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搜索:  

 论坛通告:  请不要上传第三方有版权的照片,请尊重版权,谢谢   转载新闻请务必注明出处,这些媒体请不要转,谢谢   批评商家需要注意  
 个人空间: lxls | 猪头看世界 | XY | NotmeL8 | 吕洪来的个人空间 | 罗蓬特机器人 | 一袭绛襦落鹏城,疑似玄女下九天 | 异乡的世界 | 格局 | 静观云卷云舒 | 乱想 | 湖里湖涂 | 白龙王许道长 | 顾晓军 | 真情Z下海 | 客观中立而实事求是,唯服理据而杜绝辱骂 | 五木森林 | Amy Yi | STEVEN90 | Invisible world
 最新求助: 请问谁知道哪里有卖理发的电动推子?   忽然有个疑问:战争时期,加拿大拿PR卡未入籍的永久居民会被强制服兵役吗?   这个银条   如何修改会员名?
 论坛转跳:
     发帖回帖获取加西镑, 兑换精彩礼物

论坛首页 -> 休闲Langley

何宝珍(1902—1934)



回复主题  图片幻灯展示  增添帖子到书签中  给帖子中的发贴者批量赠送献花或者花篮    |##| -> |=|        发表新主题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周树人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5-30 09:59 引用回复
何宝珍(1902—1934),又名何葆贞,化名王芬芳,系刘少奇同志第二任夫人 [3],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道县。1918年考取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因领导学潮被校方开除。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与刘少奇结成革命伴侣。从此,随刘少奇为革命多方奔走,先后在上海、广州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作。1926年10月与刘少奇来到武汉,任汉口市妇女协会组织部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又随刘少奇辗转于华北、东北、上海等地,参加妇女群众工作。1932年何宝珍留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1933年3月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拷打。1934年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壮烈牺牲,年仅32岁。

 
花篮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常在锅里煮,终于露了馅。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楼主 | 电梯直达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周树人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5-30 10:00 引用回复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因领导学潮被校方开除。经过学校党组织的联系,很快来到长沙中共湘区委员会。同年10月被分配去安源工作,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子弟学校任教员兼工人俱乐部书报科委员。
1923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4月与刘少奇结成革命伴侣。曾先后在长沙、安源、广州、天津、东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1925年春,何宝珍惜别工作了两年多的安源,随刘少奇起程奔赴广州,开始新的战斗。从此,随刘少奇为革命多方奔走,四海为家。
1925年5月何宝珍随刘少奇去上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
1926年2月随同刘少奇到广州全国总工会工作。
1926年10月与刘少奇同来武汉,曾任汉口市妇女协会组织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又随刘少奇辗转于华北、东北、上海等地,参加当地党的、工会的、妇女群众的许多工作。
1932年冬,刘少奇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后,根据党的决定,何宝珍带着小儿子留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此前为了便于从事革命工作,她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先后送他人代养。何宝珍任全国互济总会的领导职务兼营救部部长,化名王芬芳,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四处奔波,争取社会力量,千方百计地营救被捕同志。她的营救活动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
1933年担任赤色互济总会副主席。
1933年3月在上海被国民党宪兵逮捕,被押往南京宪兵司令部监狱。
在狱中,她机智地向敌人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与狱中的共产党员一道组织难友同敌人展开各种形式的斗争。她还常常利用难得的放风等机会,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励难友,感染同伴。由于叛徒告密,何宝珍的身份终于暴露。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酷刑拷打,何宝珍始终坚贞不屈,坚守党的机密,1934年秋,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 [1]


人物轶事

播报
何葆贞 (又名宝珍、葆珍 化名王芬芳) 刘少奇认识毛泽东的同时,认识了何葆贞。1922年,他从苏联回国,奉陈独秀之命,去长沙毛泽东处领受任务,在清水塘22号的板房里,毛泽东、刘少奇走到了一起。其时,因为学潮被开除的何葆贞正与毛泽东、杨开慧夫妇住在一块儿。
今人可以从照片上看到,何葆贞是个何等充满朝气,端庄秀丽的女子谁都不难想像,24岁的刘少奇与何葆贞互相看见第一眼时的情形。接下去的,自然与不计其数的新戏里的故事大同小异,半年之后,在欢庆安源罢工胜利的日子里,两个青年革命者结婚了。而何葆贞的命运与杨开慧极其相似,她随同刘少奇东奔西走,三次生下儿女,三次忍痛割舍给别人,1934年牺牲在国民党的监狱里。
何葆贞的身世、经历,以及她真纯似火的性格、胆气,是一部尚无人吟诵的巾帼长歌。刘少奇对于她的感情,如同毛泽东对于杨开慧,至醇至浓。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第一次由北京南下,便偕王光美专程到了南京雨花台,深切哀悼这位永铭他心髓的革命伴侣。 [3]
 
