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上一個主題 :: 閱讀下一個主題 |
作者 |
正文 |
緣緣 (只看此人)

|
時間: 2013-12-05 10:13
|
|
|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舉例說明)
就拿我以前的經歷為例,箭頭前的表示“知見”,箭頭後的表示“立知”:
1,看見老人學佛----》就認為他們只會念念佛,不會有什麼高深的修為;
2,看見別人讀《地藏經》-----》就認為太初級,還沒有讀到《金剛經》;
3,看到別人學佛才幾年------》就認為別人一定還沒有開悟;
4,看到別人一口一個“末學”-----》就認為他沒有什麼水平;
5,看到別人的文章調理有問題------》就認為他胡說八道;
6,看到別人只是轉帖------》就認為他沒有自己的見解
。。。。。
哈哈,一個標准的凡夫心:“無明妄動”非常厲害,也就是“立知”太多,識心太重,念頭太多。看到任何東西,事件,報紙上的,網絡上的,我都會有自己的見解和評判。----》心不清淨。
呵呵,錯啦!
直到有一天,聽到慧律法師說:對於一切,我都沒有意見。我才認識到,自己識心太重,念頭太多。離道太遠。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無見”就是如如不動,就是心念不起。
所以六祖說:“無念為宗”;“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
當我們,對於一切外境,無論是別人打我,罵我,都不起念,如如不動,----》“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所以,當我們有了這樣的功夫,也就是“行直”(功夫做到家),那還用得著參禪?
這裡包括各種功夫:念佛到一心不亂(任何境界中),任何時候做得了主,時刻知幻即離。。。
當然,我們在家居士,在紅塵中打滾,工作,生活,應酬。。。
不是說讓我們一言不發,一句不說。場面上要做到“說說而已”,“應付應付”,並不是真的就這樣想。“用此念,離此念”。尤其熱鬧的地方,過年過節,要提醒自己“出離”,就是“覺照”。
“即此用,離此用”身在做(用),心不在做---》不做這樣想(離)。
比如,度眾生,但是自己不要一直想著,自己在度眾生。
離此念,離此用:小的方面來說,是無念。大的方面來說,不這麼認為,不這樣想。
看我的文字,請帶疑情“這大媽,可說得對?”然後用您的證來判斷。
草草。後會有期。
_________________
法界源源心中流
|
|
|
|
|
樓主 |
電梯直達
|
|
pidang (只看此人)

|
時間: 2013-12-18 22:01
|
|
|
意識心一定都會有見解或評判,因為那是意識心的功能--了別六塵萬法,就算能做到[心念不起],還是意識心----《大乘起信論義疏》卷1:「意、意識轉故七、六識也。真識是其神知之主集起所依,義說為心。妄識總對一切境界發生六識,義說為意。事識依意,了別六塵事相境界故名意識。......分別事識者,六識之心,以能分別六塵事,故名分別事。即此六識隨六塵轉故名轉。」(CBETA)
|
|
|
|
|
沙發 |
返回頂端
|
|
老拙 (只看此人)

|
時間: 2013-12-19 12:21
|
|
|
所以說不見寂靜, 終不離妄想.
|
|
|
板凳 |
返回頂端
|
|
pidang (只看此人)

|
時間: 2013-12-22 08:26
|
|
|
經雲:「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
|
|
地板 |
返回頂端
|
|
來去 (只看此人)

|
|
5 樓 |
返回頂端
|
|
老拙 (只看此人)

|
時間: 2014-1-29 00:12
|
|
|
"不見寂靜者, 終不離妄想" 來自楞伽經.
師兄完全會錯意了.
_________________ 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阿含
|
|
|
6 樓 |
返回頂端
|
|
來去 (只看此人)

|
|
7 樓 |
返回頂端
|
|
來去 (只看此人)

|
|
8 樓 |
返回頂端
|
|
|
 |
論壇首頁
-> 菩提樹下 |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
第1頁,共1頁 |
|
|
注: 以上論壇所有發言僅代表發帖者個人觀點, 並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 加西網對此不負任何責任。 投資理財及買房賣房版面的帖子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責任請自負對二手買賣中的虛假信息,買賣中的糾紛等均與本站無關。 |
|
您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新主題 您不能在本論壇回復主題 您不能在本論壇編輯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論壇刪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投票 您不能在這個論壇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這個論壇下載文件
論壇轉跳:
|
|
緣緣, pidang, 老拙, pidang, 來去, 老拙, 來去, 來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