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搜索:  

 論壇通告:  請不要上傳第三方有版權的照片,請尊重版權,謝謝   轉載新聞請務必注明出處,這些媒體請不要轉,謝謝   批評商家需要注意  
 個人空間: XY | lxls | 豬頭看世界 | 顧曉軍 | NotmeL8 | 靜觀雲卷雲舒 | 呂洪來的個人空間 | 羅蓬特機器人 | 我的退休生活 | 格局 | 禪人俗事 | 一襲絳襦落鵬城,疑似玄女下九天 | 客觀中立而實事求是,唯服理據而杜絕辱罵 | 白龍王許道長 | 湖裡湖塗 | 天涯逐夢 | My AI Tech Channel | Invisible world | 逸言堂 | 真情Z下海
 最新求助: 請問誰知道哪裡有賣理發的電動推子?   忽然有個疑問:戰爭時期,加拿大拿PR卡未入籍的永久居民會被強制服兵役嗎?   這個銀條   如何修改會員名?
 論壇轉跳:
     發帖回帖獲取加西鎊, 兌換精彩禮物

論壇首頁 -> 悠悠華夏

ZT:破解社會穩定難題——共識網訪談楊繼繩 (發表於13年前)

分頁: 1, 2, 3  下一頁  



回復主題  圖片幻燈展示  增添帖子到書簽中  給帖子中的發貼者批量贈送獻花或者花籃    |##| -> |=|        發表新主題
閱讀上一個主題 :: 閱讀下一個主題  
作者 正文
懷念故鄉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6 08:38 引用回復
www.21ccom.net/article...39450.html

破解社會穩定難題——共識網訪談楊繼繩
發布時間:2011-07-14 12:19 作者:楊繼繩、楊傳銀、鄭子蒙
楊繼繩專欄

  嘉 賓:楊繼繩,新華社原高級記者。曾任經濟參考報理論部主任、新聞采訪中心主任、新聞調查部主任、新華 社香港分社主辦的《中國市場》雜志總編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等職,現為《炎黃春秋》雜志社副社長。出版有《鄧小平時代》、《墓碑——中國六十年 代大饑荒紀實》、《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斗爭》(2004年初版、2010年修訂版)、《三十年河東:權力市場經濟的困境》,近期出版了《中國當代社會各階 層分析》最新修訂版。

  訪談人:楊傳銀(左小刀)

  攝 影:鄭子蒙

  時 間:2011年07月05日

  胡錦濤講話看到了問題,提到了改革,但要看落實

  【楊傳銀】: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建黨9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您關注了嗎?您覺得有什麼新的變化?

  【楊繼繩】:粗粗地看了一遍,沒有深入學習。他指出了中國共產黨“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新挑戰”,說明他看到了當前尖銳的社會矛盾。他強 調“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還提到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監督”,這當然是好的。但要看落實。

  【楊傳銀】:講話中提到了“四大危險”,再次強調了“發展是硬道理”,又加了一句“穩定是硬任務”。

  【楊繼繩】:誰都希望穩定,誰都不希望動蕩,關鍵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穩定。改革以前,各種權力高度集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是保證社會穩定的唯一的支撐 力量。這時,保持社會穩定主要靠兩手:一手是權力強制和武裝鎮壓;另一手是輿論控制,壓制不同思想。這就是中國兩千多年來安邦定國的“文武之道”。那時能 否保持穩定關鍵在於政府對種種社會力量的控制能力、對社會輿論的控制能力。政府的控制力弱了,社會不穩定的危險就大了。

  通過改革,原來集中於中央政府的許多權力,正在向各種利益集團、自治團體以及獨立承擔風險的個體身上轉移。因此,社會穩定的支撐力量也開始分散,中央 政府不再是支撐社會穩定的唯一力量。這樣,政府的主要作用不在控制,而在協調和規范。政府要把不同階層的利益協調起來,要創造各種條件使各階層溝通、協商 和妥協,政府規范市場,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在市場失效的環節和場合顯示政府的作用。其中,保證社會公正是政府的重要職責。利益多元化以後,要允許各種 利益主體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才能相互溝通,通過溝通達到理解、協商和妥協。大眾傳播媒介是重要的溝通渠道,保持這個渠道暢通無阻,就是保持社會穩定的必 要條件。

  面對群體事件頻頻發生,政府就致力於“維穩”。國家財政投入的維穩費用超過國防開支。有些地方政府花這麼多錢,不是解決影響穩定的社會問題,而是用來 阻止和打擊老百姓到北京上訪。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精力“截訪”,私人辦的“保安公司”就應運而生。這些保安公司和一些地方政府簽訂合同,通過暴力強制,限 制上訪者自由並押送返鄉,向地方政府收取傭金。這種作法不僅不能保證穩定,反而加劇了社會不穩定。要知道,群眾上訪,說明他們還相信政府,群眾告狀,說明 他們還相信法律。一旦他們覺得政府不能解決問題,覺得法律失效,他們就不上訪、不告狀了。這時,真正的麻煩就來了。

  現在的情況是,高壓鍋裡壓力正在增加,你是適當放氣呢,還是不斷地再擰螺絲呢?老的辦法還是擰螺絲,新的辦法是不斷地放氣,釋放減壓。擰螺絲加壓可能暫時穩定,到一定時候可能就要爆炸了,所以還是要減壓。

  【楊傳銀】:從接訪到“截訪”,這也是政府在對待民間訴求的一個很大的變化。

  【楊繼繩】:這種“截訪”是制造不穩定最可恨的因素。“截訪”是各省的重要任務,在各省“截訪”抓不盡的話,國家有關部門還要抓著送回去。送回去就得 統計並上報上訪人數。地方政府最怕上訪人數多了,因為這是上級考核地方政府的指標,上訪人數多了,就要影響政績。於是新的交易來了:我可以不上報不統計人 數,但得拿錢來。拿多少錢?一個名額3萬!