花篮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常在锅里煮,终于露了馅。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沙发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周树人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5-30 10:00 引用回复
刘允若(1930年-1977年),生于上海,祖籍湖南宁乡刘少奇次子。 [1]母亲何宝珍。 [6]
1949年入北平101中学。1954年毕业于北京四中,并由国家选送留学,进入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无线电仪表专业学习,后转学导弹的总体设计专业。 [5]1960年回国工作 [7],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7年因病逝世。 [7]
 
花篮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常在锅里煮,终于露了馅。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板凳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周树人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5-30 10:03 引用回复
刘允斌,刘少奇何宝珍(又名何葆贞)夫妇的长子,1924年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在湖南宁乡炭子冲老家长大。
刘允斌1939年赴苏联,进入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学习核放射化学专业 [4]。1957年回国,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67年11月21日在包头逝世。1978年得以平反,恢复了作为中共党员和核化学专家的名誉。
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刘允斌是获奖章人之一。 [5]



1924年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

1938年,被接到延安,进入延安保育小学就读。

[img width=252 height=356.16]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992e31f50021937304e15d0?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12[/img]刘少奇同刘允斌、刘爱琴在一起
1939年,和妹妹刘爱琴一起赴苏联,进入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

1940年入苏联十年制中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夏,考入莫斯科钢铁学院学习。

1946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学习核放射化学专业。其间担任中国留苏大学生同乡会会长。

1949年,与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委托秘密出访苏联的父亲刘少奇相逢。

1950年,考取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继续攻读核放化专业。同年,与俄罗斯的玛拉·费拉托娃结婚。

1951年,刘允斌和玛拉夫妇曾回中国度假,住了两个多月。

1952年,生女索尼娅(中文名苏苏)

1955年,生子阿廖沙(中文名辽辽)

1955年,获得副博士学+位。此时接到刘少奇的来信,信中说“祖国和人民等待着你的归来。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能无条件地牺牲个人的利益而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后进入莫斯科大学化学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

1957年10月,回到北京,在国家二机部所属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1]

1962年,调到内蒙古包头市郊外的202厂,组建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并担任主任,负责新型热核材料的研制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

1967年11月21日在包头逝世。

1978年得以平反,恢复了作为中共党员和核化学专家的名誉。 [3]

人物生平

播报

学有成就

[img width=252 height=346.32]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718367adab44aedea0bc3f6b01c8701a18bfb5f?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692[/img]
1939年11月,刘允斌等到达苏联莫尼诺,在那里就读一学期后,搬到距莫斯科300公里的伊万诺沃市,进入由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主办的国际儿童院读书。伊万诺沃的冬天寒冷异常,在中国南方长大的刘允斌,以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战胜严寒,聚精会神地学习文化知识。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尊师重教的品质、宽厚待人的作风、奋发上进的毅力博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与敬重。

不久,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的环境逐渐恶化。伊万诺沃市民每天只能领到几两黑面包,冬天里没有取暖的煤和柴。在国际儿童院学习的刘允斌每顿只能用半片面包、几个蘸盐的小土豆果腹。然而,刘允斌劲头不减,仍然情绪饱满地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开荒种地、伐木搬柴等活动,主动为前线将士献血……表现突出的他被选为国际儿童院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不久,刘允斌加入共青团,担任国际儿童院团组织负责人。

成绩优异的刘允斌高中毕业时,考虑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工业,而钢铁工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考入莫斯科钢铁学院冶炼专业。跨入钢铁学院那年,品学兼优的刘允斌光荣地加入了苏联共产党。

美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4年后的1949年8月29日,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关心时政的刘允斌注意到,苏联原子弹爆炸成功,立刻迫使美国对苏联的强硬政策缓和下来,并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了连锁反应。在观察和思索中,刘允斌认识到:原子弹不仅能改变战争的结局,而且可以影响人类的命运;原子弹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和平与幸福!

刘允斌的想法得到许多同学和老师的支持,他做出人生旅程中的重大选择:改学核专业,搞核研究。从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的刘允斌转入莫斯科大学,成为核物理学研究生。1955年毕业,获副博士学+位。

回国工作

1957年10月,冲破重重阻力的刘允斌,背着简单的行李,毅然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

银灰色的中国民航客机徐徐降落在北京机场,32岁的刘允斌急步走下舷梯,热情地同前来欢迎他的人们握手、寒暄,然后登车驶向中南海

中南海一座平房的门口,清瘦挺拔的党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早已站在那儿。当轿车戛然停在刘少奇眼前,一声“爸爸”的亲切呼唤从窗口传来。喜不自禁的刘少奇走近车门,刘允斌从车门伸出的仍带着北方寒意的手紧紧地与父亲温暖的手握在一起:“允斌,你终于回来了!”“回来了!爸爸,你好!”刘允斌激动而兴奋地回答。刘少奇久久凝望着眼前身材挺拔、脸部线条分明、目光柔和清澈的儿子,过了好一阵,才把弟弟妹妹们介绍给大哥哥认识。父子、兄弟姊妹说说笑笑地走进屋里。

