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搜索:  

 论坛通告:  请不要上传第三方有版权的照片,请尊重版权,谢谢   转载新闻请务必注明出处,这些媒体请不要转,谢谢   批评商家需要注意  
 个人空间: NotmeL8 | XY | 罗蓬特机器人 | 猪头看世界 | 顾晓军 | 格局 | lxls | 客观中立而实事求是,唯服理据而杜绝辱骂 | 一袭绛襦落鹏城,疑似玄女下九天 | 白龙王许道长 | 花随风 | 吕洪来的个人空间 | 静观云卷云舒 | 逸言堂 | 大温房产和地产研究 | 我的退休生活 | 禅人俗事 | 湖里湖涂 | 天涯逐梦 | My AI Tech Channel
 最新求助: 请问谁知道哪里有卖理发的电动推子?   忽然有个疑问:战争时期,加拿大拿PR卡未入籍的永久居民会被强制服兵役吗?   这个银条   如何修改会员名?
 论坛转跳:
     发帖回帖获取加西镑, 兑换精彩礼物

论坛首页 -> 电子电玩

[ZT]光碟格式之争尘埃落定~2008年:让我们用掌声为HDDVD送行 (发表于17年前)



回复主题  图片幻灯展示  增添帖子到书签中  给帖子中的发贴者批量赠送献花或者花篮    |##| -> |=|        发表新主题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杨二车弟乐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08-1-07 16:24 引用回复
DVD接班人之争 尘埃落定

本站每年的年底都会推出一篇有关下一年中DVD光存储产业的预测文章,但对2008年的预测似乎比往常来得更晚一些,原因就在于——我们认为红光DVD产业已经相当成熟,它正在成熟中等待着衰退,2008年的动作无非是价格战,新的功能与技术应用将微乎其微,当然这并不排除会有支持DVD-RW DL(双层DVD-RW,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在日本率先上市)光盘的光驱出现,但鉴于DVD-RW DL的应用范围,有多少厂商会跟进就不好说了。

我们认为2008年,从发展趋势分析的角度来看,DVD的接班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很多方面的信息来看,DVD的接班人将会大展拳脚,从而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为2009年的市场发力做好准备。但我们之所以没有在2007年年底做出相关的预测,是因为这个接班人很可能会在2008年确定身份,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我们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与我们早前《HD DVD与Blu-ray Disc周年祭》专题最后的预测基本一致。

俗话说得好,世事难料,还有一句俗语——这个世界变化快。有这两句话来形容2008年年初这几天再合适不过了,虽然在早前的报道中,我们隐约能感觉到会有大的动荡,但还没有想到会来得如此迅猛,如此干脆,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也让业界为之震惊。当然,我们的2008年预测也就此变得清晰起来。

记住这个Logo,它应该是未来10年里主流高清媒体的标志,恭喜Blu-ray统一市场,这也是索尼在主流存储媒体格式之争历史上的最重要的胜利,肩负推广BD的PS3漂亮的完成了使命,但也让索尼付出沉重的代价,但至少市场统一在了索尼领导的BD阵营旗下

简单的说,DVD接班人之争基本已经尘埃落定。随着美国当地时间1月4日,全球最大的电影制片商华纳兄弟宣布,将从2008年6月1日起独占支持BD格式开始,也等于同时宣布了BD的直接竞争对手HD DVD的大限将至。本来在2007年年底,笔者还想写一篇分析华纳兄弟独占支持HD DVD或BD的可能性的文章,但随着各方消息的逐渐明朗化,笔者最后放弃了行文的打算,而是想等到CES 2008之后,可没想到在CES开幕之前两天就已经有了结果。当笔者1月5日早上收到来自BDA中国工作组一位好友的短信时,我知道,该到出笔的时候了。

现在,不妨将笔者在此之前收集的资料简单汇总一下,也许里面有传闻,但都不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回顾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华纳兄弟为什么会选择BD?

