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烏克蘭危機: 如西方直接卷入,俄羅斯稱將把烏克蘭戰爭升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克裡姆林宮:如西方直接卷入,俄羅斯將把烏克蘭戰爭升級 https://t.co/JczuPeO31P—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May 3, 2024


克裡姆林宮說,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與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表示兩國直接參與烏克蘭打擊被俄羅斯占領的領土的言論是“危險的”。

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周五(5月3日)在一次記者會上說:“這是圍繞烏克蘭沖突的緊張局勢的直接升級,有可能對歐洲安全、對整個歐洲安全架構構成威脅。”


他說:“這是我們在官方聲明中看到的這種危險的緊張局勢升級趨勢。這令我們關切。”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也在這次記者會上說:“這是一位西方政治人物首次如此坦白地承認早已為世界多數國家所熟知的一個秘密:西方正在借烏克蘭人之手對俄羅斯展開一場秘密戰爭。”

她補充說,如果烏克蘭使用英國武器對俄羅斯領土發動襲擊,俄羅斯將會做出回應。

英國外相卡梅倫在訪問基輔期間對路透社(Reuters)說,烏克蘭有權利進行自衛打擊。“就像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境內一樣,你能夠相當理解為什麼烏克蘭覺得需要確保它能夠自衛。”

卡梅倫保證英國每年向烏克蘭提供30億英鎊(37億美元)的軍援,“不管需要多久”。他周四還補充說,倫敦不反對將其武器用於俄羅斯境內。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四在另一次采訪中重復了之前的評論,那就是他不排除向烏克蘭派兵。俄羅斯表示,這種做法將導致圍繞沖突的緊張局勢出現直接與危險的升級。

扎哈羅娃還說,俄羅斯准備好考慮“嚴肅的”烏克蘭和平提議,條件是基於基於她所說的“現實”與莫斯科的安全關切。她還說,烏克蘭必須保證今後的軍事中立。

莫斯科提出的條件與烏克蘭先前幾次拒絕的條件一樣。

俄羅斯周五還警告說,如果烏克蘭打擊克裡米亞或連接俄羅斯南部與這處黑海半島的克裡米亞大橋,俄方將做出“沉重的報復打擊”。

“克裡米亞大橋再度被瞄准,”扎哈羅娃在記者會上說。“攻擊大橋的准備工作,——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如今正在公開進行,帶著明目張膽的逞強斗狠,並得到西方集體的絕對直接和無恥的支持。”

莫斯科表示相信烏克蘭策劃在5月9日之前或當天攻擊這座大橋。這是俄羅斯慶祝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擊敗納粹德國的周年日。烏克蘭最近從美國受到了遠程MGM-140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


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基地在克裡米亞。這支艦隊一再受到烏克蘭的襲擊。

基輔已表示,這座鐵路和公路大橋的建造被視為非法,烏克蘭希望收復克裡米亞。俄羅斯之前一直使用這座大橋運送入侵烏克蘭的部隊和武器。

俄羅斯2014年從烏克蘭那裡奪取和吞並了克裡米亞。

從1783年開始,俄克裡米亞是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後來成為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一部分。1954年,莫斯科將其贈給了當時的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


莫斯科如今表示,那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一名當地官員在信息應用平台電報(Telegram)上說,俄羅斯周五對烏克蘭中部基洛沃格勒州的一次導彈襲擊打傷了一名平民,損壞了住房和基礎設施。

最近幾個月來,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一直是俄羅斯加劇攻擊的重點目標。俄軍用導彈和無人機頻頻攻擊烏克蘭的能源網,而基輔方面則面臨嚴重的防空武器短缺。

烏軍東部前線局勢危急

周五,俄羅斯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的庫拉霍韋的一次襲擊打死了兩人。當地一直飽受俄烏兩軍的戰火沖擊。

軍事管理當局負責人羅曼·帕頓(Roman Padun)在社交媒體上說:“幾座高層建築受損。兩人受傷,兩人喪生。”

庫拉霍韋靠近烏東前線,位於俄羅斯占領的主要城市頓涅茨克市以西大約40公裡。

在更廣泛的頓涅茨克地區,火力和兵力都處於劣勢的烏軍正在艱難抵御俄軍。俄軍正在向關鍵城鎮恰索夫亞爾推進。

烏克蘭官員已表示,俄軍的目標是在5月9日俄羅斯二戰勝利日這天之前攻占這座山頂城鎮,好讓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獲得一個象征性的勝利。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