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素裡指素裡市北邊靠著菲沙河的部分地區,包括深受華人喜愛的Guildford 區,Fraser Height 區(台灣村),Whalley區的素裡市中心等地區。 [更多]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本頁面介紹的學校/地區等最新動態或有任何疑問和建議,可以點擊我要咨詢按鈕, 填寫聯系表格,加西網特約顧問將及時回復,並為您耐心解答。
  概況 小學 中學 新樓盤 售房 租房 新聞 論壇 黃頁 地圖 地址查學校  
周樹人
周樹人 於 2025-3-24 10:12 寫道:
夏季達沃斯聲音 | 貝恩中國總裁丁傑:中國企業需建立全球范圍內經營和布局能力

2024-07-04

上周,世界經濟論壇在大連舉辦第十五屆新領軍者年會。論壇期間,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總裁丁傑先生接受了多家媒體的專訪,就推動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性,中國企業如何擴展其全球經營和布局能力,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全球領先優勢,以及人工智能技術與創新如何驅動未來增長等話題深入分享了觀點。

貝恩公司丁傑:中國企業需建立全球范圍內經營和布局能力
丁傑表示,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取得全球領先,源於多方面的優勢。從需求側來說,中國擁有14億多人的超大規模市場,而且應用場景極為豐富,覆蓋了一、二、三線城市等的高中低端各類需求。無論是面向企業還是消費者的用戶群體,對新技術的接受度都很高。這在需求側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拉動效應。從供給側來看,中國已經建立了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同時還擁有豐富的人力人才資源,工程師數量眾多。這些人才經過良好的教育,具備實戰經驗,且語言和文化背景單一,這些優勢加在一起,為企業創新和產品迭代搭建了寬廣舞台。
“歐洲在能源與氣候變化轉型方面曾扮演先鋒角色,早年通過補貼政策大力扶植相關產業。近年來,隨著綠色產業優勢顯現,中國接過了轉型領導者的接力棒。”丁傑分析稱,“這為中國提供了全新的機遇,在這一輪氣候治理與能源轉型中引領全球,同時也為世界帶來福祉。”
在丁傑看來,如何使中國的產業能力如技術、制造能力等實現在全球不同地區的布局等,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眾多國家依賴制造業來解決本國人口的就業問題,推動稅收、產業、科技等一系列進步。因此,需主動考慮制造業的外部性,幫助更多國家主動發展制造業,如此才能真正在全球范圍內發揮技術優勢。
他直言,企業必須走出去,從主要出口產品轉變為出口技術、制造能力和人才。當然,在此過程中也可能遭遇各種壁壘,譬如人才流動的簽證限制、技術出口的專利等問題。無論是歐盟還是其他國家,都需要用更開放的心態來接納來自中國的產業、資本和技術。同時,中國企業也需要建立真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經營和布局的能力。
樓主
周樹人
周樹人 於 2025-3-24 10:13 寫道:
中國是 "所有跨國公司都不能忽視 "的市場
丁傑表示,在強有力的政策刺激措施和持續的技術創新的推動下,中國經濟有望在下半年保持增長勢頭,同時強調了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我們對中國今年的經濟前景保持樂觀。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在大量轉型努力的推動下,我們已經看到了超出預期的增長。“
他在接受《中國日報》獨家專訪時說,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 10 年全球 GDP 增長的 20% 至 25% 將來自中國。今年下半年,他希望在政府新政策的支持和許多行業的復蘇下,中國經濟的增長勢頭將有所回升,並補充說:"新的驅動力將來自技術和創新,而不是傳統的出口或基礎設施投資。“
丁傑表示,盡管面臨國內外的壓力和挑戰,但他對中國經濟的潛力和韌性充滿信心,因為中國擁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口、領先的制造業基地以及世界上最高效、最靈活的供應鏈。
"所有跨國公司都不能忽視中國。他們必須參與中國的發展,並在中國取得勝利,才能真正成為全球領導者。我們公司也非常致力於與我們的客戶一起在中國投資和發展,"他說。
他補充說,中國還應吸引更多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以建立最優秀的團隊在中國開展業務。他還提到,
"我們還處在人工智能革命的歷史初期。每當一項新技術出現,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真正嵌入各個不同領域,並最終改變整個社會。鑒於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面已獲得競爭優勢,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在中國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第 1 樓
周樹人
周樹人 於 2025-3-24 10:15 寫道:
貝恩公司丁傑:現階段需要更好地保護鼓勵企業家精神
丁傑認為,未來增長的新前沿將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數字化轉型,如何進一步將數字化滲透更多產業,進一步提高產業效率,具有增長潛力;二是發展綠色經濟,包括發展新能源、低碳交通、綠色建築等,需要探索如何將綠色經濟技術產品全球化擴散,並深度應用。在這兩方面,中國都具有領先優勢,可以提供自己的經驗。
他還提及,在去全球化或後全球化的時代,持續推進全球合作是重大話題,這是保證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機制。
丁傑期待看到更為廣泛的舉措,激活經濟活力。“中國經濟結構改革並不是新話題,現在到了認真行動的時候。現階段關鍵的轉型方向,需要從更多的投資轉向創新,轉向高價值產品,轉向更好地發揮企業家精神。只有這些模式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價值,推動社會效率提高,提升所有利益相關者價值”。
丁傑表示,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我對中國市場最大的信心是來自於中國人的企業家精神。永遠尋找機會,永遠願意冒風險。只要中國人的企業家精神不熄滅,還得到鼓勵,那就永遠有新的方式來組織各種要素、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丁傑還表示,中國的發展上升空間仍舊巨大。中國經過40年難得的戰略發展機遇期,實現了自身工業化,形成了世界上能力最強、最有韌性、最敏捷、最有競爭力、難以復制的制造體系。“只有中國這樣的大國,才擁有廣大的本土市場支撐這種制造體系的持續運營。在未來,隨著產業轉型,中國制造體系還有巨大潛力可以釋放”。
丁傑認為,在釋放中國發展潛能的過程中,中企“走出去”可以為中國產品、中國技術和中國服務謀求更廣闊的全球市場的發展空間。
第 2 樓
周樹人
周樹人 於 2025-3-24 10:15 寫道:
“目前,中國企業必須走出去,不僅是中國產品,還要將中國產業能力帶出去,應當更大程度鼓勵中國企業能力出口。如何將企業的技術、管理組織方式、人才等能力系統整合,對外進行輸出,是今後中國企業面臨的重要命題。對於企業家而言,這就需要更長遠地考慮自己的經營對當地社區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綜合影響。在政策層面也應該通過雙邊、多邊協商,主動預判,在機制上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興業創造更好環境。”
第 3 樓
周樹人
周樹人 於 2025-3-24 10:16 寫道:
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貝恩公司丁傑告訴新華社記者,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表現出超出預期的強勁韌性,尤其是在新興產業領域。在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發電領域,中國已經取得了國際優勢。目前,可再生能源占中國總裝機容量的 50% 以上。他補充說,中國工業的未來增長需要在技術方面進行革命性的轉型,並關注尖端技術,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先進芯片。
丁傑表示,中國擁有超過 14 億人口的廣闊市場、完善的產業支撐體系、豐富的勞動力和人才儲備以及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這些獨特的優勢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還能提升國際市場的供給。
第 4 樓
上一頁1下一頁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