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泰愚执政期间韩国成功举办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88年2月25日,卢泰愚正式宣誓就职韩国第十三任总统。这是韩国自1960年以来的首次政权和平交接。
[8]:230
在
1988年大韩民国国会选举中,号称“三金”的
金大中、
金泳三与
金钟泌三位野党领袖全部进入国会,开启韩国政坛的“
三金时代”。三大在野党在国会议席的总数超过了卢泰愚执政民主正义党的席位,韩国政坛首次出现“朝小野大”的局面。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卢泰愚政府在国会的运作中处处受到在野党的强烈制约。在野党利用占据多数议席的优势恢复了被
朴正熙废止的国政监查和听证会制度。新一届国会要求对
第五共和国镇压民主运动的罪行进行清算,将
全斗焕送交司法部门处理。迫于国会的巨大压力,卢泰愚在
1988年奥运会结束后将全斗焕推向国会听证会。在全斗焕对镇压
光州民主化运动公开道歉后,卢泰愚政府将其
软禁起来。
[9]:91-92
[8]:231-235
为了扭转“朝小野大”的不利局面,卢泰愚先后对“三金”发出联合执政的试探。
金大中对此表示拒绝,但卢泰愚最终说服了
金钟泌和
金泳三。1990年1月22日,执政的民正党与在野的统一民主党、新民主共和党合并成为民主自由党,由卢泰愚担任新党总裁,金泳三和金钟泌任最高委员。由此,卢泰愚一举将“朝小野大”扭转为“朝大野小”。卢泰愚政府拒绝了“朝小野大”时,三大在野党联合予以通过的《劳动关系法修订案》和《
国家保安法》的修改要求。
[9]:92
[8]:238-230
卢泰愚执政后期,执政党“民正系”进一步衰落。
朴泰俊、
李汉东、
李钟赞、
朴哲彦之间的权力争夺使民正系方寸自乱。
金泳三则另一方面不惜以牺牲自己“民主系”为代价重用民正系要员,从而组成了支持自己的“新民主系”。1991年,
金大中的和平民主党分别与“新民主联合”和民主党合并,建立起以金大中、李基泽为共同代表体制的“民主党”,实现了在野党的统一
[8]:240。1992年3月,民自党在第十四届国会议员选举中失利。民自党内唯一可以与金大中抗衡的金泳三于同年5月19日当选第13届总统选举候选人。8月,
卢泰愚将党内大权转给了金泳三,辞去民主党总裁职务,后又于9月18日宣布退出民主自由党。10月7日以
郑元植为首的卢泰愚内阁提出总辞职后,卢泰愚组建了韩国宪政史上的首个中立内阁,为金泳三的总统竞选营造了非常好的氛围
[10]:286-287
[11]:195-204。
卢泰愚政府继承了韩国在80年代初确定的金融改革。在金融市场管理方面,卢泰愚政府试图从制度上确保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更多地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此外,卢泰愚政府还开始逐步实行金融自由化。1988年12月,韩国放开了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利率管制。卢泰愚政府还试图促进金融实名制,但由于各方压力,最终没能实行。
[8]:241-242
卢泰愚执政期间的
六五计划提出“实现以效率和公平为基础的先进经济,增进国民福利”的目标。卢泰愚政府积极开发以
釜山、
大邱、
光州、
大田等城市为中心的独立于首都圈的东南、西南4个地域经济图,并制定了宏伟的西海岸开发计划,为促进地区均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卢泰愚执政期间是韩国从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化的过渡阶段,国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得到很大的提高。韩国政府先后制定了最低工资制度(1988年)、国民年金制度(1988年)、全国民医疗保险制度(1989年)等福利制度,使韩国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得以建立起来。此外,韩国政府从1988年开始推行的城市建设和200万套住宅建设计划,使韩国住宅普及率由1982-1986年的69.1%增加到1987-1991年的74.2%。
[12]:132-135
[13]:91-92
[8]:242-244
从1989年开始,
韩国经济增速开始出现下滑。但韩国人均GDP由1988年的4,295美元上升到1992年的7,007美元。1991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808亿美元,经济规模由世界第19位上升为第15位。
[8]:242-244