其实,有关华纳兄弟将要独占支持BD的说法早在去年10月份就已经初见端倪。但之后经过了否认、再谣传、再否认的多种反复,让人有些神经疲倦。可我们知道,无风不起浪,应该是有事情要发生了。

其实华纳兄弟在10月的发言中,更多的表现出对当前双格式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不满。这个负面影响就是让消费者从DVD的标清时代向高清时代的转移时,感到困惑和烦恼。他们担心自己支持格式日后成为第二个Betamax(当时与VHS竞争录像机市场,最终Betamax败北)。目前,北美市场上人均DVD消费率呈现下降的趋势,那些不再买DVD的用户,很多因BD与HD DVD之间的竞争转向了网络下载(主要是P2P),而如何让消费者尽快的进入朝阳的高清市场,是华纳兄弟最为迫切的任务,因为其母公司时代华纳非常注重盈利,当初华纳兄弟从支持HD DVD转为中立就受迫于时代华纳大股东的压力。因此,它必须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以自己无以伦比的影响力,打消用户的顾虑。而在BD和HD DVD之间,显然BD更占上风,所以根据华纳兄弟的表态,来分析出将要独占支持BD并不离谱。

根据NPD的数据,2007年30天内购买DVD的用户比率较2006年平均下降了近4%,显示出DVD产业的黄昏将至

在12月中旬,有BD阵营的内幕消息人士在一些论坛透露,与华纳的独占协议已经起草完毕,就差华纳的“黑字”了。而这位消息人士曾在派拉蒙宣布独占支持HD DVD的前一天,给出过暗示。从那时起,就可以说华纳转向BD的可能性已经达到99%。但为什么华纳并没有在2007年完成这份协议呢?因为华纳兄弟还是想再观察观察竞争的态势,另一方面,作为DVD光盘标准的缔造者之一,华纳兄弟对DVD有着很深的感情,HD DVD则是DVD的标准后代,华纳兄弟也的确为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目前仍然有多部标题仅以HD DVD格式发行(《黑客帝国》系列、《蝙蝠侠前传》等)。而且在HD DVD高级交互功能方面的开发深度上,华纳兄弟也在走了最前面,《滴血钻石》(Blood Diamond)、《300》(300)、《哈理波特与凤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都是相当经典的高级交互应用典范,与它们相比,BD的高级交互功能只是刚刚起步。在这里我们必须承认,从产业化成熟角度来说,HD DVD走在了BD的前面。

更重要的在于,华纳兄弟的长期盟友东芝公司,也一直在拉拢着华纳,希望其能重归HD DVD阵营。华纳与东芝可以说是DVD时代的功臣,他们最早合作开发的SD光盘标准就是后来DVD标准的基石,双方的合作关系可见一斑。然而HD DVD阵营毕竟处在劣势,对于这一点华纳兄弟也相当清楚,它希望自己的独占决定能够影响局势,让格式之争尽快停止,可是从市场占有率分析来看,HD DVD阵营中华纳、派拉蒙、环球三家市场总合并未过半,所以必须再找来一个同盟。最终HD DVD阵营(确切的说是东芝)看上了20世纪福克斯

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DVD发行市场的占有率分析(注意,DVD销售额较2006年同期下降了3.5%),如果华纳兄弟独占支持HD DVD,那么HD DVD阵营的总占有率为41.2%,BD阵营为48.7%,并不占优。如果能再拉来福克斯,HD DVD的占有率将提高到56.8%,BD则为33.1%

