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本頁面介紹的學校/地區等最新動態或有任何疑問和建議,可以點擊我要咨詢按鈕, 填寫聯系表格,加西網特約顧問將及時回復,並為您耐心解答。

![]() |
概況 | ![]() |
![]() |
小學 | ![]() |
![]() |
中學 | ![]() |
![]() |
新樓盤 | ![]() |
![]() |
售房 | ![]() |
![]() |
租房 | ![]() |
![]() |
新聞 | ![]() |
![]() |
論壇 | ![]() |
![]() |
黃頁 | ![]() |
![]() |
地圖 | ![]() |
![]() |
地址查學校 | ![]() |
||
![]() |
![]() |
作者 | 內容 |
---|---|
周樹人 |
周樹人 於 2022-9-30 08:50 寫道: 中國就像一面鏡子,照出美國的衰落 2022-09-30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灰犀牛”“黑天鵝”層出疊見,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抱有期待,又滿是困惑。 然而,在世界最需要和衷共濟、共克時艱時,一些西方國家卻基於一己之私,大搞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鼓吹脫鉤斷鏈、築起“小院高牆”。 改善了全球數十億人生活的全球化真要走向終結?影響世界格局的中美關系前景如何?就此,中新社“東西問·中外對話”邀請美國華盛頓智庫全球安全研究所(IAGS)聯席所長、美國能源安全理事會高級顧問蓋爾·魯夫特(Dr. Gal Luft),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翟東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丁一凡展開對話。 |
樓主 | |
周樹人 |
周樹人 於 2022-9-30 08:50 寫道: 中新社記者:如何看待美國如今力推的“印太經濟框架” (IPEF)? 蓋爾·魯夫特:我不認為加入這個倡議的國家會很熱情地推動IPEF。你怎麼知道兩年後,另一位美國總統會不會推翻它?大家都看過美國政府換屆之後的變化。此外,加入該倡議的國家也不會做有損其對華關系的事情,因為中國是它們中絕大多數國家的頭號貿易伙伴。 翟東升:在過去一年半,美國政府創造了許多新詞,但這些新計劃沒有產生任何實質效果。在美國國內,兩黨間存在嚴重政治分歧,甚至同一政黨不同派別間也存在分歧,所以做不出什麼成果。這也可能是IPEF的命運。 |
第 1 樓 | |
周樹人 |
周樹人 於 2022-9-30 08:51 寫道: 丁一凡:東盟國家幾乎都對IPEF沒有興趣,甚至印度也不太關注。美國想迫使這些國家選邊站,但它們希望與地區所有國家保持合作。中美關系良好,這些國家處境會更好,因為與中國脫鉤代價巨大。雖然美國希望它們與中國脫鉤,但美國又沒做好准備,或者說沒能力為這些國家提供援助。 |
第 2 樓 | |
周樹人 |
周樹人 於 2022-9-30 08:51 寫道: 中新社記者:為什麼美國如此熱衷於拉“小圈子”遏制中國? 丁一凡:美國在全球有上百個軍事基地,它要花很多錢來維持這些軍事基地,還得調動與(基地所在的)這些國家的聯盟關系。冷戰之後,維持這種聯盟的成本越來越高。所以,美國要找到維持這種聯盟關系的外在目標。在歐洲,如果沒有俄羅斯,美國就沒有理由維持北約框架。在亞太,美國擔心被中國趕上,所以,為保持其霸權,它就以各種方式給中國設障。 |
第 3 樓 | |
周樹人 |
周樹人 於 2022-9-30 08:52 寫道: 中國就像一面鏡子, 照出美國的衰落 中新社記者:中美關系目前出現困難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蓋爾·魯夫特:中美之間的問題並不關乎中國正在做什麼或需要采取什麼具體行動。更深層的原因是,中國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美國的衰落,代表著美國沒有能力領導世界,更代表著美國的分裂。 中國是什麼就是什麼,中國不會“變成美國”來安撫美國。美國不是在告訴中國,如果你怎麼去做,兩國的關系就會打開新篇章;而是要求中國,你要回到貧窮,回到無足輕重(的地位),回到你20年前的位置。這不可能。 |
第 4 樓 | |
周樹人 |
周樹人 於 2022-9-30 08:52 寫道: 丁一凡:在美國政治制度中,當它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會想辦法找到一個外部敵人,找到一個團結的共識。美國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被中國追上,它們將此視為巨大威脅。我認為蓋爾說得很對,美國越是失敗,就越是把中國視作敵人。 翟東升:中美關系何時才能最終恢復穩定,達到新平衡?我認為也許當中國的經濟規模明顯大於美國,中國的軍事能力在某些重要方面如果也能超過美國(的時候),而那時中國仍將致力於完成和平崛起和對人類共同未來的承諾,那麼美國的政治領導人就會冷靜下來,越來越多政治家就會把中國視作一個潛在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威脅。 |
第 5 樓 | |
周樹人 |
周樹人 於 2022-9-30 08:53 寫道: “全球化”正在變成“區域化”? 中新社記者:為什麼近年來全球化會遇到這麼多重大挫折?這種趨勢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丁一凡:全球化是由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還有部分歐洲國家的社會再分配所推動的。但是,歐美發達經濟體認為新興市場國家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它們認為全球化破壞了它們自己的利益,所以才想扭轉全球化趨勢。 例如美國公開宣揚國家幹預的回歸,反對新自由主義。所以歐洲議會的那些立法者和美國國會議員,或鼓吹或強迫跨國公司回來,這在世界范圍內帶來了長期滯脹的風險,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
第 6 樓 | |
發貼賺鎊 |
發貼賺鎊 於 2022-9-30 08:53 寫道: 都是美帝的錯。 都東升西降了,還怕個鳥啊,擼袖幹就好了,說些有的沒的幹嘛。 |
第 7 樓 | |
周樹人 |
周樹人 於 2022-9-30 08:53 寫道: 蓋爾·魯夫特:全球化是西方的項目,去全球化也是。西方仍是任何秩序或無序的設計者,它們在自作自受。我們已經看到,全球化在面對很多全球挑戰時並沒有激發各國的協同作用,每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為自己服務。這是一個警示,因為我們都是“地球村”的一部分,但當真正面臨考驗時,全球化卻慘遭失敗。 我們會看到去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強烈,也將看到從全球化到區域化的轉變,世界將沿著更多地理維度被劃分為小聯盟,它們將能夠進行區域層面的全球化,但對區域外的依賴程度較低。 |
第 8 樓 | |
周樹人 |
周樹人 於 2022-9-30 08:54 寫道: 中新社記者:目前多邊、自由的世界貿易秩序將在某種程度上被去全球化終結嗎?同時,美元霸權會結束嗎? 蓋爾·魯夫特:我寫過一本書《去美元化:貨幣改元,金融更序》,它說的就是反抗美元。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就是一場反抗,一個國家接著一個國家起來反抗,這是對一種貨幣、一個國家霸權的反抗。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利用其經濟實力來脅迫、制裁和恫嚇。 通過烏克蘭的情況,各國已經看到西方在貨幣武器化方面有多麼凶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已經有兩個美國凍結其它國家中央銀行資產的案例,先是在阿富汗,後是在俄羅斯。在貨幣的歷史上,這聞所未聞,讓每個國家都感到不安。美國將會為此付出更多代價。 |
第 9 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