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中文網
攝影:MALTE JAEGER, LAIF/REDUX
立夏,二十四節氣中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著夏季的開端。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歷5月5日-7日。《歷書》雲:“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後,日照增加,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茁壯成長的階段。

一頭騾鹿出現在一簇雜草後面
攝影:KEITH LADZINSKI
此時節,
綠蔭遍野,
風暖晝長,
橫塘新荷,
花叢蝶忙。

一只蝴蝶張開翅膀尋找陽光
攝影:GERARD TALAVERA
立夏·三候
一候
螻蟈鳴
第一個五日,蛙聲鳴。
“螻蟈”即蛙類的一種。
田間蛙聲此起彼伏,
宣告著夏日的來臨。

紅眼樹蛙躲藏在綠葉後
攝影:DREAMSTIME
二候
蚯蚓出
第二個五日,
蚯蚓活動,挖土育肥。
蚯蚓弱小,
古人謂:
“無爪牙之利,無身軀之強。”
蚯蚓出即彼時天氣已然暑熱。
攝影:BIANCA LAVIES
三候
王瓜生
第三個五日,
土瓜攀爬生長,
鄉間田埂的野菜也競相生長。
圖源:mrhayata,Wikipedia
立夏·養生
立夏過後,氣溫攀升,
飲食宜清淡。
“春夏養陽”
養陽重在養心,
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等。
攝影:ANDREA FRAZZETTA
立夏後,天氣轉熱,
人易心神不寧,
值此時節,
要保持身心愉悅,
切忌大喜大悲,
以達神清氣和之態。
供圖:SHUTTERSTOCK
立夏·習俗
斗蛋
“立夏蛋,滿街甩”
孩子們三五成群,
帶上家裡煮好的囫圇蛋,
進行斗蛋游戲
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
斗蛋時蛋頭斗蛋頭,
蛋尾擊蛋尾。
一個一個斗過去,
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
攝影:FRANS LANTING
嘗三鮮
“立夏嘗三鮮,三夏都平安”
立夏時節,
很多蔬果已經成熟,
因此有了嘗三鮮的習俗。
三鮮即三樣新鮮的食物,
可分為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
攝影:IAN TEH
稱人
人們在村口或台門裡掛起一杆大木秤,
秤鉤懸一根凳子,
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
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立夏·飲食
立夏粥
立夏粥是湖南耒陽的特色小吃。大米作主料,伴以精肉、糯米丸子、粉絲、幹筍、香椿、豬雜、紅棗、豌豆、豆芽、雞蛋等十幾種佐料熬制而成。起鍋後熱氣騰騰,香氣四溢。耒陽人重農桑活動,正值立夏插秧時節,各家各戶熬制立夏粥,表達對豐收的美好祝願。

七家茶
浙江地區立夏習俗,各家帶新烘焙好的茶葉,混合後烹煮或泡成一大壺茶,大家歡聚一堂共飲。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熙朝樂事》:“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諸色細果,餽送親戚比鄰,謂之七家茶。富室競侈,果皆雕刻,飾以金箔,而香湯名目,若茉莉、林禽、薔薇、桂蕊、丁檀、蘇杏,盛以哥汝瓷甌,僅供一啜而已。”

工人們在越南山羅采茶
攝影:BùI QUỐC KỲ KYNHONG,YOUR SHOT
嫩蠶豆
立夏以後,青蠶豆上市,在江蘇不少人家會將蠶豆跟大米飯一鍋煮,稱為“蠶豆飯”。王禎《農書》:“百谷之中最為先登之物,蒸煮皆可食,代飯充饑。”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