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xlz66 (只看此人)

|
时间: 2012-9-26 23:18
|
|
|
瓷器,不可避免的话题,假冒伪劣重灾之中的重灾,有道是即便想浑水摸鱼,也非热情和经验就可以把方方面面了然于心的, 终不值得劳神纠结,唯有一项是明了的,历史就是历史,一旦过去的,却是无法仿制捏造的;正像有一天加西仍然存在,而我们都成为历史一样;回过头,别说一切都那么好笑,可能还笑不出来呐~~ 一如旧中国时代,每每提到,华人的内心都应该是沉重的,那么就一无是处了吗?当然不是,好的振奋人心的不多但也如历史一般不容抹煞,比如那吉鸿昌指挥战舰撞击吉野号。。。一念叨,内心起伏还是有的,不过再豪迈再振奋,木有高呼的底气,唯有一个角落,如题的角落,也许很多人不了解,但的确她在当时的世界贸易领域,不说是一枝花,但占了很大的一笔是有的,那我们何不了解下?
|
|
|
|
|
楼主 |
电梯直达
|
|
xlz66 (只看此人)

|
时间: 2012-9-26 23:33
|
|
|
十三行的故事,一定不少,也一定十分精彩,耐人寻味的是,朝以史为鉴的角度,不论当时如何繁荣昌盛,当最终还是在列强的鸦片和炮火下衰败,销殆了~,这样想,一种倔强的心理悠然油然而起,当那些曾经印记辉煌的银器,瓷器,玉器经过我们手里的时候,不再是一种单纯收藏的心态,那么是怎样的心态,我觉得,无言胜过一切~~
潘振承
|
|
|
|
|
沙发 |
返回顶端
|
|
岭杉 (只看此人)

|
时间: 2012-9-26 23:35
|
|
|
sf!!!
_________________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洞山良价
|
|
|
板凳 |
返回顶端
|
|
xlz66 (只看此人)

|
|
地板 |
返回顶端
|
|
xlz66 (只看此人)

|
|
5 楼 |
返回顶端
|
|
岭杉 (只看此人)

|
|
6 楼 |
返回顶端
|
|
xlz66 (只看此人)

