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外媒記者談中國報道:“他們現在不需要外媒”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世界新聞自由日,外媒記者談中國報道:“他們現在不需要外媒” https://t.co/rp8cB6p7cf—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May 3, 2024


“1989年的春天,你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你能在街上跟路人交談,沒人攔著你。那時候報道中國是很自由的一件事,直到幾個星期之後被徹底壓制。”

中國報道的“黃金時代”


2024年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31周年到來之際,67歲的英國記者亞德裡安·布朗(Adrian Brown)這樣追憶起他1989年5月3日第一次前往北京報道中國的經歷。布朗告訴美國之音:“和現在的媒體環境相比,我們那個時候簡直是黃金年代。”

1993年,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的5月3日設立為“世界新聞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亦稱“世界新聞日”,旨在提高人們對新聞自由重要性的認識。

布朗後來報道了當年震驚世界的中國學生運動和“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來的三十年間,布朗為數家英國澳大利亞媒體駐北京和香港分社工作,最後擔任半島電視台駐京記者,直至2019年離開中國

布朗回憶說,報道中國的另一個相對自由的“黃金年代”是2000年前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時候。他說:“那時候的中國確實敞開了大門,而且門開得很廣,感覺中國不光經濟上開放,甚至政治上也在開放。那是中國的高光時刻,整個世界都在關注。那時候擔任駐華記者也是個特別令人興奮的工作。你可以到處走動和探索,甚至包括西藏。”

布朗說,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的時候,也令他激動。“我天真的想,中國正在進入一個很有意思的時代。雖然我沒覺得中國能變成一個徹底的民主國家,但還是能感覺到很多地方都在朝正確的方向開放。甚至到了2012年習近平上台的時候,我還想,哇,來了個新的年輕領導人,中國正在向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外媒記者的“自我審查”

但是,與布朗想象的不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台後實施了嚴厲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管控政策。習近平自己也不接受任何外國媒體的采訪。


布朗用“開倒車”來形容越來越困難的工作環境。外出采訪時,被當地政府的外事辦公室和警察盤問、盯梢,甚至阻撓成了家常便飯。除了北京上海和廣州之外,中國的所有其他城市都對當地酒店、賓館設立規定,一旦有外國媒體記者入住(酒店會查看記者護照是否印有記者簽證),必須立刻報告公安局。

作為記者,他還面臨一個問題:報道往往會對受訪者產生“負面影響”,迫使他不得不開始“自我審查”。

布朗說,在一次采訪中,一位因為豆腐渣工程失去孩子的母親憤怒的告訴布朗“我恨共產黨”。采訪結束後,布朗猶豫了很久,要不要采用這位母親的發言,因為他擔心這會給她帶來麻煩。最後,他還是決定為了她的安全,不在報道中提及這位母親。


“我在工作中開始了‘自我審查’,”布朗說。“我在英國德國或者美國,都不會有這種自我審查,因為在那些國家,批評政府很正常。但是中國不是。哪怕被采訪人自己說不在乎後果,我都還是會思慮再三。這是在中國做記者面臨的一大困境。”

布朗說,在中國工作的最後幾年裡,也就是習近平的第二任期開始之後,被采訪人在答應受訪之後突然變卦的情況變得越來越頻繁,甚至有受訪人在采訪結束之後要求刪除采訪內容。“這也是我最終離開的原因之一。後來在香港采訪也變得越來越難,幾乎沒人願意接受媒體采訪。隨著國安法的通過,大家都不知道紅線在哪裡,所以幹脆不說話。”他說。

布朗認為,當下的中國,新聞自由顯然正在遭受更大的威脅。他說:“比方說我們做個經濟報道,現在有個財政部門的政府官員私下裡跟記者說,中國的GDP其實是1%而不是官方所說的4%。那這個官員完全可能會因為‘泄露國家機密’被捕。”

“悲哀的是,對於很多依然想在實地報道中國的外國記者來說,中國政府直接把門關了。他們現在不需要外國媒體。外國記者見證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已經過去,對於中國政府來說,他們的使命完成了。”他說。

外媒在中國“苟延殘喘”

2024年4月,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發布了2023年年度調查。調查發現,81%的受訪者表示報道條件“有所改善”,但幾乎所有記者都表示,許多關鍵問題依然存在,包括難以獲得長期簽證,導致外國新聞機構人手不足;記者在執行任務時受到警察或其他官員的阻撓,在新疆和邊境地區進行報道時受到高強度騷擾;幾乎所有外媒的中方雇員都經歷了警方的“喝茶”待遇,等等。截至2023年,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媒體已經四年沒有常駐中國記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