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擦邊球?地產中介及其客戶如是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環球郵報》在披露大溫新海岸地產公司的培訓課程的同時也采訪了數位前客戶和曾在該公司工作的中介。他們各自的經歷和觀察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培訓傳授的銷售技巧如何被運用在實踐當中。

  不久前通過新海岸經紀賣掉房子的大溫市民蘇克吉特.巴斯告訴《環郵》記者Kathy Tomlinson和Mike Hager,他打算向BC省房地產委員會投訴為他賣房的經紀人李靜。他認為李靜同時代理買賣雙方,欺騙了他,在他賣出房子後把他蒙在鼓裡,暗中促成轉手倒賣,使他蒙受了超過25萬加元的損失。

  李靜是新海岸銷售業績第一的頂級金牌經紀。她通過公司律師回應說,她並不知道巴斯的售房合同被倒賣的事。


  

  ? Rafferty Baker/CBC

  開價低於市場價

  巴斯賣出的房子在列治文。他說,去年12月,李靜說服他用開低價吸引多人報價、從而獲得更高價的辦法賣房。他因此開價127萬加元。李靜第二天就寄給他一單來自一家公司的140萬加元的offer,他還價150萬,雙方成交。

  那家“公司”實際上是一個過去做中介的炒房者。過了幾天,李靜及助理帶了他和另一對夫婦來看房。巴斯回憶說,他當時覺得很奇怪。一方面,他不知道那對夫婦是什麼人,為什麼跑來看房,另一方面,李靜在成交後還在繼續問他關於房子狀況的問題。

  他後來得知,他的售房合同被加價10萬轉給了那對夫婦。


  中介被鼓勵同時代理買賣雙方

  幾個過去在新海岸工作過的人說,公司老板吳語經常鼓勵手下中介同時代理買家和買家。這種做法並沒有違反BC省有關法律,但是因為可能出現利益沖突,該省一些房地產公司自己規定禁止中介這樣做。

  一個沒有透露姓名的中介告訴《環球郵報》,今年1月份,他看見新海岸的經紀人牛蕾(Tracy Niu)掛出的一處房產,當天就與她聯系。但是他已經遲了一步,牛蕾自己的一個客人已經把它買下了。他說,牛蕾兩天後給他打電話,提出加價13萬5千加元把購房合同轉給他代表的客戶。當然加上的這一部分原房主是見不著的。


  交易記錄顯示牛蕾確實代理了買賣雙方,但是新海岸的律師否認她曾提議“摩貨”,即轉讓購房合同。

  

  ? ICI Radio-Canada

  新海岸經紀一人代理買賣雙方很常見

  根據大溫地產局的統計數據,新海岸過去兩年中的交易有20%是由同一個中介代理買賣雙方的。這個比例比業內同行高出許多。《環球郵報》的調查還發現,在去年6月和12月的21起由一人代理買賣雙方的房產交易中,有13起的售價低於賣主最初的要價,有6家賣主還給了中介額外的獎金。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5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5 joetao 2016-04-14 00:46
    游客 寫道:
    根本不是罰錢這麼簡單,要有人因此做監。如此欺騙,屋主利益如何賠償?


    今天聽廣播說,警察已介入, 真的嗎?
    評論4 游客 [五.者.文.禮] 2016-04-13 23:59
    根本不是罰錢這麼簡單,要有人因此做監。如此欺騙,屋主利益如何賠償?
    評論3 游客 [有.甲.遷.雅] 2016-04-13 18:11
    跟這幫人比起來, 小偷小摸都不算啥了
    評論2 游客 [金.十.帝.故] 2016-04-13 17:36
    問題是沒有牌照的人怎樣開的房地產中介公司呐?這人也是有本事!
    評論1 游客 [水.至.其.義] 2016-04-13 15:26
    the big thing is if the realtor provided all offers to seller, or just the one they could benefit more from.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