  階層間和諧的關鍵是社會公正

  【楊傳銀】:中共中央很早就提出建立和諧社會的目標,在社會矛盾如此尖銳的情況下,怎樣保證社會和諧?

  【楊繼繩】:社會和諧,最根本的就是階層間的和諧,而階層間和諧的關鍵是社會公正。社會公正是和諧的基礎,一個不公正的社會是不可能和諧的。

  怎麼才能公正?這不是說喊兩句就行了,不是說報紙上宣傳一下就行的,是需要一整套制度體系來保證的。這種制度體系的目的就是制衡權力、駕馭資本。行政 權力和資本都是一種社會能量。一個社會沒有權力不行,權力是有兩面性的,一方面是管理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的必需品,另外一方面權力對所有的社會力量來說是 絕對強勢,如果不受控制可能會成為肆虐的暴君。權力必須放在籠子裡,放在憲法的籠子裡,放在法律的籠子裡,讓權力在法律的范圍裡活動。

  資本也是一種社會能量,資本投向哪裡,哪裡就會改變面貌。一個垃圾場投入資本以後就會變成高樓大廈,變成花園,這就是資本的力量。但資本是貪婪的(經 濟學的語言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沒受駕馭的資本也可能成為統治世界的暴君。馬克思要拋棄資本,資本是拋棄不了的,孫中山說節制資本,節制也可能過度。我 提出駕馭資本。

  現在中國面臨的現實是:權力沒有制衡的上層建築、資本沒有被駕馭的經濟基礎。權力沒有被制衡的結果就是官民矛盾尖銳,就造成“仇官”的社會心理。資本 沒有被駕馭的結果就是勞資矛盾尖銳,就造成“仇富”的社會心理。我不支持“仇官”、“仇富”,但它卻是客觀存在的,它的產生是有制度背景的。頻頻發生的群 體事件與上面說的兩對矛盾、兩種社會心理有關。

  影響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是權力和資本

  【楊傳銀】:您覺得當前影響穩定因素主要是這兩股力量,一個是權力,一個是資本。

  【楊繼繩】:對,權力和資本,特別是在權力不受任何的控制,市場經濟不完善的條件下,擴張欲望十分強烈的行政權力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資本惡性結合,是當今一切罪惡的淵藪,是當前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源。沒有被制衡的權力和沒有被駕馭的資本結盟,肯定不會有社會公正。

  【楊傳銀】:您在這本《中國當代社會各階層分析》裡面是重點從中國社會的橫向的截面來分析了當前社會的分層狀態。如果從中共執政62年來看,社會階層變化呈現一個什麼樣的趨勢?

  【楊繼繩】:我這本書不僅僅展現了2008年這一年社會階層狀況,也展現了1978年改革以前的社會階層的狀況。還分析了怎樣從改革前的階層狀況演變 為2008年的階層狀況。分析了工人、農民、私有企業主、知識分子、官員等社會群體改革前後的狀況和演化過程。所以我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社會學的著作,不 如說是一本歷史著作,因為講了一些歷史的演變過程。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就是一個身份社會,有政治身份,有城鄉身份,所有制身份等等。身份一經確定以後這個人終身不能改變的,比如地主是一種身份,地主的孩 子要參軍、入黨、上學都會遇到困難。地、富、反、壞、右,是政治賤民身份,有這種身份的家庭一代兩代人都是翻不了身。改革以後政治身份廢除了,城鄉身份慢 慢地有所改善,有所松動,農民可以進城打工,但城鄉身份還有籬笆、還有鴻溝,進城農民不可以跟城市人同樣的享受城市的現代文明,城市裡社會地位高的工作崗 位需要城市的戶口,同在一個屋簷下兩個社會群體待遇差別懸殊,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就影響社會和諧。

  《共產黨宣言》說:“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們的理論:消滅私有制。”1956年的社會主義改造,就完成這個任務了,中國的私有經濟絕跡了。

  改革開放的過程,是私有經濟回歸的過程,是當年社會主義改造的逆過程。現在中國私有經濟相當發達了,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私有企業主也有不同 的情況,一種是靠權力發財的,一種是靠自己的努力發財的。對靠權力發財的大家是非常反感的,靠自己的科技發明、靠自己的把握機遇,靠自己的拼搏這樣的發財 大家是佩服的。近幾年來,由於行政權力過度擴張,那些靠自己努力發財的私有企業主,也必須投靠權力,不投靠權力,經營就很困難。權力如果不受制衡,進入了 市場、控制了市場的運行,左右了市場的發展,甚至參與市場經營,這 必然造成社會不公正。

  【楊傳銀】:實際上這60多年來權力對社會階層的影響一直是存在的,資本的力量只是改革開放之後才涉入的。

  【楊繼繩】:改革以前資本不起作用,只有權力起作用。沒有資本的條件下,權力也沒有什麼可撈的。現在是有了資本以後,權力和資本結盟,共同壓榨百姓, 社會出現了令人難以容忍的不公正。改革以前的身份社會也是不公正的。百分之十的人被當作政治賤民,幾代人不能翻身,能說是公正嗎?種地的農民吃不飽飯,甚 至餓死,能說是公正嗎?但那時在政治高壓下沒有人敢說話。社會是處於高壓下的穩定。

  【楊傳銀】:那個時代大家普遍處於有一個均貧的狀態,也有一個均貧的心態。

  【楊繼繩】:都窮,我到一家拖拉機廠裡勞動,幾千人,90%都是二級工,每月拿41.5元。物價也凍結了,文革十年,物價指數反而下降了,是隱性通貨 膨脹,不表現在價格上,而表現在物資短缺上。生活必需品都憑票供應。布票不夠,衣服打補丁。我當記者外出采訪的時候膝蓋還打補丁,我不自卑,別人也沒笑 話。大家都是一樣的。現在差別太大了,不一樣了。

  【楊傳銀】:改革以前是怎樣劃分階層的?

