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老師,要如法修行,首先得透過“心念耳聞”與坐上的感受、境界了無交涉這一關,對嗎?
為開正知見故,弟子願師慈悲指授“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B:我們不能理解“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把空認作為跟“有受”對立的“沒有”,所以 修
行就變成了努力把所有的“感受”變成“沒有”的矛盾取舍中。
A:那空是"空有"?
B:空的意思:“受”無自性、“受”不可執著。
所以“空”不是離“有”而說
恰恰是指出“有”的性質:是不可得。
C:腿很痛,受無自性,但也忍不了,請老師提供方便
B:所以坐上不是最後努力去做到不疼
而是不在感受“疼”上做任何的取舍
不做任何的取舍的特別方便,就是心念耳聞
三密加持
所以,疼,不是你要對付的東西,避免對付它,老老實實心念耳聞才是要點
不然,就變成了你一方面肯定"疼"的存在,一方面又努力做功夫,否定"疼"的存在
這種自我背反的矛盾行為
只會讓我們陷入無法出離的顛倒輪轉的境地,
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虛假的二元對立”,
這種二元對立是由於我們錯誤的認識而自己臆造的產物。
A:老師,是在痛時“選擇”心念耳聞嗎?而對痛不做選擇?
B:可以這樣說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C:就是說,痛是一個客觀存在,不選擇也不排斥?
B:痛不是一個真實存在,所以無法選擇也無法排斥。
C:哦,阿彌陀佛!謝老師指點。
_________________ 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