正方形筒状。



清乾隆 紫檀木镶竹丝转盘格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格为乾隆三十一年(1766)《活计档》所记“紫檀木镶竹丝转盘格子”,当时就有要求配合木座及手卷册页。工匠巧妙利用四分之一圆柱空间,交错成精彩有趣的小格,小格中所有玉器都配有合适木座。自右而左,可看到一、三小格采用传统木雕装饰,搭配竹黄屉柜的概念,将玉器及书画融于其中;而二、四小格则采用西洋镟床制作出各种装饰支柱,再以圆形转盘方式,配有画西洋楼阁的圆弧玻璃画,让摆放的玉器能以旋转方式呈现,故称为“转盘格子”。
配合格子大小,搭配适合的玉器,同时结合各种精湛手艺,善于安排空间,因而形成紫檀及竹黄高低错落的小格,呈现乾隆时期工匠的巧思,也成为宫廷陈设古玩的最佳范例。
咱们再看这件清乾隆时期的紫檀多宝格方匣,外表看是个再规矩不过的方盒形,着实平平无奇,打开后却令人惊叹。

清乾隆紫檀多宝格方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工匠运用了“开窗”的装饰手法,一方面让人能欣赏到书画,另一方面又使人对窗内产生期待的心理。方盒在一一抽去隔板、推出4个扇形后,造型变得很有流动感,加上中心圆形玉璧回旋的效果,让人以为它会像风车一样开始转动。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清乾隆紫檀多宝格方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方匣的底座同样是一个极为精致的收纳空间,这与现代居室设计利用地板下储物,概念如出一辙。

清乾隆 紫檀多宝格方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名为“外出楠木折叠百什件桌”也很有巧思。
从乾隆六年(1741)的《活计档》可看出,乾隆皇帝曾下令制作“外出楠木摺叠百什件桌”,对照院藏确实是楠木矮桌或称为炕几,桌脚可拆卸,放入桌子的大屉内,大屉内则以“百什件”形态装配,除各类文具如笔、墨、砚、纸镇、水盛外,还有花瓶等各种精美文玩。

清乾隆 桌形木匣(外出楠木摺叠百什件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将外出时可能用到的文房搭配赏玩的文物,俨然一间自给自足的小书房。不难想像出,皇帝出游时,若需要写字作画,将桌子架好,内容物取出,便可自由创作,也可赏玩文物。
这种奢侈的优雅,简直艳羡旁人啊。

清乾隆 桌形木匣(外出楠木摺叠百什件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多宝格内层层迭迭的机关设计,让玩家既像探秘,又像解码。据说,有些设计巧妙的多宝格,让人即使知道甚至看到格中、抽屉里或隔板旁有宝物,但如果找不到机关就是拿不到。你的好奇心和征服欲有没有被燃起?
如此魅力四射的多宝格,皇帝又怎能抗拒?
03
内有乾坤
头等珍玩才能放进“多宝格”
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来看,收藏在宫廷中的珍玩会被分以等级,头等收于“多宝格”,次等或更次等则置于“百什件”和“万宝箱”中。因此,收藏在多宝格中的都是名副其实的珍宝。


清乾隆 紫檀嵌彩瓷博古图小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前文提到的紫檀云龙纹多宝格方盒,内藏47件珍玩。打开方盒,顶层托盘装有从春秋战国到辽、金、明、清时期的玉器。其中一件是战国金村风格的玉虎。还有一件金、元时期的“春水”玉饰。装在其他空间的,除了瓷碗、玉瓶、书画等,还有来自日本的莳绘盒。这是日本一种特殊的漆器,在漆器上以特殊方式装饰金银片。此外,还有西洋镶钟表宝石盒和装饰着小巧钟表的戒指等。
难怪有专家说:多宝格所涵内容之丰富,可谓“上下五千年,东西十万里”皆在其中。

清乾隆 紫檀云龙纹多宝格方盒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多宝格复杂的组合逻辑,就像一个迷宫,必须耐心摸索,才能一探究竟。且每一件器物都有固定的位置,错误放置会导致最终不能全部放入。皇帝要一件件拿出来鉴赏,再一一复归原位,
终于明白为啥乾隆爷一开箱就能玩到凌晨五点了……
看到此处,瞬间觉得手里的盲盒不香了,小伙伴们有木有?
(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