回到北京的几天,刘允斌参观了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他在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圆明园废墟上久久徘徊、深思。

在父亲住处的书房,刘允斌阅读了能找到的中国近现代史书籍:割地、赔款、乞和……历历在目,令人不寒而栗。他又翻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资料,赫然跳进眼帘的是:1950年,美国轮船“加利福尼亚金熊号”肆意撞沉中国“新安号”货轮,70名中国人遇难;1950年至1954年,美国飞机多次入侵中国领空,击毁中国巡逻飞机、扫射中国居民;1955年8月,中国代表团被日本阻止在世界禁止原子弹、氢弹大会门外;毛泽东发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原子弹”的感叹……刘允斌读不下去了,他对父亲说:“我要立刻开始工作!”

献身核弹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四○一所,设在距北京50多公里的郊县。在那里的人们常常看到一个人,沿着宿舍――食堂――研究室路段匆匆而行。食堂的师傅们注意到,他常常一次买足一天的饭菜,钻进研究室就不再露面。围棋桌前、乒乓室里、运动场上很少见到他的身影。周围的人发现他的皮鞋不亮了、头发不光了、衣服不整了……后来,人们终于打听到:此人乃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刘允斌,在热核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对中国核能研究有突出贡献,获得国家授予的副研究员技术职称,是中国年轻的核专家。众人惊赞:“主席之子如此艰苦奋斗,难得,难得!”

刘允斌在四○一所工作时间渐长,人们对他有了较深的了解:他青少年时代生活在莫斯科,那里有他的同学、老师、同事、朋友和家人。他热爱他的苏联妻子和孩子,热爱哺育和培养了他的那座城市和那里的人民。他知道那里的工作、生活条件比自己贫苦的祖国要好得多,在那里工作可能会做出非常突出的成绩。可是,在颇为赏识刘允斌才华的苏共高层领导人用优厚待遇和条件挽留他时,刘允斌却说:“我始终把苏联当成我的第二故乡……我不能不回去,因为我那贫困的祖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这大概就像你们对待自己的祖国一样,这种感情相信你是会理解的。”为了回国,他还不得不与不适应中国生活的苏联妻子离了婚。

1957年,原子能所研制成功第一台能量为2.5兆电子伏特的质子静电加速器。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第一台回旋式加速器开始运转。新中国的核事业在艰难中起步、拓展、前进!作为核专家的刘允斌,为中国的核能研究、核工业的起步奉献了智慧与辛劳。

[img width=252 height=528.75]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0ef21124079b570ec89559de?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1057[/img]刘允斌、刘爱琴
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模型和相关技术资料。“老大哥”对不驯服的“弟弟”釜底抽薪了,怎么办?周恩来指示:“自己动手,从头摸起。”中央决定:核研究院所与生产厂家结合,实行厂所(院)合一,用最快时间拿出原子弹,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1961年,原子能研究院一院部分科研人员调入中国核燃料元件厂,刘允斌所在的原子能四○一所元件工艺室并入该厂,成立第二研究室。刘允斌奉调前往中国西部二○二厂组建第二研究室,负责热核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二厂位于横亘中国西北部某高原的大山脉中,一条僻静的公路连接山外。1962年隆冬,一辆轿车载着年轻的刘允斌一路颠簸来到这里。不久,他被上级任命为第二研究室主任,即同其他负责人一起,全身心投入研究和组织工作。

很快,研究室工作步入正轨。刘允斌对原工程方案深入研究后,与汪德熙教授等人提出了新方案。在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刘允斌终日忙碌、头发蓬乱,一双磨掉了毛的翻毛皮鞋穿在脚上就没脱下来过,一件蓝布上衣伴随他度过春夏秋冬。日常生活随便、自然,没有一点专家的架子。除要事外,他很少乘轿车去厂区上班,总是背着装有饭盒的黑色书包同普通工人一起匆匆行走在崎岖的厂道上。新春和假日,他常把单身的科研人员和老工人请到家中做客,与他们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刘允斌的烟瘾较大,每当他抽烟时必呼周围的“烟民”:“来来来,发烟啦!”在生活上大大咧咧的刘允斌,在工作上却一丝不苟。科研攻关时,在研究室里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饿了,到食堂打些饭;困了,盖上大衣躺在办公室里睡。再婚的妻子李妙秀生孩子那天,正值刘允斌科研紧张之时,他抽空买了大堆营养品回家,拜托护理人员照顾产妇,亲了亲宝贝,安慰妻子几句,然后就匆匆赶回厂了。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蘑菇云在中国西部戈壁滩腾腾升起。巨大的爆炸声惊天动地,强烈的冲击波撼动整个世界!喜讯传来,刘允斌全身热血沸腾,纵情欢呼:“爆炸了,中国人研制的原子弹终于成功了!”他和所有参加核研究、核试验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群众一起,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间蕴含了刘允斌的智慧与奉献、奋斗与牺牲、欢欣与艰苦、失败与成功。他同时还十分理智地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颗原子弹,而是一个大国的尊严和荣耀,是国家在世界上的平等与地位。

