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es ( )
Posted: 2012-6-28 00:47
中医药治疗女性不孕症150 例
女性不孕症是指女性结婚两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无异常,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而未孕者;或曾经孕育而后未避孕两年以上不孕者。前者称原发性不孕,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临床采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孕症,疗效卓著。现将方师治疗不孕症150 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0 例中,年龄最小者22 岁,最大者42 岁,平均年龄29 岁;婚龄最短者2 年,最长者14 年,平均婚龄5 年。其配偶生殖功能常规检查均正常。
2 治疗方法
肝郁气滞血瘀型:症见两胁不舒,性急喜怒,或精神抑郁,月经期少腹胀痛,可有痛经,月经色暗,有血块,舌暗红,有瘀斑、瘀点,脉弦。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法,以逍遥散为基础方。药用:柴胡、香附、当归、白芍、川芎、丹参、穿山甲、皂角刺、川牛膝、薄荷等。伴有口苦咽干等肝郁化热症状者,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瘀血阻滞胞脉胞络型:症见痛经,月经色暗,有血块,或有月经不调,舌质暗红,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治以活血化瘀通络为法,方用失笑散加减。药用:蒲黄、五灵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川牛膝、益母草、王不留行、穿山甲等。瘀血较重者加莪术、地龙。
气血两虚型:症见乏力头晕,月经量少,色淡,经期下腹绵绵作痛,舌淡,脉细。治以益气养血为法,方以八珍汤为主。药用:黄芪、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阿胶、首乌、枸杞子、甘草等。
肾虚型:症见腰膝酸软,尺脉虚。治疗根据肾虚的阴阳偏重,予以补肾阳或补肾阴。方用自拟填精汤,药用:杜仲、怀牛膝、补骨脂、川断、山药、菟丝子、覆盆子、紫河车等。 阴虚为主者加用女贞子、旱莲草;阳虚为主者加用仙芽、淫羊藿、鹿角粉、狗肾;宫寒者加沉香、乌药、细辛、吴茱萸等。
脾虚痰湿型:症见肥胖,乏力,纳差,白带多,舌胖大、苔白腻,脉滑。治以健脾去湿为主,方用二陈汤加减,药用:陈皮、半夏、茯苓、白术、泽泻、枳壳、砂仁、扁豆等。
所用方药每日1 剂,水煎服(或做散剂口服) ,每日2~3 次。1 个月为1 个疗程,连服1~3 个月。如伴有腹痛,子宫、输卵管及卵巢部位有压痛者,可针刺相关穴位,强刺激,不留针。取针后于针刺部位敷贴白芥子膏(药物组成: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麝香等。制成散剂,以食醋调制为膏) ,敷贴4 小时。有皮肤反应者,敷贴2 小时即可。7 日1次,1 个月为1 个疗程,连用1~3 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服药最长者1 年,最短者1 个月,平均服药3 个疗程后,150 例中有141 例怀孕,治愈率为94 %。
4 讨论
祖国医学称不孕症为“无子”、“断续”、“全不产”等,认为本病与肝、脾、肾及天癸、冲任、子宫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而藏精,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损伤肾气,可致肾虚不孕。女子以肝为用,情志不调,肝气郁滞,瘀血内生,冲任不能相互滋生而致不孕。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等因素可致脾胃受损,出现痰湿内生,或气血亏虚。前者致中焦气机不畅,阻滞冲任胞宫;后者致胞脉失养,两者皆可导致不孕。而流产或月经后,瘀血留置胞宫、胞络,或感受寒凉致脉络凝滞,导致胞脉、胞络不通,也致不孕。150 例中,以肝郁气滞血瘀型最为多见,以瘀血阻滞胞脉胞络型及肾虚型次之,气血两虚型常在其他证型中兼夹,以脾虚湿盛型较少。根据临床不同证型,予以调节阴阳、补虚泻实、疏通经络,使机体达到新的平衡。腹部穴位针刺可直接疏通病变局部的经络。局部敷以白芥子膏,使药物直接渗入病变部位,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与口服汤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