|
时间: 2012-9-26 23:48
|
|
|
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sd/200604060200.htm
19世纪世界首富是广州人 十三行流金淌银
在100多年前的广州,有这样一个商人群体:他们被西方认为是18~19世纪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手中掌握的财富连政府都要眼红,以至要勒令他们代缴战争赔款———这就是被称为帝国商行的“广州十三行”。这是一个被历史遗忘得一干二净的群体。今天,人们不禁要问:当年的十三行究竟掌握了多少财富?广州行商们又为何要离开他们发家的地方,大批迁徙到上海?
据了解,广州市档案界和史学界经过数年系统的挖掘,发现了大批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的有关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史料。以这些史料为脚本,由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广州市档案馆、市社科联、荔湾区政府等5家单位联合摄制的《帝国商行》将在今年4月8日首播。同时,广州有关方面还将举行《十三行史料展》和文献书籍首发式。本报记者特将此部纪录片和展览的部分内容提前披露,以飨读者。
据介绍,“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从世界商贸的角度看,一口通商是贸易上的一种束缚,但客观上却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广州十三行”原是牙行商户
清政府并没有成型的外贸体制。在清政府开关初期,接待西方商船的制度极其混乱,遇到大量船只到来,官员经常招架无方,洋船常被堵在港外迟迟不得贸易。
于是,广州珠江岸边有着大量的商户牙行便应运而生,它们用正常的经济手段集散货物,深受外商欢迎。
1686年春,广东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牙行经纪人,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这被普遍认为是十三行外贸组织建立的标志。
在以后的日子里,洋行数目变动不定,最多时有26家,最少只有4家,但“十三行”约定俗成,成了这个商人团队的固定称谓。
盛:1822年火烧十三行熔化洋银流满街
在展览和纪录片中有多幅历史图片再现了十三行昔日的辉煌。其中有当时的西方画家画下的广州十三行全景图、广州府图、广州珠江江面图等,不少图画都是采用当时世界最新科技的铜版制图,画面上十三行商馆区各国商贾穿梭,江面的上万舸竞舤的场面让人不禁对当时广州的繁华叹为观止。
远看:中西风情融成一体
从画面中我们看到,十三行在地理上包括中国行号与外国商馆两个区域:中国街区有一组宽敞的中式建筑,里面有很多房间和庭院,这是行商公所,由政府选定最富、最有声望的人担当行首,被称为总商。
在十地街区内紧邻中国行号的是各国商馆,这里是供洋人经商、居住的地方。商馆在外观建筑、室内装饰及生活方式上都带有异域风情,成为一个世界商务机构的博览会。木板平顶型的中国行号与拱形廊式的西洋楼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人文景观。
近看:金山银海繁荣富裕
在目前留下的记载中,常常把十三行商馆描绘成为“金山银海,堆满银钱”的景象,那到底十三行时期繁荣到何种程度呢?据即将正式发行的《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记载,1822年发生在十三行的一场大火持续七昼夜,大火中熔化的洋银满街流淌,竟流出一二里地,仅此一场大火就烧毁了商馆价值4000万两白银的财物。
衰:代清朝缴纳巨额赔款榨干行商老本
鸦片战争是导致十三行破产的导火索。1840年6月,英国东方远征军到达珠江口外,鸦片战争轰然爆发。战火让17~18世纪东方的贸易中心“广州十三行”渐渐衰败。富庶天下的行商家庭也纷纷破产。
战火所到处行商破产
在《帝国商行》的脚本中,以“落日挽歌”作为该片最后的一幕。战争期间,英军所到沿海城市皆势如破竹,只有在广州城外不攻而退。这其中有着至今仍鲜有人知的内情:当时英军已兵临广州城下,准备发起总攻。守城将军奕山统领的清军部队无力抵抗,于是令行商前往调停。在城外,行商伍绍荣与英军首领义律讨价还价达成英军退兵协议———限广州方面一个星期内交出6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为条件。结果奕山逼迫十三行商人出资200万两,其中以伍氏家庭出资最多,计110万两。由于是地方上自筹款项,奕山在向清廷报告战况时,便隐瞒了他乞降讲和的真相。签订《南京条约》后,由于“广东之富扬名于天下”,又是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场,首当其冲成为清政府的榨取对象。道光帝决定让十三行商人就地筹款作战争赔款,此举令不少行商纷纷破产。
被逼缴赔款行商北迁