据说与福克斯的谈判一开始比较顺利,而只要拉来福克斯,华纳兄弟也必然会倒向HD DVD。为此HD DVD阵营以为有80%的把握可以将BD阵营一举击垮,从而准备在CES 2008上召开一个时长达两个小时的发布会。在给与会记者的邀请函上还注明“我们将与大家共同分享激动人心的消息”,但在最后时刻BDA的主要成员拉回了福克斯,另外据说在BD+向HD DVD的移植方面(BD+是福克斯加入BD阵营的重要原因),HD DVD阵营也没有满足福克斯的要求。最终福克斯并没有变节,华纳兄弟为了扫清高清市场给用户的困扰,最终忍痛割爱,放弃了HD DVD和与其当年共同征战的盟友,宣布将独占支持BD。还有另一种传言,BDA的主力成员(应该是索尼)向福克斯及华纳支付了不少的费用,其中华纳可能获得了2.5至5亿美元,而微软公司在最后时刻,似乎已经不愿意再在HD DVD身上花太多的钱,所以并没有参与最后的竞价,只剩下东芝一人孤军奋战。一个有意思现象是,在华纳兄弟宣布独占支持BD后,微软一直保持沉默,不得不让人深思,可能微软已经认定物理媒体已经大势所去,不值得再投入巨大的资金了。回想起微软12月下旬悄然整合HD DVD部门成立互联TV业务群组的动作,或许就是微软战略调整的前夜。

说实话,笔者并不认同华纳兄弟在新闻发布时所说的“消费者已经明确选择了BD”这一理由。首先从销售端来看,HD DVD影碟机+其他的HD DVD播放设备到2007年年底为100万台,而BD一方,到2007年年底光是PS3就有340多万台,再加上60万台的BD影碟机和其他BD播放设备,BD在播放设备的基数上就已经是HD DVD的4倍多。而在片商方面,以第三季度的市占率为例,HD DVD的独占市场为22.8%,BD为41.2%,基本上也为HD DVD的两倍。2007年BD的独占标题共278部,HD DVD的独占标题为220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2007年的战果如何呢?

在上文所述的那种优势情况下,BD只取得了两倍于HD DVD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很难说消费者是更喜欢BD的。因为很多购买PS3的人,并不是冲着BD标题去的。因此,我更愿意相信华纳给出的另一个说法——希望能让高清标题市场尽快统一,以让这一业务迅速的赢利,从在商言商的角度讲,以市场领导者的身份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能够理解,而之所以选择BD,是因为如果华纳也加盟BD独占阵营,市场将会很快倾斜,并迅速将HD DVD挤出市场

让我们鼓掌为HD DVD送行

在我看来,华纳兄弟的决定将肯定在短期内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它将影响其他美国主流、独立以及日本及欧洲的片商抉择,在目前DVD市场以美国为强权的时代,8大好莱坞主流片商中有6大支持BD,其对全球DVD产业的影响力不言而喻。HD DVD阵营迅速取消了CES 2008发布会就是一个先兆。据东芝的高层表示,取消的原因是HD DVD阵营里的分歧迅速增大,已经无法共同完成预先准备的发布会内容。

现在,环球与派拉蒙都在保持沉默,我相信华纳兄弟的决定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影响。有BD内幕人士说,环球已经递交了加盟BDA的申请,可能会很快宣布中立,而派拉蒙可能与HD DVD阵营有合约在身,仍然会坚守一阵子。至于小型的片商,除非与BD有仇,否则不会看不清形势的。在硬件方面,我们将看到BD设备迅速增多,很多之前持观望态度的厂商也将加入BD阵营,BD Live影碟机肯定会在年内出现,BD 1.1影碟机将在上半年成为主流。在PC用驱动器方面,BD也将再回DVD的发展老路——以ROM光驱开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08年,所有主流的光驱厂商都将推出BD-ROM光驱,BD/HD DVD全兼容格式的高清光驱产品将会份额越来越小。笔者预计,在2008年年底,BD-ROM光驱肯定会降至1000元之下,BD刻录机也将会下探2000至3000元的价位。