  【楊繼繩】:那時的說法是兩個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一個階層(知識分子階層)。這種說法是很不科學的。現在社會群體比較多了,我將各種社會群體 按權力、財富、聲望加權綜合的結果分了五等:上、中上、中、中下、下,五個階層。我寫了八個群體,社科院寫了十個群體,他們稱之為十大階層。

  【楊傳銀】:他們是按照職業分的。

  【楊繼繩】:職業和社會地位有關系,但和階層畢竟不是一回事。

  “最高階層”被世襲是很危險的

  【楊傳銀】:你的書裡講到階層流動和階層固化問題,你認為當前這個問題很嚴重。

  【楊繼繩】:階層流動和階層固化是一個問題的兩面。階層缺乏流動性就是階層固化。階層固化也可以說是社會地位繼承。階層流動是緩和社會沖突的一個重要 方面。我今天社會地位比較低,只要我努力,多少年以後我可以到比較高的階層,這就是流動。如果階層固化,不能流動,看不到希望,我怎麼努力也不行,就會增 加社會張力,社會張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社會動蕩,所以社會流動是緩和社會沖突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封閉社會,社會階層是固化的,比較高的階層被繼承 了,世襲了,這個社會是很危險的。

  最近幾年社會地位世襲問題比較嚴重。我寫了一篇文章就是《集體世襲與“權力場”》,皇帝是一個人世襲,而集體世襲是整個階層,最高階層都被世襲了,現在形成了官二代,富二代。窮人的孩子好不容易上完了大學,找不到好的工作,做蟻族,成了“窮二代”。

  “官二代”的形成,不僅僅中官家的主觀願望,還有一種利益機制。這種機制迫使高幹子弟利用父輩的公權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這種利益機制形成的制度條件 是,經濟市場化了,公共權力的運作方式還基本保持計劃經濟時的狀態。權力高度集中,政企不分,大量的經濟活動需要官員們審批。與高官有關系的人,是接近審 批權的通道,他們就成了一種極為寶貴重要資源。有了他們的幫助,就有了貸款,就有了訂單,就有了地皮。高於子弟最接近權力,他們成了市場上最稀缺的資源。 因此,只要權力參與市場交易,只要幹部選拔缺乏民主制度,高幹子弟即使老老實實地呆在家裡,也會有人千方百計地找上門來。高幹子弟依靠權力升官發財利益機 制是這樣運行的:公共權力參與市場交易→要升官發財必須親近權力→拉攏高幹子弟,讓高幹子弟升官發財→讓高於子弟升官發財的人,升更大的官發更大的財。 20多年前,身居高位的一位老人曾經有過“讓我們自己的子女接班,不會挖祖墳”的說法,這一說法對世襲當然會起作用。但是,如果僅有這句話,沒有利益機制 作為動力,世襲現象不會普遍、持久。有了這種動力機制,不僅是高幹子弟,連高幹的跟班、司機、情人,也有了升官發財的機會。

  【楊傳銀】:您在書中提到現在新的兩極分化:一個新富,一個新貧,現在這個問題已經特別明顯了,如何化解這個問題?

  【楊繼繩】:如果讓市場規則無限進行,就可能出現兩極分化。所以,資本需要駕馭。防止兩極分化,首先要保證公平交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交易和公 平競爭是實現社會公正的條件之一。參與市場交易和市場競爭的各方必須地位平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市場准入的平等,只要是市場主體,就應當自 由進入市場的各個領域。第二是取得社會資源的機會平等。要落實這兩個方面的平等,在項目上,必須有公開的、透明的招、投標;在銀行貸款上,必須一視同仁; 在土地使用方面必須公開招標。第三是要有公平的稅賦。政府的稅收對各種經濟成分、各類市場參與者應當一視同仁,稅賦平等。第四是要有公正平等的法律環境。 現在這幾個方面條件都得不到滿足。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交易,有權力的和沒有權力的交易,肯定是強者占弱者的便宜,肯定是不公平的。

  【楊傳銀】:要解決還得在制衡權力和駕馭資本這一塊。

  【楊繼繩】:制衡權力、駕馭資本需要一整套制度體系,建立這樣的制度體系就需要政治體制改革。

  既得利益群體和對社會震動的憂慮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阻礙

  【楊傳銀】:從毛時代結束,鄧小平時代之初開始,30多年來,政治體制改革一直在喊。也有一些變化,但現在又出現了更多新問題,而且也很嚴重。您認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阻力在哪?

  【楊繼繩】:情況很復雜。一是既得利益群體的阻力,二是對社會震動的憂慮。既得利益群體為什麼阻止政治體制改革?權力市場經濟制度對他們最有利,他們 的金錢、地位就是在權力市場經濟體制下得到的。保住了權力市場經濟體制,他們不僅能夠保持自己的社會地位,還可以進一步得到利益,所以他們千方百計地保持 現狀。有利益問題,也不全是利益,也有憂慮。有些發展中國家引進了民主制度效果不怎麼好。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如果搞不好的話,就可能引起難以承受的社 會震動,甚至造成民族和國土分裂。利益和憂慮並存,就形不成改革的共識,有的是反對普世價值,有的是支持普世價值,有的想搞新民主主義,有的想搞民主社會 主義,也有的想恢復毛時代。現代儒學、民族主義、民粹主義等等都在發出聲音,都說自己的藥方最靈,都想按自己的意見改造中國。

  【楊傳銀】:有沒有可能在一個地方試點先展開這樣的改革呢?

