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中国炒房团横扫了加拿大(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投资主办的《华尔街见闻》3月24日报道称,“加拿大国家银行”最新计算发现,温哥华去年房产销售1/3来自中国买家,多伦多房产销售总额14%也同样如此,并使用了“中国炒房团横扫加拿大”的惊悚标题。

  但这一报道实际上是带有很大误导性的。

  据加拿大本地媒体《温哥华太阳报》报道,当地时间3月23日的确有这样一份报告出台,但发布报告的是“加拿大国民银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NBOC),而非俗称“国家银行”的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BOC),NBOC是一家私人商业银行,总部位于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在加拿大商业银行排名中也仅列第六位。


  报告称2015年温哥华(指温哥华市而非大温哥华地区)地产销售总价为380亿加元,其中中国买家占1/3;同期多伦多地产销售总价为630亿加元,中国买家占14%。

  报告称,所谓“国际买家”包括非居民外国人和外国移民(包括在加拿大居住不超过两年的永久居民或生活6个月以上的签证访问者)。

  但《温哥华太阳报》评论指出,这份由NBOC金融分析师劳特里奇Peter Routledge所作的报告是“必定引发争议”的:首先,加拿大本国并未收集到报告中所罗列的绝大多数数据;其次,所有重要数据的来源系美国民间机构“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而该协会曾不断释放“中国炒房团横扫美西”之类信息,以推动美西房价上涨;第三,除了孤证不立的NAR,报告宣称引用了英国《金融时报》针对77名在海外购房中国富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33.5%选择在美国购房,主要为纽约洛杉矶旧金山,11.7%在温哥华,8.3%在多伦多,两相对比就会发现NBOC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几乎直接剥取自这份调查),《温哥华太阳报》评论称“该报告显然就是用这样一个取样范围如此狭隘、基数如此小的问卷结果,去联想得出了中国买家百分之几买了温哥华房屋,百分之几买了多伦多房屋这样的结论”,并特别指出“即便劳特里奇本人也承认‘调查取样范围的确太小了’、‘仅供参考’”。


  温哥华房价畸形上涨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元素”究竟有多大占比,却一直争议很大。

  今年2月16日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公布数据显示,加拿大1月住房平均售价同比增长17%,达470297加元/幢,而多伦多温哥华两个火爆的热点市场贡献了涨幅的相当大一部分,倘若剔除这两个热点市场,加拿大1月住房平均售价就只有338392加元/幢,同比增幅也要降至8%;倘若将安大略省和卑诗省整个剥离,这个数据就更会显得黯淡无光——1月住房均价会缩水到286911加元/幢,同比出现了0.3%的负增长。CREA曝光显示,加拿大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市场冷热不均,1月份已有阿尔伯特省、萨斯喀彻温省、新斯科舍省、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省房价出现同比下跌,全国26个主要城市平均涨幅只有4.7%,其中涨幅最大的是温哥华,高达31%,跌幅最大的则在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省,跌幅高达10%。值得注意的是1月房地产库存降至5.3个月,为六年多来最低水平,CREA总裁安吉(Pauline Aunger)表示,这表明即便在如此泡沫堆积的市道,仍有许多人在抢购房屋,但这同样存在地区不平衡现象,在大多数城市,房屋供应实际上处于充足甚至饱和状态,而温哥华则出现了如蒙特利尔银行(BMO)经济学家卡维西奇(Robert Kavcic)所言的“闻所未闻的奇景”——房屋新挂牌后售出率高达91%,这意味着几乎每幢新挂牌的房屋都被人买走了。而温哥华当地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月温哥华(指温哥华市)房屋均价已触及180万加元/幢的历史高位,同比涨幅高达30%,销售量大涨37%,许多观察家指出,温哥华市区房价历史涨幅较高,近期实际上处于相对滞胀状态,大温哥华地区的其它市镇,有些涨幅甚至远远超过温西


  温哥华所在的卑诗省是加拿大平均收入最低的省份,房价畸高和收入偏低的巨大反差,令人们不得不找寻“其它因素”,而“中国炒房团”就是经常被提及的这个“幕后黑手”——有些希望房价上升的将之渲染为利好,反之则形容为洪水猛兽。去年10月30日,加拿大国营信贷与住房公司(CMHC)还发布了加拿大房地产市场评估报告(Housing Market Assessment report),称加拿大15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出现了抢购成风、新盘过多、价格升幅过大和房屋价格过高等危险的预警信号,其中萨斯喀彻温、里贾纳、温尼伯和多伦多为“严重过热”,而温哥华等另11个城市则“房价过高”。CMHC首席经济学家杜根(Bob Dugan)曾多次警告“大城市房价和收入、经济情况不符”,而一些分析家和政治家,乃至民间组织和普通民众将之习惯性归咎于“外国热钱”,尽管“外国人限购”和控制“外国热钱流入”并非刚结束不久的联邦立法选举关键词,但这不过“术业有专攻”而已,在“房屋可负担问题”最突出的卑诗、安大略等省和多伦多温哥华等城市已不乏“空置税”、“限购”,甚至更激烈(往往也意味着更滑稽)的“外国热钱排除”呼声,且日渐影响到省、市两级政党和选举。卑诗省省选即将开锣,此时此刻“中国购房团”问题当然也再次被热炒。

  然而去年11月英国路透财经的一份深度调查,却为“中国炒房团”话题浇了一盆冷水。

  调查引述加拿大皇家银行(RBC)、汇丰银行(HSBC)、帝国商业银行(CIBC)和蒙特利尔银行(BMO)的相关资料显示,这些银行为争取业务,在去年上半年起悄然对房屋按揭“开闸放水”,如RBC原本规定没有本地信用记录的按揭申请者最高房屋按揭申请额度为125亿元,如今这条限令虽然理论上仍然存在,但早已心照不宣地名存实亡了。而RBC并非最激进的——谭秉荣建筑师事务所(Bing Thom Architects)城市规划师、可负担性研究员、UBC大学兼职教授甄瑞谦(Andy Yan)调查发现,在大温哥华房价最火的地区之一——UBC学区独立屋按揭发放中,RBC的“放水”仅占8%而已。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延伸阅读

    _RELATED_NEWS_MORE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
    评论1 游客 [欲.融.方.命] 2016-03-28 00:24
    还有很多拿着加拿大身份的大陆人,因为来加拿大早一点,把以前的脏钱现在名目彰胆用来投资房地产。这类人应该单独计算。但也不能小看。因为钱不是在加拿大挣的。严格来说不能算本地投资者。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Security Code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