现在只有东芝公司明确的在坚守HD DVD,这家日本第四大综合电子巨头,仍然表示“虽然所有的评论都认为我们死了,但HD DVD并没有死”,笔者认为这更多的一种出自尊严的表态。因为从2002年格式之争开始,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东芝之所以单独挑起HD DVD格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于DVD论坛主席的尊严。DVD时代造就了无比的辉煌,东芝当然不愿意在蓝光时代屈服于昔日的败将——索尼。

然而,即使是老虎也要怕群狼三分,更何况东芝在电子领域并不是最强的一家,BDA里的日立、松下、索尼、飞利浦都可以与之一拼且不落下风。因此,在CE业界形成了群虎打一虎的局面。而从历史的经验中,我们也看出HD DVD的败局其实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慢慢的死去,就像Betamax一样,而当时索尼也并没有明确承认失败,最终也开始生产VHS录像机。

我们可以看看历届获胜者的历史:在VHS与Betamax的竞争中,VHS的可录时间更长,最后VHS获胜;在DVD时代,东芝/华纳的SD容量要比MMCD更大(前者5GB,后者3.7GB),最后SD获胜并衍生出了当今的DVD;在DVD时代,东芝/华纳承诺提供更严格的版权保护措施,而MMCD则表示要配合IT产业,提供拷贝功能,最后SD获胜。

我们现在回顾一下HD DVD与BD之间的竞争,我们可以看出仍然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容量大、版权保护更为严格的BD最终赢得了片商的青睐,而有IT巨头微软支持HD DVD最终也不得不面对着失败的命运。其实,在2004年HD DVD已经可以实现30GB光盘的量产,而BD只能达到25GB可用时,东芝公司副总裁兼东芝数字网络媒体公司首席院士的山田尚志就表示,片商们当然会选择HD DVD,因为容量更大,可见东芝也认为存储媒体当然容量越大越好。但到后来,BD可以实现50GB光盘量产后,局势就出现了变化,迪斯尼因此选择了BD,而失去了迪斯尼也让HD DVD从此陷入了被动。

HD DVD显然知道自己的劣势,所以并没有把战胜BD作为首要目标,它希望能与BD并存,这对于HD DVD就是最大的胜利。从前不久一位东芝高层发表的“BD和HD DVD是汽油和柴油的区别”的言论中,就可以感觉出他们的战略思想。可惜,片商们并不希望有两种同等功能的媒体格式并存,虽然HD DVD的成熟度更高,但从长远的角度,从技术优势的角度,BD显然是更佳的选择,虽然现在它综合能力并不比HD DVD更强。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过去,我们将会在未来只面对一种格式,那就是BD。但当我们为格式终于开始走向统一,并为此而欢呼时,我不得不要对HD DVD说一声“谢谢!”,就像周年祭专题的最后,我所说的——因为它,可能会让消费者感到迷茫,但没有它,高清标题的普及之路可能还会长很多。从这点来说,即使是BD的忠诚拥趸,也应该对HD DVD保持应有的尊重,就像在战场上尊重那些英勇的对手一样。

不错,东芝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挑起了格式之争,并在2006/2007年里,让更多的用户对高清光盘市场望而却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BD影碟机也在这场竞争中,迅速拉下了价格,而PS3也因为格式的竞争加入了对BD的支持,并带动了BD市场的发展。如果没有格式之战,我相信,面对XBOX 360的抢行先发,索尼公司并不会急于将BD整合于PS3,要知道PS2当时是在DVD影碟机上市后的第三年才推出的。

第一台DVD影碟机在1997年上市时的价格与BD影碟机在2006年上市时的价格一样,在899至1299美元,而BD影碟机在一年半之后下降到了300美元,这在DVD时代是不可想像的,从某种程度上讲,BD影碟机的降价速度是当初DVD影碟机的3倍。你很难证明,BD影碟机的价格快速下滑与其和HD DVD影碟机的竞争没有关系。在CES 2008上,新一代BD影碟机主流价格不超过400美元,最低的BD 1.1规格的影碟机已经到了300美元以下,相信到2008年年底的时候,会进一步拉低到200美元以下,这也就是两年的时间,但已经走了DVD影碟机当时近4年的道路。虽然BD影碟机厂商并不愿意这么快的丧失巨额的利润,但对于我们消费者,这是实打实的好处