  【楊繼繩】:政治體制改革是全局的,一個地方試點很難。局部地區要受全局制度和政策的控制。經濟改革也有局部受全局控制的情況,那是通過給局部地區以 特殊政策的辦法搞試點。特殊政策在試點起得了明顯經濟效果,就可能抵住反對的聲音,就可以推廣試點的經驗。政治問題很敏感,給試點地區特殊政策很難,即使 給了,也很難得到經濟改革試點那樣明顯的效果。也有人提出把福建和台灣搞在一起,建立民主制度的試驗特區。我看這個設想很難實現。

  言論自由和黨內民主可以大膽地走

  【楊傳銀】:以您多年的研究和觀察來看,這個改革的突破口有可能在哪些方面?

  【楊繼繩】:首先是放開媒體言論,言論放開以後對腐敗是一個制約。腐敗東西都怕陽光。憲法第35條就給了公民言論自由的權利,只要按憲法做就是了。第 二個是黨內民主可以大膽地走,可以大步地走,黨內民主有很大的空間。黨政分開,是鄧小平說的,不存在沒有共識的問題。現在黨代會的代表基本黨委是指定的。 所謂黨代會都是官員和依順官員者的大會。不僅黨代表應由黨員選舉產生,從黨支部書記直到中央書記也可以選舉產生。黨內也可以搞權力三分、相互制衡。黨內要 有批評黨的政策的自由、批評官員的自由,應當可以發表反對意見。毛主席說過:“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黨內歷來是有派別的,但不合 法,不能搞“非組織活動”。即然黨內派別是客觀存在的,何不公開化、合法化?黨內派別公開化、合法化,並且在黨章和國法中建立不同派別競爭的規則,就可以 擺脫政治壟斷,實現權力制衡。當然,黨內民主要和全社會民主良性互動,如果只搞黨內民主,不讓黨外人士參與,那就可能重復晚清“皇族內閣”的笑話。

  【楊傳銀】:黨內民主要和全社會民主良性互動,很好。全社會民主可以在現行體制框架內探索“新路子”,比如說在人大代表制度上下功夫,最近很多地方出現“獨立參選人”。

  【楊繼繩】:有人害怕“獨立參選人”,采取種種藉口阻止。其實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近期講到姚立法的參選問題時說,他在湖北省當書記時支持姚立法,後來姚立法到美國去考察民主制度,性質就變了。(參見《聽俞正聲上黨課——“執政者的聲音”》,《南方周末》,2011-06-23)到美國去考察怎麼性質就變了?很多官員不是到美國去實習,考察嗎?官員到美國考察性質沒有變,怎麼老百姓到美國去考察性質就變了呢?俞正聲種說法令人費解。

來源: 共識網 | 責任編輯:左小刀


 
花籃 (5)
分享
樓主 | 電梯直達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懷念故鄉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6 08:39 引用回復
破解社會穩定難題——共識網訪談楊繼繩(2)
發布時間:2011-07-14 12:19 作者:楊繼繩、楊傳銀、鄭子蒙 字號:大 中 小 點擊:4591次

  《中國當代社會各階層分析》的出版一波三折

  【楊傳銀】:《中國當代社會各階層分析》是99年出的第一版?出版過程順利嗎?

  【楊繼繩】:99年寫完的,當時國內無法出版,2000年在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後來國內三聯書店幾次要出國內版,但是兩次都沒有出成。2006年廣 東花城出版社出了,印了八千本,到新疆參加書展,貼了一個很大的廣告,中宣部的張曉影局長看到了,她連書都沒看,就說這個書不能賣。為此我到中宣部找了劉 雲山,劉雲山不在辦公室,我把申訴信留在他的桌子上,再找了張曉影,她說沒有查封我的書,我就讓她打電話,她不打。張曉影說沒有封,廣東那邊也只好說,中 宣部沒有封,是我們自己封的。中宣部封的書不讓說是中宣部讓封的,是出版社“自律”。那八千本書到現在還壓在廣東的倉庫呢。

  【楊傳銀】:中宣部封書也不下文件。

  【楊繼繩】:不下文件,電話也不讓記,但必須執行。執行中不能說是中宣部的意見,是自己封的。06年甘肅人民出版社又出了一次,綠皮書,印了 18000本。我告訴他們先別在北京賣,在外地賣,最後進北京,結果快賣完了,進北京後被發現了,把膠片銷毀了,不讓再印,甘肅人民出版社還被處分了。大 家都知道07年9月份八本被禁書的事,其實是九本書,即我這本書,沒點我這本書名,只點出版社。現在出這本書的修訂版也不容易。

  【楊傳銀】:這次出版有沒有遇到阻力?

  【楊繼繩】:到目前還沒有。

  【楊傳銀】:從第一版到這次出版經過了有11年。

  【楊繼繩】:第一次在香港出版,包括一次盜版一共五次,每次出版都有更新。

  【楊傳銀】:您感覺這十多年,社會階層有什麼新的變化嗎?

  【楊繼繩】:階層固化的問題比十年前嚴重了,貧富差距擴大了,階層沖突多了、階層矛盾激烈了,這些變化在我的書裡都有反映,也提出了解決的意見。

  改革開放後政治上有八方面的進步

  【楊傳銀】:杜導正先生去年六月份在《炎黃春秋》雜志上發表了談溫家寶幾次公開講話的文章《扭秧歌也是在前進》,他說,“‘六四’後一直前進三步退兩步,左一下右一下,扭秧歌似的,但是,總的說,還是前進了。”您對此怎麼看?