遭遇厄运

[img width=252 height=166.32]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a1151c236270b08e5dd3ba0?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2[/img]刘允斌一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刘允斌被下放劳动。虽然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他诚心诚意地接受监督改造。他想:自己曾长期生活在已变“修”的国家,也许自己真是沾染上意想不到的需要改造更新的东西,也许这场运动真的是为了革命大业永不变色,于是,他努力使自己在思想上转过弯来,认真地参加劳动。打扫卫生时,每个角落、每个垃圾点一帚一帚地清扫、一锹一锹地清除。掏挖污水沟时别人休息了,他仍大汗淋漓地干个不停。搬砖时手皮磨破了,找块旧布包好继续干……

越来越消瘦的刘允斌拚命干活,常常累倒在工地上。监督他劳动的工人冬天里穿着单鞋,他从家里拿来新棉鞋递上……尽管这样,周围的人还是渐渐疏远他、回避他。沉默的刘允斌尽量少与别人接触、说话。工休时独自躲到一边,在僻静处蜷曲着身子躺下。心情十分烦闷时,就将工作服遮在脸上,时而拉开衣角凝视着天空发呆。

当他劳动一天后回到家里时,憔悴疲惫的妻子迎上来,刘允斌心里涌起不可名状的痛苦和彷徨。但他强咽下苦痛,装出笑脸宽慰妻子:“我相信,相信这一切会过去的,误会定能解除!”

形势的发展,远非如刘允斌想象的。刘允斌所在的第二研究室属国家机密单位,周恩来一再指示不能乱,责令其造反派头头赴京汇报。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整个民族和国家已陷入疯狂的混乱中,二○二厂这个孤岛也不能幸免。随着运动的推进,全国各地各种报纸载文诬蔑刘少奇是“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父亲刘少奇倒台了,刘允斌被挂上“刘少奇的黑孝子”、“苏修特务”、“走资派”等牌子,戴上高帽子接受批判、遭遇皮肉之苦、忍受人格侮辱……面对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批斗和无理无穷的质问,刘允斌只能忍受,强咽苦水;既不能辩解,也不想辩解,他知道在这时候无理可讲,不值得讲。辱骂、唾沫、拳脚、棍棒终日纠缠、相伴。他明白在北京的父亲刘少奇和继母王光美的处境不会比自己好多少,甚至更难;几个弟妹也难免和自己同样的遭遇。

沉冤昭雪

“文化大革命”以来,与刘允斌关系不错的几个人都被关押批斗,那些曾经常登门的人也躲得远远的,好心的人只能对他的处境暗地里同情。在刘允斌夫妇患难的日子里,只有保姆王奶奶和王爷爷一直陪伴着他们。老俩口没有文化,在山东淄博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每当来人调查刘允斌家里的材料时,老俩口就说:“不知道,我们是看孩子做饭的!”后来,造反派说:“走资派还要什么保姆,简直是剥削贫下中农!”随后,老俩口被赶出刘允斌的家门。临走时老俩口说:“我们什么都不怕,两个孩子我们带上吧。”刘允斌夫妇欣然同意。于是,王奶奶王爷爷带着刘允斌夫妇的两个小男孩,住到了在这个工厂工作的儿子的家里。

1967年11月21日,风雪之夜,刘允斌拖着饱受摧残的身子回到家,李妙秀迎上来,拂去丈夫浑身的雪片。看着新伤旧痕累累、被凌辱受践踏的丈夫,作为妻子却无力排忧解难,她痛苦的眼泪似决堤的洪水,肝肠欲断、心如刀绞……

夜深了,刘允斌和衣躺在床上对妻子说:“我来到世界上的42年,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对不起的是你跟着我受了这么多罪,你把两个孩子拉扯大我就无憾了……”刘允斌的话格外多,李妙秀以为是他对过分痛苦的吐露和宣泄。夫妻俩回忆前天、昨天、寄托明天,谈得很多很久……

不知过了多久,从墙壁缝隙吹进的寒风惊醒了李妙秀。发现丈夫不在家,感到不妙的她急忙跑到保姆家叫上王大爷,四处寻找……天亮了,人们在居住区北面的铁路上发现了刘允斌的遗体。