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HD DVD,让人们率先体验到了高清光盘格式所带来的高级交互功能,而BD一方现在还无法做到联网交互。HD DVD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让人也更期待拥有更强大的BD-Java功能的BD未来的表现,完全可以说,HD DVD在这方面为BD培养了用户,让人们提早领略到了高清光盘格式的魅力。

如今,华纳兄弟的表态,在BD影碟机已经降至较低水平的同时,又进一步统一的市场,在2008年当中,我们将会看目送HD DVD慢慢消失,但我们不应该忘记,HD DVD为这个市场所做的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因为格式之争,让用户出现了分裂,可能因为品牌的喜好,让不同阵营的消费者相互攻击,但我们不要忘了,只有未来的高清用户才会关心格式之争,而未来高清用户应该是一家,没有必要为了格式上的竞争而相互诋毁,也更没有必要将对某些品牌的厌恶上升至政治高度,本来就是一场再正常不过的商业竞争,有竞争就会有赢家与输家,但即使是输家,也应该看到其优秀的,对市场有益的一面。因此,当我们为格即将统一而感到庆幸时,望着HD DVD远去的背影,也给它最后一次掌声吧。

最后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来自东芝的BD影碟机,就像来自索尼的VHS录像机一样(索尼虽然输了录像机之争,但索尼的VHS录像机并不比其他厂商卖得少,东芝虽然赢了DVD格式之战,但在DVD市场上并不比其他厂商吃香,所以忘掉竞争,一块赚钱吧),而且在BDA的理事会成员名单中,也迟早会出现微软、东芝的名字……
 
花篮
分享
楼主 | 电梯直达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紫衣人-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08-1-07 16:25 引用回复
挺好
 
花篮
分享
| 电梯直达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Matrix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08-1-07 16:57 引用回复
期待BD刻录机降入50刀
 
花篮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反共是做人的底线!

驱逐共匪,恢复中华!

爱中国,救中国!

开启民智,任重道远!
| 电梯直达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新起点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08-1-07 21:30 引用回复
BD碟只有正版吗?
 
花篮
分享
| 电梯直达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回复主题     |##| -> |=|     论坛首页 -> 电子电玩 所有的时间均为 美国太平洋时间
1页,共1


注:
  • 以上论坛所有发言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 加西网对此不负任何责任。
  • 投资理财及买房卖房版面的帖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责任请自负
  • 对二手买卖中的虚假信息,买卖中的纠纷等均与本站无关。
  • 黄页热门商家 免费个人广告
    发布商业广告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论坛转跳: 