  【楊繼繩】:我在《我看“中國模式”》中講中國改革開放經濟上有很大成就,雖然沒有搞政治改革,但政治上也有八個方面的進步:第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替代了階層斗爭為綱;第二,廢除了身份社會,政治上都是平等的;第三,廢除了領導幹部終身制;第四,由家長式的全能政治轉變為共治式的威權政治,由一個人 “說了算數”到集體負責制;第五,中央和地方分權,地方有相對獨立的利益,有相對獨立的事權和財權;第六,拋棄了、擱置了烏托邦式的理想,追求現實利益; 第七,意識形態的控制有所松動,輿論一律的情況有所改變;第八,對世界局勢的評估發生了變化,用“和平發展的時代”取代“革命和戰爭的時代”的形勢估量, 停止了“反帝反修”和支援世界革命,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經濟改革帶動了政治方面的進步,有這八個進步,比過去自由多了。改革以前,中國農民終生的活動半徑不超過100公裡。南方山區農民的終生活動半徑不超 過50公裡。現在中國農民的活動半徑擴大了,國內可以到處打工,也可以到國外打工。知識分子也比較自由,可以到全國去講課,到世界各地去講課,這是進步。

  但是,中國的現狀離民主政治還有相當大的距離。民眾對國事的參與程度很低;民意表達渠道很不通暢;對政治權力的制衡力量微弱;政府權力過度擴張;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司法不能獨立;新聞沒有自由。中國目前還是威權政治體制,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是權力市場經濟。

  胡溫政府在民生上下了大工夫,但民生不能代替民主

  【楊傳銀】:對比胡溫政府與前面的幾屆政府來看,您對胡溫這屆政府有什麼評價?

  【楊繼繩】:胡溫這屆政府最大的動作就是民生問題下了很大工夫,免除農業稅,提高了義務教育的經費,低保費用的標准提高了,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也提高了,現在是3500元,他們上屆是1200元,這些措施對底層都是有好處的。

  民生很重要,但是民生不能代替民主。民生不能靠政府的恩賜,這幾年改善民生是靠政府給的。民生根本問題是給老百姓以權利,讓老百姓擁有創造財富、持有 財富、享受財富的權利。過去沒有這個權利,毛澤東時代連農民挖塊地種點菜、種點糧食,可以吃飽點,也不允許。1965年我在延慶大柏老公社搞“四清”時, 工作隊整一個姓吳的老木匠,整他的原因是他外出做木匠活掙錢。打工掙點錢也不行的,沒有創造財富的權利,更不能持有財富,持有財富的是資本家和地主,是階 級敵人,不能創造財富、持有財富,更不要說享受財富了,那時只是享受貧困:工人是真正的“無產階級”,農民家徒四壁。

  民生的問題根本還是民主。現在胡溫對民生問題很注意,但是民生的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即民主的問題不有解決。我寫了一篇文章叫做《不要讓民生代替民主》,在網上流傳很廣。

  “中國模式”為什麼這麼受關注

  【楊傳銀】:現在國內外學者關於“中國模式”的爭論非常多,朱厚澤老在去世前也特別關注這個問題。

  【楊繼繩】:對,他去世前多次跟我談及這個話題,但是他手上當時沒有資料,希望我作點研究。我寫這篇《我看“中國模式”》也算是完成他的一個遺願吧。

  【楊傳銀】:這篇文章把國內外關於“中國模式”的爭論觀點梳理的比較清楚了。

  【楊繼繩】:我是盡量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日本的一個經濟學雜志也把它翻譯過去發表了。一家法國雜志也在翻譯。

  【楊傳銀】: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種國內外都在討論的氛圍呢?

  【楊繼繩】:國際上,一個是中國經濟發展三十年平均每年9.8%的GDP增長,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人均也提高很多;第二個就是因為兩次金融危機 對我們沒有多大影響。這次全世界的金融海嘯,一些西方國家也加強了政府調控,表面上看好像是“中國模式”的,其實這是凱恩斯的政策,就是政府幹預市場,政 府投資,美國多少億,咱們中國四萬億。

  跨世紀那兩年我寫過幾篇章文章批評朱镕基的積極財政政策,題目是《凱恩斯水土不服》,《凱恩斯依賴症》。 朱镕基可能不滿意,在他召集的一次經濟學家座談會上,朱問:“楊經繩是誰?”吳敬璉作了介紹,說了兩句好話,朱就沒說什麼了。清華大學的一位老師,跟朱镕 基年齡差不多,去看朱镕基。回來後說,朱镕基桌子上正放著楊繼繩的文章,《凱恩斯依賴症》,上面批批點點,畫得亂七八糟。我通過一位朋友問這位老師,他罵 了沒有,他說,沒有罵。(笑)看來朱老板比較寬容。

  面對經濟危機,凱恩斯政策是需要的,但只能一個短期政策,不能變成長期的。時間長了,副作用很大。這次調控跟朱镕基那次是一樣的,也是凱恩斯模式,社 會需求不足,政府投資假創造需求,這是一種應急措施,不可能是長期政策。有人認為政府幹預經濟就是社會主義。認為社會主義煥發青春了。西方學者不太了解中 國情況,他們可以這麼說,但是中國學者這麼說的話,起碼是沒有面對中國當前的社會矛盾。

  左右兩派的共識與分歧

  【楊傳銀】:在“中國模式”的問題上左右派都在自說自話,似乎很難達成共識了。您覺得,目前知識界在哪些問題是有共識的?分歧主要是在哪裡?