1988年出访的卢泰愚卢泰愚政府以筹备和举办1988年奥运会为契机积极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发展外交关系。1989-1991年,
苏联和
东欧发生巨变,
二战后支撑
国际关系格局半个世纪的
雅尔塔体系几乎在一夜间崩溃。卢泰愚政府恰逢其时地于1989年2月1日,与东欧国家
匈牙利率先建立了外交关系。同年11月2日和12月27日,韩国又分别与
波兰和
南斯拉夫建立了外交关系。1990年3月22日韩国与
捷克斯洛伐克,3月23日与
保加利亚,3月26日与
蒙古国,3月30日与
罗马尼亚,9月30日与
苏联,1991年8月22日与
阿尔巴尼亚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卢泰愚政府已经与苏联和许多东欧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韩国外交拓宽了更大的空间。
[14]:159
1992年8月24日在与
中华民国中断外交关系后,韩国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
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5]:828。两国建交仅1个月后,卢泰愚便于9月27日率庞大访华团出访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
江泽民、中国国家主席
杨尚昆、中国国务院总理
李鹏等领导人,他又邀请杨尚昆主席访问韩国。
[16]双方在北京发表了《中韩新闻公报》,并签署了《中韩贸易协定》、《中韩投资保护协定》、《中韩关于设立经济、贸易、技术联合委员会协定》、《中韩科学技术协定》
[14]:183-185
[15]:832-834。同年12月22日,韩国又与
越南建交
[17]。
卢泰愚在其总统就职演说中宣称“南北对话和合作的时代”即将到来。1988年7月7日,他发表了《关于民族自尊、统一和繁荣的总统特别声明》(《七七宣言》),倡导南北双方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共同体发展彼此关系,表示愿意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并提出了改善南北关系的六项原则措施。1989年1月23日,韩国
现代集团名誉会长
郑周永应
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的邀请访问朝鲜,提出了开发金刚山旅游路线的合作意向。这是战后韩国企业家首次访问朝鲜。同年9月11日,卢泰愚宣布了分三个阶段实现朝鲜半岛国家统一的计划倡议,“高丽民族/国家共同体统一范式”:第一阶段,为过渡性的高丽国家共同体的建立采用高丽民族共同体宪章;第二阶段,形成高丽民族共同体;第三阶段,形成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这个统一计划的原则是:自治、和平、民主。
[18]:26-27
[8]:244-245
1990年8月4-7日,双方总理
姜英勋和
延亨默在韩国
首尔举行了首次南北高级会议。这是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后,双方总理首次面对面的会谈。1991年9月17日,韩朝两国同时加入
联合国。同年12月13日,双方在第五次总理会谈中签署了韩朝关系史上重要的《南北和解互不侵略和合作交流协议书》。1992年2月18日,双方在第六次南北总理级高级会议中正式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9]:240-242
[8]:245-247
卢泰愚执政期间,韩朝双方经贸与文化交流得到很大发展。1988年12月,韩国
现代集团通过间接贸易从北方购进第一批水产品,标志着南北贸易正式开始。1991年3月,韩国天地贸易商社与朝鲜的金刚山国际贸易开发公司商定以5,000吨韩国
大米换3万吨朝鲜
无烟煤和1.1万吨
水泥,实现朝鲜半岛南北方的首次直接贸易
[8]:246。1990年10月11-14日,美东高丽艺术家联合会在
纽约举行了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电影节。10月11-23日,双方国家足球队分别在
首尔和
平壤进行了足球比赛。10月18-23日,由17人组成的韩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平壤举行的全国统一音乐会。1991年4月24日-5月5日,韩朝联合组建同一个体育代表团参加在
日本举行了
世乒赛。6月14-30日,双方联合组建的代表团在
葡萄牙参加了第六届世界杯青年足球赛
[18]: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