1978年的一天,刘允斌的遗像挂在二○二厂俱乐部舞台的幕布上,为他平反的追悼会隆重召开。 [2]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刘允斌在苏联共青团大会上(1张)


词条图片(4张)
 
花篮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常在锅里煮,终于露了馅。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地板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周树人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5-30 10:04 引用回复
刘爱琴,刘少奇长女。1927年生于湖北汉口,女,原籍湖南宁乡。出生后即交给汉口一工人家庭抚养,曾当过童养媳。1938年由党组织找回延安,与父亲团聚。1939年和哥哥刘允斌一起赴苏联,进入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1940年,进入苏联十年制学校读书。 [5]刘爱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受到迫害致死,哥哥被污蔑为里通外国的特务,受到批斗和残酷折磨,逼迫卧轨自杀,弟弟也被捕入狱,她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押往农村劳动改造,丈夫逼迫与她离婚。1979年得以平反。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北京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担任俄语教师、副教授。曾获全国妇联授予的“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以及公安部授予的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4]


家庭情况

播报
父亲:刘少奇
母亲:何葆贞
哥哥:刘允斌
弟弟:刘允若
同父异母弟妹:
妹妹:刘涛(母亲:王前)
弟弟:刘允真(母亲:王前)
妹妹:刘平平(母亲:王光美)
弟弟:刘源(母亲:王光美)
妹妹:刘亭亭(母亲:王光美)
妹妹:刘潇潇(母亲:王光美) [3]


社会活动

播报
2016年4月2日,刘少奇女儿刘爱琴在南京雨花台致祭烈士。她的母亲何宝珍同志1934年秋,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


所获荣誉

播报
刘爱琴曾获全国妇联授予的“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以及公安部授予的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1]。
1995年,获得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发的“参加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钢铁战士”证书和纪念章。
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向32位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做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刘少奇长女刘爱琴是其中一员 [2] [6]。


人物评价

播报
刘爱琴曾在莫斯科通讯技术学校经济计划系学习,凭借自己的俄语专长,对苏联经济有广泛的研究。
刘爱琴在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工作期间,她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工作积极肯干,生活艰苦朴素,团结同志,作风正派。
1983年3月,刘爱琴同志调入国际政治学院(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前身)从事俄语教学研究工作。她授课语音纯正,词汇丰富,语感强,听说能力突出,知识面广。课堂上教学态度严肃认真,注意狠抓学生俄语基本功的训练,善于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运用于教学。她具有较高的俄语翻译水平和一定的写作及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陆续发表过一些俄语论著和译著,是我国汉译俄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特别是她对苏联经济的研究具有独到之处。
刘爱琴同志生活上关心同事,思想上要求进步。她是高干子女,却从未向党组织提过任何过分的要求。她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却从未耽误给学生上课。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主动承担低年级学生的课程。当时没有教材,她自己动手编写。学生们反映她既教书,又育人。她平易近人、德高望重,深受同事的爱戴,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老大姐” [1]。
 
花篮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常在锅里煮,终于露了馅。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5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周树人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5-30 10:05 引用回复
刘维宁(俄文名:阿列克谢·克里莫维奇·费多托夫Алексей Климович Федотов,昵称:阿廖沙Алёша),男,俄罗斯籍,1955年出生于苏联,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航天专家,刘少奇长孙,父亲刘允斌。曾任苏联国家航天指挥中心高级工程师 [3] [6]。
1939年9月,周恩来去苏联疗伤,将刘维宁的父亲刘允斌带到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 [6]。1950年,其父亲在莫斯科与大学同学玛拉·费多托娃结婚 [6]。1955年,刘维宁在苏联出生,后其父亲刘允斌在刘少奇要求下回国 [6]。1960年,刘少奇赴苏联出席八十一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期间,5岁的刘维宁第一次见到了爷爷 [7]。1967年,刘允斌在文革期间卧轨自杀,他仅见过祖父刘少奇一面,多年后才得知祖父和父亲离世的消息 [4]。此后,他在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航天指挥中心工作,在国家机密单位工作,按照苏联规定必须要等到退役3年后才可以出国 [8]。2003年4月,他和妻子第一次回到中国,此后获得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表示愿意长期居住在广州 [9-10]。2010年,在广州创办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 [11]。2015年9月,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12]。2019年6月,刘维宁团队促成了中俄医药产品注册服务中心在广州揭牌。 [13]
刘维宁在苏联以军人身份从事国防的尖端科技研究,多次获得苏联、俄罗斯国家奖章 [8]。
 