  【楊繼繩】:左派、右派都認為改革出現了偏差,出現了問題,中國的社會問題比較嚴重,這一點是共識,需要改變現狀也是共識。

  但是對社會問題產生的原因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說是搞市場經濟才出現的這些問題;有的說是只搞經濟改革,沒搞政治改革造成的。對解決問題的措施也不一樣。一種措施就回到毛澤東時代;一種措施是進行政治改革,使權力得到制衡,建立民主政治,建立憲政民主制度。

  同樣的是不滿現實,有的想回到過去,有的向往未來。我記得魯迅說過這句話。

  【楊傳銀】:現在對未來的去向的選擇,似乎都很迷茫,當然也有特立獨行的,尤其重慶,“唱紅打黑”……

  【楊繼繩】:黑社會當然應該打,但是怎麼確定“黑”,怎麼打法,要嚴格按照法律程序。不按照法律程序那就變成“黑打”了,沒有法律的陽光的照耀“打黑”,不就是“黑打”嗎。

  為什麼會形成一股懷念毛澤東的思潮

  【楊傳銀】:那您怎麼看待當前愈演愈烈的“唱紅”。

  【楊繼繩】:“唱紅”對老年人來說,沒有什麼政治的含義,老年人唱不了現在的新歌,他們唱二十多歲時的歌,唱著有青春煥發的感覺,那種旋律和節奏唱著 很舒服,他們並沒有政治意圖。但是作為政治來推廣的人就有政治意圖了,唱者和推動者不一樣。像我們家附近的紅蓮小區每天晚上都唱,組織者都非常積極,戴著 紅標。有天我看到了這位組織者,一個老頭,我以為他是工人階級出身,他說,我們家是資本家,倒霉倒了幾十年。我說,那你唱紅歌還那麼起勁?他說,唱著好玩 唄。已經娛樂化了,唱唱歌,精神煥發,身體也好。

  【楊傳銀】:網上有傳言說重慶這兩年“唱紅”已經超過10萬場次了。

  【楊繼繩】:那不過是他進十八大常委的敲門磚而已。他也不願意回到毛澤東時代,毛澤東時代,他老爸坐牢,他自己也坐過牢,他肯定不會回去,他就是一個敲門磚,實際上他迎合了當前一種思潮,什麼思潮,懷念毛澤東思潮。

  為什麼懷念毛澤東呢?我在1998年出版的《鄧小平時代》中是這麼寫的:“人們忘卻了毛澤東時代的恩恩怨怨,把毛澤東抽象成為一個社會公正的符號,並 用這個符號來批評現在。” “抽象的社會公正的符號”和本來面目根本不一樣,帶有很多理想化的成份。現在社會上不公正的事很多,農民的土地被占,工人下崗,出租車司機每個月交五千多 塊錢的租金,感冒一天也要掏250塊錢,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他們對現實不滿,說是懷念毛澤東時代,實際是懷念那個“抽象的社會公正的符號”。

  他不知道毛澤東時代有另外一種問題,比如我講的身份社會是另外一種不公正,挨餓、吃不飽,餓死幾千萬人,他不知道這個情況,也不相信。有懷念著毛澤東 時代的思潮,就有人的一迎合這個思潮,拿到“選票”,當然實際上沒有選票,無形的力量這也會抬升他的地位。真正到位以後,他得面對社會現實,采取解決社會 問題的措施。這個敲門磚也就扔掉了,他本來是不想回到毛澤東時代的。

  歷史給下一屆的任務已經擺在公眾面前

  【楊傳銀】:那您對“十八大”有什麼期待呢?

  【楊繼繩】:“十八大”前的現在,有兩個熱門,一個熱門是人選,十八大班子的誰上誰下的問題。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另外就是十八大以後采取什麼樣的執政理念、執政方針,關鍵是要不要搞政治改革。

  人事問題的保密歷來是做得比較好的。知道情況的人不敢說,不知道的人大膽地瞎說。人事問題沒有必要猜測。執政理念和執政方針需要關注。現在各種思想、各種理論都會浮出水面,都在極力地表現自己,都想用自己的理論來改變中國。

  十八大以後,不管誰上去都要面對中國的現實問題,都要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再拖十年根本就不行了。歷史給下一屆的任務已經明顯地擺在公眾面前。這是不用猜測的。不管誰上去,只是行事風格不同,方式不同而已。

  【楊傳銀】:目前各地的發展模式,比如外界廣泛討論的“廣東模式”和“重慶模式”,您覺得哪些地方的治理模式更值得推廣?

  【楊繼繩】:我沒有對這方面進行實質研究。就是重慶“唱紅打黑”,我沒有注意其他地方搞什麼特殊的東西。汪洋前幾年在廣東搞過一個“解放思想”,後來也沒有結果,又開始堅持“科學發展觀”,搞一圈又回來了。

來源: 共識網 | 責任編輯:左小刀
 
花籃
分享
沙發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淤泥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6 08:46 引用回復
懷念哥早,

一大早出文,可見心系祖國了。
 
花籃 (1)
分享
板凳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懷念故鄉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6 08:46 引用回復
以上主帖的文章,帖過來,方便感興趣的讀者作參考。文字本身,由原作者們負責。文中所涉及的觀點未必就代表著我個人的觀點。
 
花籃
分享
地板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懷念故鄉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6 09:06 引用回復
淤泥 寫道:
懷念哥早,