1843年春天,广东官府传令行商伍绍荣等人,要求追索300万银元,限全体行商六日内全数交清。这次赔款,怡和行伍绍荣被勒缴100万银元,行商公所认缴134万元,其他行商摊派66万银元。此外,《南京条约》中规定,广州行商不得垄断贸易,开放五口对外通商,这个条约最终为十三行的特权画上了句号。这正是英国人在一个世纪前的愿望。广州不再是唯一开放的口岸,行商已也无法管理对外贸易。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炮火将具有150年历史的商馆化为灰烬,十三行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这时,一些精明的广东商人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上海。他们带着大笔财富北上,成为上海开埠的先行者。现在如果追溯上海的第一批开拓者,其中大多是广东商人。
19世纪世界首富是广州人
粤海关
富商们在西关兴建的花园别墅
茶叶行
中国商人在沙面聚会
据《帝国商行》片中介绍,广州“一口通商”后,让广州十三行商人在此后的80多年里,成为大清帝国对外的唯一管家。2001年,《华尔街日报》专门发行专辑,统计了上1000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其中有6个中国人入选,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亚洲华尔街日报》评价说:“出生于1769年的清朝行商伍秉鉴继承父业与外商从事买卖,又进一步贷款给外商并以此获得巨额财富。他在西方商界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伍秉鉴被西方商人认为“诚实、亲切、细心、慷慨,而且富有”,英国人称赞他“善于理财,聪明过人”。1834年时,伍家自己估计,他们的财产已有2600万银元。伍秉鉴还是东印度公司的“银行家”和最大债权人。到19世纪中期,伍秉鉴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山(武夷山)、店铺和巨款,而且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等,伍家的怡和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
有关伍秉鉴豪爽大方的故事在外商中流传甚广。据说一个美国商人与他合作做生意,但经营不善,欠了伍秉鉴7.2万元的债务,因为没有能力偿还一直无法回国。当伍秉鉴听说后,叫来商人说:“你是我的第一号老朋友,并且是一个诚实的人,只不过不走运。”说完他把借据一把撕碎,表示他们之间的账目两清。而在当时,一艘满载货物的中型货船也只值10万元左右。
潘振承是十三行历史上除了伍家外最显赫的家庭。“清代共出现过三个商业群体,他们分别是两淮的盐商、山西的晋商和广东的行商。但有所不同的是,行商的资产更为集中。虽然伍氏家族让行商的资产达到了历史顶峰,但真正贯穿行商历史,历尽百年的却是潘振承家族。从潘振承开设同文行开始,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都在广州的对外事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在十三行中是绝无仅有的。”
潘振承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他于康熙五十三年,在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出生。据其族谱,潘振承年轻时共三次前往菲律宾从事贸易,为日后参与外洋行的贸易挖掘了“第一桶金”。据说潘振承能讲熟练的葡萄牙语,因此与外商交易时较其他行商更有利。
当时,广东行商的庭院成了画家竞相描绘的对象。在现存的图片中可以清晰地看见,潘家中西结合的别墅丝毫不逊色于今天西方亿万富翁的私家庭院。这些极尽奢华的庭院中,处处种植着稀有的古树、各种各样的花卉等。“此外园子里还养着鹿、孔雀、鹳鸟以及鸳鸯。”
但这一群富甲天下的商人最后却因为受到各方的压力,纷纷破产。1780年,泰和行颜时瑛、裕源行张天球等四家欠外债380万元。乾隆帝担心拖欠银两被外夷耻笑,下令颜、张二人变卖家产充军,全部债款照原本再加一倍偿还,由其他行商分10年清还。这种由行商共同承担经营风险的连带互保制度,从此成为官府治理行商的法宝。为避免替破产同行摊赔欠债,行商潘致祥在1808年想尽办法脱离了洋行界,他曾说过这样一话:“宁为一只狗,不为洋商首”。
伍秉鉴像
潘振承像
英美商人盛赞十三行:
账房先生很机智中国商人很诚实
19世纪的广州商人是第一批打入外国人社交场合的中国人。《帝国商行》纪录片中也展示了多幅当时真实场景的还原图片。上面有行商与外国商人坐在长桌前,双方都身着西装礼服,按照西式习惯举行洽谈会。
据介绍,1830年,英商在英国下院听证会上表示,广州是世界上通商条件最好的口岸之一。在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在十三行居住过多年的美国商人亨特记述道:“账房先生很机智,计算迅速而且准确。行号办事敏捷,打包整齐,手法灵巧。”
美国商人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中说:“由于与被指定同我们做生意的中国人交易的便利,以及他们众所周知的诚实,都使我们形成一种对人身和财产的绝对安全感。” (编辑:栾春晖)
|
|
|
7 楼 |
返回顶端
|
|
xlz66 (只看此人)