    杨二车弟乐, -紫衣人-, Matrix, 新起点
    潜力帖子 精华帖子 热门帖子
    饭都快吃不起了
    粤语歌曲。二百八十二
    国语歌曲。二百二十九
    台语歌曲 。五十三
    新加坡600万人口胜过马来西亚3300万...
    外星人扩大交流:安分守己。
    印度军事专家:印度阵风战机在1:1对...
    乌军收复哈尔科夫领土;川普将与大...
    GDP全球第二,假期全球倒数。这盛世...
    印度第四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女飞行...
    温哥华警方说菲律宾节日开车撞人群...
    从发型看女人
    哥德巴赫猜想
    金小胖咋没去俄罗斯?
    血亏$550万!温哥华豪华公寓史诗级...
    5月2日换币盛况
    维达大师,另类收藏,请您欣赏!
    清代福州台伏钞票
    四川官钱局钞票
    大汉四川军政府军用银票
    今年新币发行计划
    要出一个新的一元
    古董金币
    mint三月新币(四月新币从22楼起,五...
    1999 mule 25分
    2025 蛇年敲币活动
    加拿大新总理马克卡尼
    我在小红书被骂穷得没钱给孩子买衣服
    美国2025年AWQ(美国妇女25c)发行计划
    韩国空难FDR黑匣子缺失最后四分钟关...
    皮尔今天在温哥华 - 蓝色wave - 保...
    几分钟前,中国强硬反击,征34+50,...
    曼谷高楼直接倒了
    我说我希望特朗普赢,老公气得眼睛...
    知乎?加西网上为什么有老男人喜欢...
    明明有能力统台,大陆为何迟迟不动手?
    貌似ndp稍占上风。。。。。
    今天是感恩节,跟大家道个别,以后...
    咱最后还是投了ndp
    生平第一次被偷车了
    中国会不会武统台湾
    突发:台湾队战胜中国队奥运夺冠,...
    温哥华房姐出事了
    有在看总统辩论的吗?
    退休几年后的感悟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热评新闻
    苹果高层语出惊人:10年后或不需要iPhone
    白宫不会单方面降对华关税 王小洪出席中美谈判
    星二代称"中国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韩国总统选举倒数22天 七人角逐大位
    老年公寓大火2人住院 3年内第2次
    斯坦福校刊曝北京特务冒充学生 锁定研究这个
    传可乐可以洗大肠 医生揭"三大医疗用途"
    外国游客挤爆日本 "自家人"成"门外汉"
    墙外文摘:中国人权倡导者鼓励美国人"加油"
    中国货船数"归零"!美港口官员示警2惊人现象
    关税冲击涨价前 Costco这5类食品适合囤货
    白烟与钟声——良十四世的改革与挑战
    德国首次在边境拒绝避难申请者入境
    "没几个月谈不出来"关税降至80% 中学者:不可接受
    川普访中东将收这国超贵重礼物?可作"空军一号"
    伊朗:若美国意图剥夺其核权利 决不退让
    贾跃亭谈回国还债:想念北京 还债是人生重要目标
    低落的雷军,和漩涡里的小米汽车 ....
    王兴兴最新发声:我们非常缺人,所有岗位都缺!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74岁着名专家李永盛逝世
    S妈母亲节晒全家福,大S具俊晔为小玥儿庆生...
    内部人士透露:马云回归是绝不可能的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启动"返乡计划"
    被严重欠薪的中国机长 正在送外卖
    葛斯齐曝大S豪宅空无一人 只剩下瓶瓶罐罐
    香港亲中爱国者:我为何向警方举报上百宗个案
    中国货船归零!加州州长:关税恐让美国丢'最大经济体'地位
    星二代,老爸拿过金鸡奖,妻子是谭松韵好友
    24岁入狱,娶小娇妻,流行乐第一人张行怎样了?
    川普私下坦承"很困难" 因此夜不能眠
    天上掉宝!印度收到中国军事谍报大礼包
    开着新车街上讨钱 加国人不淡定了
    大温华人女子干这事遭举报+罚款$300!全网怒了
    关税逼退中国商品 美西港口清空
    大温华裔车祸惨死 嫌犯就这样没事了
    传白宫致函中共 对北京提出四项要求
    中美日内瓦谈判 美英贸易协议是"打样"?
    第7次人口普查:中国剩男危机越发严重
    中国军事科技战力 首次得以在实战中验证
    陆媒:短短一天,印巴局势迎来大转折 ...
    加国人悲惨困境:要么等死,要么自费去国外求医
    普京提议俄乌直接谈判,法国总统马克龙回应
    爱犬被一口气拔16颗牙死亡 求偿460万美元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74岁着名专家李永盛逝世
    007的新"上司M"将是她? 她通中文是中国专家

    更多方式阅读论坛:

    Android: 加西网
    [下载]

    Android: 温哥华论坛
    [下载]

    PDA版本: 论坛

    加西网微信

    加西网微博


    Powered by phpBB 2.0.8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50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