一大早出文,可見心系祖國了。


轉帖啊,個人也是有些想頭吧。謝謝關注。也許還是盼著那邊往好處走,朋友及親人們還在那邊。另外,也還是有些幻想,也許哪天能夠還鄉常住呢。見笑。
 
花籃
分享
5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懷念故鄉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6 09:18 引用回復
【楊繼繩】:“唱紅”對老年人來說,沒有什麼政治的含義,老年人唱不了現在的新歌,他們唱二十多歲時的歌,唱著有青春煥發的感覺,那種旋律和節奏唱著 很舒服,他們並沒有政治意圖。但是作為政治來推廣的人就有政治意圖了,唱者和推動者不一樣。像我們家附近的紅蓮小區每天晚上都唱,組織者都非常積極,戴著 紅標。有天我看到了這位組織者,一個老頭,我以為他是工人階級出身,他說,我們家是資本家,倒霉倒了幾十年。我說,那你唱紅歌還那麼起勁?他說,唱著好玩 唄。已經娛樂化了,唱唱歌,精神煥發,身體也好。

---------------------------

這段很有意思,我認同。想想那些五六十歲的(或更大年紀)的老人們,他們的童年所聽及所唱的歌曲,正是WG裡流行的,八十年代,他們大多未必能進大學讀書,九十年代及後來所流行的歌曲未必讓他們喜歡,比如那些愛啊恨啊的歌曲早和他們無關,所以還是喜歡唱他們熟悉的歌,是不是?
 
花籃
分享
6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懷念故鄉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6 09:32 引用回復
“經濟改革帶動了政治方面的進步,有這八個進步,比過去自由多了。改革以前,中國農民終生的活動半徑不超過100公裡。南方山區農民的終生活動半徑不超 過50公裡。現在中國農民的活動半徑擴大了,國內可以到處打工,也可以到國外打工。知識分子也比較自由,可以到全國去講課,到世界各地去講課,這是進步。”

這一段也較為認同。農民們進城打工,行成民工潮,二三十年了。我以為這是中國近代的大事,中國是個農民為主的大國,工業化及農民進城,確實是巨大的變化,當然也帶來了大大小小的問題。

關於一些中國人走出國門,近年來的規模及人群的廣泛,其實也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未有過的,。。。。可惜,尚未見到特別的好文章。我的印象是,就溫哥華的華人而言,有些人是有了相當豐富的閱歷乃至經歷了,出現寬廣視野及深入分析的見解的文章的幾率是越來越高了。。。。
 
花籃
分享
7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tang3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6 16:27 引用回復
懷念故鄉 寫道:
【楊繼繩】:“唱紅”對老年人來說,沒有什麼政治的含義,老年人唱不了現在的新歌,他們唱二十多歲時的歌,唱著有青春煥發的感覺,那種旋律和節奏唱著 很舒服,他們並沒有政治意圖。但是作為政治來推廣的人就有政治意圖了,唱者和推動者不一樣。像我們家附近的紅蓮小區每天晚上都唱,組織者都非常積極,戴著 紅標。有天我看到了這位組織者,一個老頭,我以為他是工人階級出身,他說,我們家是資本家,倒霉倒了幾十年。我說,那你唱紅歌還那麼起勁?他說,唱著好玩 唄。已經娛樂化了,唱唱歌,精神煥發,身體也好。

---------------------------

這段很有意思,我認同。想想那些五六十歲的(或更大年紀)的老人們,他們的童年所聽及所唱的歌曲,正是WG裡流行的,八十年代,他們大多未必能進大學讀書,九十年代及後來所流行的歌曲未必讓他們喜歡,比如那些愛啊恨啊的歌曲早和他們無關,所以還是喜歡唱他們熟悉的歌,是不是?


俺看呢理由不是那麼充分。

文革歌曲很多,比如這一首(憑記憶默寫):

東風吹,戰鼓擂,
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
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歷史規律不可抗拒不可抗拒,
美帝國主義必然滅亡,
全世界人民一定勝利,一定勝利!

還有這一首:

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誰要阻擋歷史車輪,
就讓他們徹底滾蛋,
滾滾滾,滾TM的蛋!

這一首:

天上布滿星,
月兒亮晶晶,
生產隊裡開大會,
訴苦把冤申,
萬惡的舊社會窮人的血淚恨,
千頭萬緒千頭萬緒湧上了我的心,
止不住的辛酸淚掛在胸。。。

上面這些紅歌,肯定沒人再願意唱。硬唱,也不會有娛樂感。

唱紅,是純粹的苦中作樂,圈起來耍。
 
花籃
分享
8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tang3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6 16:38 引用回復
找到一“紅歌”目錄:

www.china.com.cn/info/...070136.htm


鄧小平不敢動毛主席,紅歌翻身是偶然中的必然。

偶然,是很多人滿以為文革不可能再發生了。

必然,是終於還是來了。本來如果鄧小平願意政改,則此種必然就不存在了。

所以有人說中國現在很“強大”。俺看在這方面真的強,不是一般的強。

高唱紅歌,是繼續毒化愚化國民大腦的強大標志。

紅歌占據空間,必然會占有和驅趕普世價值的空間。
 
花籃
分享
9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本那比經略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6 17:35 引用回復
既得利益者怎麼肯放棄自己的利益?死結,沒解。。。icon_sad.gif
 
花籃
分享
10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回復主題     |##| -> |=|     論壇首頁 -> 悠悠華夏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1頁,共3 分頁: 1, 2, 3  下一頁  


注:
  • 以上論壇所有發言僅代表發帖者個人觀點, 並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 加西網對此不負任何責任。
  • 投資理財及買房賣房版面的帖子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責任請自負
  • 對二手買賣中的虛假信息,買賣中的糾紛等均與本站無關。
  • 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新主題
    不能在本論壇回復主題
    不能在本論壇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論壇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投票
    不能在這個論壇添加附件
    可以在這個論壇下載文件