|
时间: 2012-9-26 23:54
|
|
|
www.gzuda.gov.cn/news/...lor=C7CFF3
盛极一时十三行
十三行“美国花园”图
广州西关有一条窄小的马路,名叫十三行,和广州市普通的街道一样,它一点也不显眼,然而,这一带曾是盛极一时的清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在清朝年间,提起十三行,没有人不知道它的辉煌。
清朝廷衽闭关锁国政策,偌大的中国,祇允许广州一口岸对外通商,造成广州的商船来往日益增多,国课日益兴旺,对外贸易得天独厚。
但是,清廷继承了明朝的传统,既要广州对外通商,又规定外国商人不得与其它中国商人发生直接买卖关系,外国商人来华朝廷交易,都要找指定的行商作为贸易的经纪和代理,这些指定的行商所开设的对外贸易行店,俗称"十三行"。十三行是在粤海关设立的第二年,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五月建立的。地址就在如今的广州文化公元至海珠南路一带。
广州商馆区图
由于十三行专门负责对外贸易的业务,所以又称洋行,行商也叫洋商;第三、第四、第五家是英国的保和行、丰太行、隆顺行;第六、第七家是中和行;第十一家是法国的高公行;第十二家是西班牙的吕宋行;第十三家是丹麦的黄旗行。
这些外国商馆的后面就是中国行商集中的十三行街。实际上,十三夷馆是十三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一个行,分作两处活动,一处是行商与本国商人交易的地方,一处是行商与外国商人交易的地方。
十三行实际是一个拥有商业特权的官商团体,由多家商行、洋行组成。组成十三行的商行数目经常变化,开始是十三家,他们是怡和行、广利行、同文行、同兴行、天宝行、兴泰行、中和行、顺泰行、仁和行、同顺行、义成行、东昌行、安昌行。
十三行主要是"承销外商进口商品;代表外商缴纳关税;代表政府管束外国商人,传达政令,办理一切与外商交涉事宜",所以十三行既是私商贸易组织,又是代表官方管理贸易和外事的机构。
1720年以后,清朝廷命令行商实行一种"保商"制度,外国商船到岸,必须找一家行商保商,保商对船的货物有优选购买的权利。干隆二十年(1757年)清廷关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广州成为中国惟一对外通商口岸,规定所有进出口物品必须由十三行行商办理。如茶叶贸易,全国的茶叶出口集中在广州,皖、闽、粤、浙等省的茶商都须汇聚广州,通过十三行行商与外商进行茶叶交易。十三行这一特权官商实际垄断了中国的外贸市场。
十三行的鼎盛时期是清干隆至嘉庆年间。十三行最多达几十家,其中以四大巨富,潘启官、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创办的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如今,人们仍然可以从广州西关的同文路、怡和大街、宝顺大街、普源街、仁安街这些由洋行名改成的街名中,寻觅到当年十三行一度辉煌的历史痕迹。
那年间,十三行内外樯桅林立、彩旗飞扬、熙熙攘攘,一包包绫罗绸缎、茶叶、陶瓷堆积如山,来十三行交易的有英、法、丹麦、瑞典、荷兰、巴西、俄罗斯、葡萄牙、西班牙和东南亚数十个国家,十三行因而获得大量的财富。
广州一口通商和十三行贸易垄断一直延续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长达一百五十六年多久。在这一时期,广州的贸易以其得天独厚的地位,处于调整发展的黄金时代。粤海关的税收每年高额递增,从平均每年五十万両发展到平均每年一百多万両银子。大量的外国银元从印度和欧美各国流入中国,粤海关税收的高额递增令清廷利令智昏,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光是嘉庆十七年(1812年),出口贸易値为白银一千五百万両,进口货物总値一千二百七十万両,出超额为二百四十万両。
十三行富甲一方,我扬天下的巨富有潘、卢、伍、叶四大家族,其中以潘氏家族和伍氏家族为最。
潘启官三代以经营丝、茶为主,财雄势大,资压群侪。数十年中,潘氏家族受到华商绅士拥戴,连续被选任为十三行首领。潘家在珠江南岸有一豪宅,金碧辉煌,古玩、珠翠琳琅满目。潘家经常在宅内大排筵席,还有能容纳百人的表演剧场。
潘启官的孙子潘正炜是个十分有作为的商人,被誉为能诗能文能画的"三绝清才"。1842年,法国巴黎一家杂志社报道,潘氏家族第三代孙潘正炜的财产总额超过一亿法郎。当年,英军勒索广州当局缴交赎城费,潘正炜捐白银六十四万両。鸦片战争期间,在英军即将进入广州,面临城毁国亡的紧急关头,潘正炜带头捐资二十六万両白银,联合十三行富商,购买战舰一艘,作海上防御之用。
伍家发迹稍迟于潘家,但后来居上。伍秉鉴,商名又叫伍浩官,在十三行经营怡和行。
伍浩官不仅是广州首屈一指的富商,而且还是世界上少有的富翁之一。1834年,伍浩官拥有资产两千六百万银両。美国《华尔街时报》称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产,天下第一大富翁"。他在西方商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美国第一艘商船下水,亦起其名"浩官"。伍浩官富有的程度,有这么个故事。有个美国商人欠了他七万两千元银票,因而滞留广州,无法回国。伍浩官当面把他欠条撕碎,说账已结清,你高兴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所以,伍浩官之名在美洲脍炙人口达半个世纪。伍浩官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山、店铺和巨款,而且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等,他的富有在当时举世瞩目。
十三行的衰落始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英国资产阶级为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谋取更多的利润,无耻地向中国倾销鸦片。干隆十三年(1749年),鸦片出口仅占英国货物的八分之一;到干隆末年,鸦片输入量已经占输入货物的二分之一;道光年后,数量更加惊人。清廷不得不政令查禁鸦片。
十三行本身也有两重性,一方面依仗封建特权排斥中小商人的贸易,一些行商为了捞钱,迎合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的肮脏险恶的图谋,参与鸦片贸易。另一方面,十三行商人自身也受封建官僚机构的压迫,经常被敲诈勒索。清廷要求行商每年进贡几十万以至上百万両银子,至于连年加派的助军钱、救灾钱更是不计其数,迫使他们不断捐款。道光六年(1826年),清廷一次就向十三行抽取了六十万両银子的"助军费"。1842年,清廷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三百万债务,伍秉鉴就使出一百十一万银両。可见那时候,商人的地位不高,伍浩官已经是世界级富豪,还得经常夹在官府和洋行中受气。
由于海关直接统治十三行,海关官吏的勒索也是名目繁多,例如商人要加入十三行,甚至想退出十三行,都必须用巨款贿赂海关官吏,才能获准。
十三行衰落得很快,道光二十年(1840年),行商光是欠外商的银子就达几百万両。行商中不断有人陷于困境,有的艰苦辗转于破产和死亡线上,连老家的产业也被抄光一空,本人或坐班房,或发配伊犁,欠下的钱,仍要其余的商行偿还。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的炮舰轰开了清朝闭关销国的大门,战败的清廷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广州的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垄断特权被取消。
1856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滚滚硝烟中,愤怒的广州民众焚烧了外国商人居住的夷馆,十三行也在这声大火中化成灰烬,结束了它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外贸易特权的历史。
|
|
|
8 楼 |
返回顶端
|
|
xlz66 (只看此人)