花篮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常在锅里煮,终于露了馅。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6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周树人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5-30 10:08 引用回复
刘少奇的嫡亲长孙刘维宁。俄名阿廖沙。生在苏联,曾在苏联服役,航天专家。约2007年归国定居,落户广州番禺
1939年9月,周恩来去苏联疗伤,将刘允斌、刘爱琴带到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
1945年,刘允斌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毕业于苏联钢铁学院的刘允斌在莫斯科与大学同学玛拉·费多托娃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于1952年、1955年生育女儿索妮娅和儿子阿廖沙,小名“苏苏”和“辽辽”。
妻子玛拉·费多托娃也一再要求刘允斌留在苏联,但最后他选择了回国。但玛拉不来,所以两人过着分居生活,1958年,玛拉带索妮娅和阿廖沙来中国居住了十余天,回国后与刘允斌离婚。当时,由于中苏关系紧张,玛拉母子与刘允斌失去了联系。
1967年,刘允斌受到江青一伙的迫害,于1967年11月21日在包头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直到1987年,玛拉母子才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时,却已事隔20年。 [1]
2014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辰116周年,俄籍长孙阿廖沙到湖南宁乡缅怀。 [1] [5]




身世简介



何宝珍,阿廖沙的奶奶,刘少奇早期革命伴侣,1902年4月出生于湖南道县一个贫民家庭。1922年离开衡阳省立第三女师后,来到长沙清水塘,与毛泽东和杨开慧住在一起。她白天到自修大学学习,晚上回来。毛泽东经常布置她读些进步书刊。1922年秋,杨开慧将何宝珍介绍给刘少奇认识。1923年4月,何宝珍与刘少奇结婚。婚后,何宝珍随刘少奇辗转于上海、广州、武汉、天津、沈阳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4年,何宝珍牺牲于南京雨花台。两人生育二子一女:长子刘允斌、次子刘允若、长女刘爱琴。




刘允斌就是阿廖沙的父亲。1925年,刘允斌出生于安源,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后被送回宁乡县炭子冲刘少奇老家。1938年7月,由刘少奇二哥刘云庭将其送到延安刘少奇身边。1939年9月,周恩来去苏联疗伤,将刘允斌、刘爱琴带到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1945年,刘允斌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8月,刘少奇秘密出访苏联,见到了刘允斌。这是刘允斌自1939年与父亲分别后第一次见到父亲。1950年,毕业于苏联钢铁学院的刘允斌在莫斯科与大学同学玛拉·费多托娃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于1952年、1955年生育女儿索妮娅和儿子阿廖沙,小名“苏苏”和“辽辽”。好学的刘允斌没有为婚姻所羁绊,继续求学深造。1952年,刘少奇应邀出席苏共十九大,在苏共领导人的陪同下,与刘允斌一家人见了面。
1955年,刘允斌获莫斯科大学核物理专业副博士学+位。刘少奇要求他回祖国工作。当时中国驻苏大使张闻天曾问起刘允斌:“毕业后去哪里?”他回答说:“导师介绍去XX研究所工作。”张闻天便说:“你留在中国驻苏代表团工作吧!”妻子玛拉·费多托娃也一再要求刘允斌留在苏联,但最后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国。回国后,刘允斌在内蒙古包头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刘允斌对妻儿的感情深厚,曾对刘少奇的机要秘书刘振德说:“我爱我的妻子,但更爱我的祖国。我下决心非回来不可,但玛拉不来,所以两人过着分居生活,我愧对玛拉母子。”在回国与留苏的选择中,刘允斌毅然选择了报效祖国。1958年,玛拉带索妮娅和阿廖沙来中国居住了十余天,回国后与刘允斌离婚。当时,由于中苏关系紧张,玛拉母子与刘允斌失去了联系。1967年,刘允斌受到江青一伙的迫害,于1967年11月21日在包头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直到1987年,玛拉母子才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时,却已事隔20年。 [5]
 
花篮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常在锅里煮,终于露了馅。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7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周树人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5-30 10:09 引用回复
刘丽达(俄罗斯名:马加丽达·费多托娃),女,刘少奇曾孙女 [5],1982年生于莫斯科 [11],莫斯科大学地质专业毕业 [10],前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联席主席 [6]。
20世纪90年代,刘丽达11岁,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与刘丽达的奶奶玛拉取得联系后,便和爱人一起来到莫斯科探访刘丽达一家,她第一次知道自己在北京有亲戚 [10]。2007年,刘丽达考入暨南大学学习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 [6],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九套节目担任俄语主持人 [11]。2014年,参观田七莫斯科画展,与田七先生交流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9]。2016年,来哈尔滨参加“中俄绿色食品‘互联网+外贸’跨境合作圆桌会议” [5]。2018年,出席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举办的中俄友谊奠基人刘少奇暨“醉美花明楼”开幕式 [8]。
刘丽达表示自己11岁时并不知道自己有中国亲戚,以及原本的姓氏,家中客厅摆放着一些刘少奇个人和家人的合影照片,她对刘少奇一直心怀敬仰,知道很多刘少奇光辉的革命业绩,也广泛涉猎介绍刘少奇生平和革命生涯的俄文书籍。
 