    論壇轉跳: 

    懷念故鄉, 懷念故鄉, 淤泥, 懷念故鄉, 懷念故鄉, 懷念故鄉, 懷念故鄉, tang3, tang3, 本那比經略
    潛力帖子 精華帖子 熱門帖子
    也無所謂,選舉結果也沒什麼大影響
    俄軍新裝備
    烏克蘭礦區變飛地
    加拿大大選能否舞弊?還記得springd...
    先看大腕走向終點
    超級店的苞米
    這天氣
    卡尼當選第一次記者會還是很有新意滴
    中國割讓2萬平方公裡土地給 巴基斯坦
    我家草莓
    一大早起來感覺還挺涼的
    會普通話?加拿大政府招人年薪12萬
    幾個小丑鬧獨立。原住民說了,這不...
    蘆筍好貴
    區別
    5月2日換幣盛況
    維達大師,另類收藏,請您欣賞!
    清代福州台伏鈔票
    四川官錢局鈔票
    大漢四川軍政府軍用銀票
    今年新幣發行計劃
    要出一個新的一元
    古董金幣
    mint三月新幣(四月新幣從22樓起)
    1999 mule 25分
    2025 蛇年敲幣活動
    加拿大新總理馬克卡尼
    我在小紅書被罵窮得沒錢給孩子買衣服
    美國2025年AWQ(美國婦女25c)發行計劃
    韓國空難FDR黑匣子缺失最後四分鍾關...
    皮爾今天在溫哥華 - 藍色wave - 保...
    幾分鍾前,中國強硬反擊,征34+50,...
    曼谷高樓直接倒了
    我說我希望特朗普贏,老公氣得眼睛...
    知乎?加西網上為什麼有老男人喜歡...
    明明有能力統台,大陸為何遲遲不動手?
    貌似ndp稍占上風。。。。。
    今天是感恩節,跟大家道個別,以後...
    咱最後還是投了ndp
    生平第一次被偷車了
    中國會不會武統台灣
    突發:台灣隊戰勝中國隊奧運奪冠,...
    溫哥華房姐出事了
    有在看總統辯論的嗎?
    退休幾年後的感悟

    最新新聞 熱門新聞 熱評新聞
    暗流湧動 習赴紅場閱兵恐有去無回
    一位樞機主教公開宣布他無意繼任方濟各
    馬筱梅爸媽真實身份被扒,梅媽以前賣早餐
    林心如霍建華帶女兒出門,霍建華變成"女兒控"
    馬筱梅前夫漲粉1萬,回應張蘭,曬證據要公平公正
    《刑警的日子》開播,"黃金配角"成最大看點,沒有台詞同樣精彩
    ?票房從33億跌到2億,馬麗給國產片上了一課
    袁樹雄寫歌30年窮困潦倒,妻子離去51歲一夜成名
    開播第1天,收視率高達2.6!看了2集,我想說:央8做夢都能笑醒
    "吉版紀錄片"之《四季流轉年夜飯》
    《大明王朝1566》裡馮保一開始挺小人的,為什麼呂芳還護著他
    終於有比《懸崖》好看的諜戰劇,演員陣容雄厚,越看越上癮
    是自保還是自殘?透視美國征收100%電影關稅
    4種首飾別再戴了 患癌後悔也晚了
    王菲、謝霆鋒:都這麼愛了,為啥還跟別人結婚?
    研究:每天11分鍾就能降低早逝風險
    三娃遭父母囚禁無人知 最終鄰居發現疑點
    粉碎悲觀預測,他從MAGA世界意外崛起
    "讓白人寶寶再次偉大?" 一場右翼種族敘事的反民主運動
    特朗普稱或將延長TikTok"不賣就禁"最後期限
    對美關稅談判:日本有什麼新籌碼?
    經濟疲弱事涉敏感 中國眾多統計數據被隱匿不公布
    當ChatGPT變成舔狗,這才是AI最危險的一面
    巴菲特預言美元要完 馬斯克以玩笑說出對川普真心話
    Gaga 200萬粉絲演唱會險遭炸彈攻擊 原因令人傻眼
    加國最大城市待售公寓驚人 特別是
    俄軍哭死!年底前,他送烏軍180萬發大口徑彈藥
    溫東槍擊男子被捕 高危人士再犯罪
    我做游學,年入70萬,還水個博士學歷
    "太尷尬了" 紐約大主教回應白宮發"川普教宗"照
    全加國油價低位徘徊 大溫是個例外
    越南與美國關稅談判在即,首輪對話定於5月7日
    加國最大城市待售公寓驚人 特別是
    紐約華人集會:中共跪下 讓十幾億中國人站起來
    突發!女省長承諾2026年獨立公投
    實拍大溫這公園盛開的紫藤花瀑布
    爆四中全會變局: 元老集體逼宮習 他任總書記
    "讓白人寶寶再次偉大?" 一場右翼種族敘事的反民主運動
    特朗普稱或將延長TikTok"不賣就禁"最後期限
    對美關稅談判:日本有什麼新籌碼?
    粉碎悲觀預測,他從MAGA世界意外崛起
    三娃遭父母囚禁無人知 最終鄰居發現疑點
    經濟疲弱事涉敏感 中國眾多統計數據被隱匿不公布
    當ChatGPT變成舔狗,這才是AI最危險的一面
    巴菲特預言美元要完 馬斯克以玩笑說出對川普真心話

    更多方式閱讀論壇:

    Android: 加西網
    [下載]

    Android: 溫哥華論壇
    [下載]

    PDA版本: 論壇

    加西網微信

    加西網微博


    Powered by phpBB 2.0.8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