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華在我的印象裡,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政治中心渥京,也是皇家造幣廠Royal Canadian Mint (RCM)總部所在地。懷著RCM粉小小的朝聖心,在三月中趁著開會的機會踏上了這座依然冰封的首都。說到寒冷,渥太華是世界第二寒冷的首都城市, 僅次於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我在渥太華的後兩天就遭遇了15公分的強降雪。 白色的渥京給我的感覺分外安靜,卻無法掩蓋古老而宏偉的建築所帶來的震撼。1857年12月31日,女王選擇渥太華為加拿大省的首都, 其成為首都之選除了是平衡兩個殖民地及其英裔、法裔居民的妥協之舉, 也是由於1812年戰爭暴露加拿大當時主要城市因為過於靠近美加邊界容易受到美國人的攻擊。而渥太華位於腹地,加上渥太華河及麗都運河使之與加拿大東西部之間交通極為便利, 安全便利性大大增加。
因為行色匆匆,我自然而然把行程的重點放在朝聖上。一是RCM的老巢,另一個是便是國家畫廊裡那幾幅the group of seven的畫作了。
周日的早晨當我敲開RCM的大門,赫然發現我是當時唯一一個到訪者。RCM是有定時guide tour的,可以預定也可以現場加入。周日的票價會比平時便宜,因為機器在周日是停止運作的。雖然有點小遺憾,但是想想我享受了vip級的待遇,也就稍微平衡了。在等tour開始之前,照例和RCM 員工打屁,除了抱怨一下楓葉銀上的牛奶斑,也趁機炫耀已經定了3rd Venetian Glass Coin。於是一陣大呼小叫,大家自然熱烙起來。Tour是沿著一個回型玻璃走廊展開的,從這裡下面的生產制作情況一覽無余。嘿嘿,真金白銀啊,一點不含糊。氧化而發黑的銀磚就那麼堆在地上。是的,我問了。金磚也是這麼堆在地上的,只是這幾天生產銀幣所以是銀磚。小小科普一下,金或者銀磚必須融化加工成片狀和制定厚度才可以生產幣。Mint熔磚的生產線只有一條,所以是交替進行的。每次交替前要有一個清洗過程,防止純度受損。然後就是壓制基本錢幣尺寸,制作rim, 質檢,壓制圖案,再質檢,包裝等等一系列的過程。Proof級別的要在clean room裡制作, 而普通bullion的制作就比較不嚴格。順便說一句,所有的金銀bullion和紀念幣都是在渥太華生產的,而流通錢幣則是在Winnipeg 生產的。參觀完生產線,RCM員工自然要抖一抖rcm自豪的歷史。吸引我注意的是那個雖然被澳洲超過屈居世界第二大,但純度(99999!!!是的,5個9)依然是世界第一的100kg純手工打造的金幣了。據說mintage是5, 售價2+million, 目前市價是4+million. 謠言是中東神秘買家買回去當茶幾了,當茶幾了,茶幾了,幾了,幾了… 眾所周知的溫哥華冬奧會獎牌也是這裡生產的,創新性確實一流。還有就是RCM不光滿足本國需要,也為世界上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生產流通錢幣,包括香港,新加坡,甚至澳洲。這些是合同制的,原因是有些國家沒有自己的mint, 或者由於需求太大本國mint一時沒有辦法滿足。 帶著滿心滿意和一地的口水,我告別了RCM!

另一個重點國家畫廊是由Moshe Safdie(加拿大籍以色列裔建築大師)設計的。如果熟悉的同學因該知道他的Habitat’67。我沒有太多的時間仔細研究建築本身空間的光影,甚至沒有時間仔細觀賞美國和歐洲的近代畫作(不要提現代的那些,看不懂+沒感覺=走馬看花)。大部分時間是坐在the group of seven的畫前仔細觀賞,一直到閉館被人趕走。說來慚愧,移民加拿大幾年卻對加拿大的歷史文化了解很少。開始知道the group of seven也是因為和錢幣收集有關。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現在的想看懂the group of seven如何基於對加拿大廣袤土地的興趣和熱愛,開創一種真實表現加拿大本土的繪畫風格。 這次參觀確實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提到the group of seven 一定要先提到Tom Thomson。國家畫廊也是把他們組合在一起供人參觀的。Tom Thomson(1877年生於安大略克萊爾蒙特,1917年卒於安大略卡努湖)是死the group of seven成立之前,所以把他算作the group of seven是錯的。但是在我看來,他奠定了the group of seven 畫風的基礎。非常有趣的一點是,他和後來的the group of seven習慣用小畫幅在野外寫生,然後在畫室把大幅作品完成。很多小畫幅(特別是Tom Thomson的)也是同時展出的,因為和最後成型畫在不同展室,我不停地在幾個展室間穿梭,想琢磨從寫生到最後成稿畫家們加入了什麼。我已經盡量壓低腳步聲,但是還是要向當時一起看畫的幾個人抱歉,估計我還是驚擾到人家了…也許很多人初看the group of seven畫作的時候覺得他們的風景畫略顯幼稚而且色彩飽和度太高。其實沉下心來細想,當你面對自然壯闊心中渺小的時候,也許只有拙而不俗的筆觸才能表達你的敬畏。簡單羅列一下這些奠定加拿大自然風景畫畫風的偉大畫家:
Franklin Carmichael (1890–1945)
Lawren Harris (1885–1970)
A. Y. Jackson (1882–1972)
Frank Johnston (1888–1949)
Arthur Lismer (1885–1969)
J. E. H. MacDonald (1873–1932)
Frederick Varley (1881–1969)
A. J. Casson (1898–1992) was invited to join in 1926
Edwin Holgate (1892–1977) became a member in 1930
LeMoine Fitzgerald (1890–1956) joined in 1932.
這次行程也包括在上城街道的穿梭和流連,在國會山正對面Terry Fox的雕像前沉思這個國家對加拿大精神的定義,在Byward market看到奧巴說“I love this country”的莞爾,重新體驗零下和積雪的快樂和不便,以及自己會議的圓滿...
_________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