|
|
9 楼 |
返回顶端
|
|
xlz66 (只看此人)

|
时间: 2012-9-27 08:45
|
|
|
从外销瓷器来说, 中国在影响着世界, 世界也在影响着中国, 上千万两白银的年成交, 外销欧洲的主打又是瓷器, 想想看~~, 又都被宝贝和荣耀似地收藏和保管, 岁月流失, 你在等它吗?
|
|
|
10 楼 |
返回顶端
|
|
|
 |
论坛首页
-> 天下收藏 |
所有的时间均为 美国太平洋时间
|
第1页,共2页 |
分页: 1, 2 下一页 |
|
注: 以上论坛所有发言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 加西网对此不负任何责任。 投资理财及买房卖房版面的帖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责任请自负对二手买卖中的虚假信息,买卖中的纠纷等均与本站无关。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论坛转跳:
|
|
xlz66, xlz66, 岭杉, xlz66, xlz66, 岭杉, xlz66, xlz66, xlz66, xlz66
最新新闻 |
热门新闻 |
热评新闻 |
马斯克聊天机器人发布反犹内容,xAI道歉
抱团分完6千万 加国亚裔女又中奖
"狙击"成功"!中国成衣商退出美国市场
马斯克聊天机器人惹祸!竟引用老板的话回答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披露:普京促伊朗接受"0铀浓缩",遭拒
川普恐要扳倒联准会主席 大动作调查25亿翻新工程
加币下滑两周新低 央行利率怎么办
里程碑!AI机器人成功执行猪胆囊切除手术
最后一搏失败?川普关税,欧盟只剩嘴强硬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和平奖"成川普关键密码!全球掀提名热
巨头宣布涨价,中国稀土机会来了?
"兴师问罪"?印度外长5年来首次访华
持绿卡返美被拒 加国川粉男裂开了 |
受邀演出被逼喊"我爱中国" 恐沦大外宣素材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台湾提升军人待遇 为何引发争议?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美墨"番茄协议"将到期 经销商:关税将致番茄涨价
FBI与司法部就"爱泼斯坦案"争执 FBI副局长考虑辞职
五角大楼要求盟友就"中美战争"明确站队
澳洲总理访华引批评 中国大使称关系"全面好转"
"南海仲裁案裁决"九周年 北京:一张废纸
媒体:名校毕业生,"疯抢"保洁饭碗?
刘晓庆更换头像上热搜!她与第7个男人官司被扒出
把国产剧卖到非洲,80后小伙冲进福布斯榜
希拉里干女儿嫁给"顶流资本" 分享250亿金融帝国
香港知名男星只谈恋爱不结婚,同时交往三位女友
刚刚,突传利好!美国、欧盟,大消息 |
刚刚,突传利好!美国、欧盟,大消息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代尽孝心"陪诊师,3.1亿老人的"临时儿女"
35%关税,美国对加拿大"一记重击"!加总理回应
法国男子纵火成瘾 15天烧山31次,停不下来
手术要等一年 加男海外就医代价大
禁止中资美国买地 又是送北京一个大礼?
华人女子回国,刚下飞机就不幸身亡,只因忽略...
泽连斯基称俄使用近600架无人机袭击乌克兰
澳洲总理访华引批评 中国大使称关系"全面好转"
刘晓庆更换头像上热搜!她与第7个男人官司被扒出
开拓者队记详解杨瀚森首秀:两大能力远超预期
媒体:名校毕业生,"疯抢"保洁饭碗?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FBI与司法部就"爱泼斯坦案"争执 FBI副局长考虑辞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