花篮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常在锅里煮,终于露了馅。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8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周树人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5-30 10:09 引用回复


简历

大学毕业后,刘丽达于2007年也来到广州。刚到广州的时候,刘丽达只会“你好”、“谢谢”等简单的中文词汇。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掌握中文。在广州期间,她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不做,专心学习汉语。一年下来,她已能够非常流利地说汉语。 [4]刘丽达后来到中国一家电视媒体做了一年的节目主持人,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旅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
刘丽达现在莫斯科供职于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盟,她的工作与中国的联系很多。她的父母和哥哥都在中国,家中只有她一人。这是一个两室一厅的套房,刚刚重新装修完,室内洁净明亮,显得舒适温馨,很有现代感。刘丽达说,这是一套老房子,从玛拉奶奶和她的父母开始,他们一家就居住在这里。 [1]


活动


刘丽达参观田七莫斯科画展 共圆中国梦

[img width=252 height=217.153125]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345d688d43f8794b151c566d11b0ef41ad53acf?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434[/img]刘丽达参观画展
刘丽达应邀参观莫斯科中华文化艺术展与田七先生交流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刘丽达与田七是在中俄建交65周年暨中国国庆招待会上相识,刘丽达欣赏了田七作品俄罗斯总统普京油画肖像并观看了刘少奇的历史老照片。在“永恒的记忆”中俄建交65周年音乐会上,刘丽达与田七再次相遇。田七邀请刘丽达参观莫斯科中华文化艺术展并出席画展闭幕式。在画展上,田七先生带领刘丽达欣赏中国美女题材及动物题材作品,详细讲解了作品创作背景与哲学思想。作为一名根在中国的中俄混血女孩,一口流利的汉语,曾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非常感兴趣,她希望通过与田七的交往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刘丽达对田七的美女题材作品高度赞赏,尤其钟爱《花神》。作为画展的最后一位观展嘉宾,田七将此作品赠送给她,希望通过作品让刘丽达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友好、中国艺术家的热情,促进中俄两国文化发展。接收到如此“美”的美女作品之后,刘丽达表示非常开心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同时,对于田七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期间创作的《爱·中国》、《莫斯科上空的雄鹰》、《爱在莫斯科》、《莫斯科的早晨》、《波罗的海》、《涅瓦河》等歌词给予了好评,希望有机会将歌词翻译成俄语唱响中俄,共写中国心,共圆“中国梦”。 [2]
刘丽达会见青年导演田七 学习中国书法

刘丽达学习中国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刘少奇同志116周年诞辰之际,刘少奇俄罗斯曾孙女刘丽达回到中国参访东方国韵,会见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青年导演、艺术鬼才田七先生。刘丽达回顾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主办的田七“心似莲花·胸怀世界”慈善天缘作品欧洲巡回展之莫斯科中华文化艺术展的盛况,欣赏了《东方国韵》俄罗斯特刊,观看了莫斯科中华文化艺术展纪录片,接受了中国媒体的专访,参观了田七先生画室并学习中国书法。希望与田七合作共同演唱中俄友好题材歌曲,在中文歌词的基础上翻译成俄语,用田七独特的想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表达对中俄友好的交流构建桥梁为传播中俄文化充满赤诚之心。刘丽达特别感谢田七在莫斯科中华文化艺术展上赠送的“美女”题材作品,今后加强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合作,参与中俄题材电影并演唱主题歌曲,同时预祝公益电影《金瓯》在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取得圆满成功。
 
花篮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常在锅里煮,终于露了馅。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9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回复主题     |##| -> |=|     论坛首页 -> 休闲Langley 所有的时间均为 美国太平洋时间
1页,共1


注:
  • 以上论坛所有发言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 加西网对此不负任何责任。
  • 投资理财及买房卖房版面的帖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责任请自负
  • 对二手买卖中的虚假信息,买卖中的纠纷等均与本站无关。
  •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论坛转跳: 

