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情報] 重磅!從業者自揭溫村地產交易內幕
大溫的房地產貌似比當下最精彩的電視劇還要勁爆,省報近日又深度挖掘了本地房產行業鏈中的重要且非法的一環——地產批發商(wholesaler)!
這些人可以就像是你我一樣的普通市民,根本沒有地產相關執照,也可以由持牌經紀自己偷偷擔當。。。
故事要從一個化名為Amanda的女人開始:

溫村的火爆房地產市場對Amanda來說絕對不是件壞事。她雖然不是執牌經紀,但是買賣房屋早已成了她的全職工作。Amanda大概在8年前就開始在溫哥華以“批發商”的角色邁入炒房大軍。
她的日常工作就是接近所有潛在賣家,開出全部現金交易的誘人offer拿下房子,然後迅速與幕後的投資者簽訂協議,每筆交易她可以拿到10%的傭金。看上去Amanda的報酬似乎是炒房鏈中最低的一級,但是多年超低風險+穩定利潤的操作,也給她迅速積累起了財富,白手起家的Amanda現在在溫哥華已經擁有兩棟房子,並且還在美國參與開發地產。
這種沒有執照的批發買賣其實是完全非法的,但由於缺少相應的規管,大溫地區此行當在近幾年迅速崛起。
這種批發行為和前段時間熱議的“灰色炒房(合同倒賣)”有點類似,都是一些暗中進行的合同方面的操作,但這種完全無需執照就可以進行的批發倒賣更難以控制,因為它根本沒有任何相關的規定。
Amanda預計現在正有幾百名批發商盯著溫村這片怎麼熱都不嫌過的火旺市場,更別提其中還有一批執照經紀也參與其中了。
出於道德因素,Amanda已經決定退出這個賺快錢的行當。。。
她內心最大的不安是因為對本省長者的擔憂,她表示這些老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房產價值多少,同時她也擔心其中的海外熱錢清洗並加劇本地更多空屋現象。
而正因為像Amanda這樣的人是無需執照的,因此他們也沒有義務向打擊洗錢的官方機構確認並提供買家的背景信息或者資金來源。
Amanda表示,溫哥華現在貌似正從一個居住型的城市轉變成一個存錢的密碼箱,但我還是必須要在這些空房子中居住,因為我只是居民,並不是投資商。她相信正是這些無良的投資商將本省房價炒到天際。
批發商到底做些什麼?
過去一年半來,這些“全職批發商”在炙手可熱的溫西地區可謂是卯足了勁兒,各種手寫+肉麻的書信及單張像雪花一樣湧進各個居民的家,這些紙片上面的措辭基本要表達的就是一個意思:我(們)是一個本地居民(普通家庭),不是投資商,不是經紀,就是想找棟房子把娃養大/安度余生。。。並且,能用現金交易。
隨著大溫房市的逆天走勢,這些人開始潛入各個熱門社區,他們的足跡甚至已經遍布溫哥華島。。。
宣傳單一般長這樣:

以“家庭”身份撰寫的購房書信:

“一家四口”來找房。。。

小廣告到處貼,你不看都不行!

各種理由:

手寫的更有誠意!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18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加西網報道)這些人可以就像是你我一樣的普通市民,根本沒有地產相關執照,也可以由持牌經紀自己偷偷擔當。。。
故事要從一個化名為Amanda的女人開始:

溫村的火爆房地產市場對Amanda來說絕對不是件壞事。她雖然不是執牌經紀,但是買賣房屋早已成了她的全職工作。Amanda大概在8年前就開始在溫哥華以“批發商”的角色邁入炒房大軍。
她的日常工作就是接近所有潛在賣家,開出全部現金交易的誘人offer拿下房子,然後迅速與幕後的投資者簽訂協議,每筆交易她可以拿到10%的傭金。看上去Amanda的報酬似乎是炒房鏈中最低的一級,但是多年超低風險+穩定利潤的操作,也給她迅速積累起了財富,白手起家的Amanda現在在溫哥華已經擁有兩棟房子,並且還在美國參與開發地產。
這種沒有執照的批發買賣其實是完全非法的,但由於缺少相應的規管,大溫地區此行當在近幾年迅速崛起。
這種批發行為和前段時間熱議的“灰色炒房(合同倒賣)”有點類似,都是一些暗中進行的合同方面的操作,但這種完全無需執照就可以進行的批發倒賣更難以控制,因為它根本沒有任何相關的規定。
Amanda預計現在正有幾百名批發商盯著溫村這片怎麼熱都不嫌過的火旺市場,更別提其中還有一批執照經紀也參與其中了。
出於道德因素,Amanda已經決定退出這個賺快錢的行當。。。
她內心最大的不安是因為對本省長者的擔憂,她表示這些老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房產價值多少,同時她也擔心其中的海外熱錢清洗並加劇本地更多空屋現象。
而正因為像Amanda這樣的人是無需執照的,因此他們也沒有義務向打擊洗錢的官方機構確認並提供買家的背景信息或者資金來源。
Amanda表示,溫哥華現在貌似正從一個居住型的城市轉變成一個存錢的密碼箱,但我還是必須要在這些空房子中居住,因為我只是居民,並不是投資商。她相信正是這些無良的投資商將本省房價炒到天際。
批發商到底做些什麼?
過去一年半來,這些“全職批發商”在炙手可熱的溫西地區可謂是卯足了勁兒,各種手寫+肉麻的書信及單張像雪花一樣湧進各個居民的家,這些紙片上面的措辭基本要表達的就是一個意思:我(們)是一個本地居民(普通家庭),不是投資商,不是經紀,就是想找棟房子把娃養大/安度余生。。。並且,能用現金交易。
隨著大溫房市的逆天走勢,這些人開始潛入各個熱門社區,他們的足跡甚至已經遍布溫哥華島。。。
宣傳單一般長這樣:

以“家庭”身份撰寫的購房書信:

“一家四口”來找房。。。

小廣告到處貼,你不看都不行!

各種理由:

手寫的更有誠意!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