    周树人, 周树人, 周树人, 周树人, 周树人, 周树人, 周树人, 周树人, 周树人
    潜力帖子 精华帖子 热门帖子
    家人崩溃!加拿大房东驱逐租客遭枪...
    华人爆料:多伦多整栋公寓楼一夜被...
    美国斗中国 何以越斗越吃力
    高志凯曝光统一台湾方案,蓝营大佬...
    胡塞武装罕见阅兵
    波音机能退化及美国的印度化发展
    航母甲板地面长这样。。。
    22岁湖北女大学生与70岁瑞士银行家...
    奶茶妹项目:2025 年中国护照免签国...
    恨不得人类一天吃十餐
    不要笑话卡尼,欧盟那么厉害冯大姐照跪
    娃哈哈宗馥莉的弟弟妹妹争家产正式...
    好问题
    川普援乌新模式:武器卖北约 由盟国...
    如果武统台湾
    青龙偃月刀请您欣赏!
    加拿大海洋三省狂奔游 (三) New Bru...
    加拿大海洋三省狂奔游(二)Nova scotia
    加拿大海洋三省狂奔游(一)PEI
    从阿坝州到甘孜州,穿越川西
    RCM 2025年6/7月新币
    “五到八年后再看,疫情后的2023年...
    又看完一部电视剧
    新疆伊犁 赛里木湖 三大草原恰西 喀...
    新疆阿勒泰 五彩滩 喀纳斯 魔鬼城
    在乌鲁木齐看娘娘骑过的汗血宝马
    一张天主教在华发行纸钞略考
    5月2日换币盛况
    维达大师,另类收藏,请您欣赏!
    清代福州台伏钞票
    超级重磅!加拿大要进口中国电动车!
    皮尔今天在温哥华 - 蓝色wave - 保...
    几分钟前,中国强硬反击,征34+50,...
    曼谷高楼直接倒了
    我说我希望特朗普赢,老公气得眼睛...
    知乎?加西网上为什么有老男人喜欢...
    明明有能力统台,大陆为何迟迟不动手?
    貌似ndp稍占上风。。。。。
    今天是感恩节,跟大家道个别,以后...
    咱最后还是投了ndp
    生平第一次被偷车了
    中国会不会武统台湾
    突发:台湾队战胜中国队奥运夺冠,...
    温哥华房姐出事了
    有在看总统辩论的吗?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热评新闻
    川普耐心耗尽 市场三大忧虑将再掀动荡
    ICC搜证7千件 警告苏丹达佛人道危机恶化中
    专家:川普关税具"去中国化"战略意义
    "一个民族"?普京的民族与国家之辨
    印尼1998年强暴华裔妇女,纯属谣言?
    黄仁勋:美国再工业化是正确的 有助台湾缓解压力
    高温来了 大温今日体感温度近36度
    突袭大麻农场掀争议:孩子摘草莓?与儿童性侵犯同住?
    "马脸上全是血 还不停抽打"动物园回应
    44℃!河南下周"复刻"乾隆八年极端高温
    陈奕迅北京演唱会上踩空台阶 重重摔倒
    DOGE现况曝光:半年动荡 至少8名核心成员离职…
    时隔1年!川普遇刺案官方报告出炉 多项惊人内幕曝光
    苹果高管最大规模洗牌 库克或再掌舵五年
    ICE启动最新驱逐政策:如不愿回祖国 可去南苏丹…
    53岁吴越现身菜场 路上狂奔举止疯癫、遭人白眼
    "致敬"川普!日本政党也喊"日本人优先"
    德银:"鲍威尔被迫离职"是重大且被低估的风险
    美国防次长吁聚焦中国 点出难三线作战
    高考生被诱骗至缅甸 家长拨通手机 接电话的是缅甸人…
    美国谈成贸易协议屈指可数 川普策略恐失色
    自川普上任以来,美国人对移民看法发生巨大转变
    物业公司被业主告上法庭 赔数千元
    北京警告印度:别插手达赖喇嘛转世
    震撼!突袭美农场混战催泪弹满天飞…
    "南京红姐"红到日本!玉照惊呆网民 网友总结保命三要素
    如想取得美国签证 国务院:社媒帐号必须"公开"
    巨型冰山逼近格陵兰小岛 漂到居民住家门口…
    北京学者:寄望"第二次西安事变"统一台湾
    BC省山火21%失控 数十户居民疏散
    剩饭照吃 40℃不开空调:老一辈抠门刻进骨子里
    少年沙滩挖隧道 沙子塌了他没出来…
    李斌是下一个贾跃亭?蔚来爆亏1300亿,负债率达93%
    被医生建议"死去"的患者:不给治疗、不让转院...
    俄外长在朝鲜见了金正恩,还回答记者11个问题
    加拿大就业部宣布大裁员 6700公务员将失业
    国安局长现身华府 台湾外交微妙突围?
    王毅用"4个关键词"概括中美关系下一阶段
    震撼!突袭美农场混战催泪弹满天飞…
    他从亿万富翁变身为中国最惧怕的批评者
    感激川普40%关税?这国收信竟喊"荣幸" 背后原因曝
    如想取得美国签证 国务院:社媒帐号必须"公开"
    川普预告周一有"重大声明" 乌克兰、克宫坐等…
    "致敬"川普!日本政党也喊"日本人优先"
    德银:"鲍威尔被迫离职"是重大且被低估的风险

    更多方式阅读论坛:

    Android: 加西网
    [下载]

    Android: 温哥华论坛
    [下载]

    PDA版本: 论坛

    加西网微信

    加西网微博


    Powered by phpBB 2.0.8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869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