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農村共同富裕舊話重提 走得通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資料照:中國軍隊文藝演出歌頌脫貧成果。

“共同富裕”的口號被中國問題的觀察人士視為中共為了籠絡和凝聚民心、民意而畫的一個“大餅”。江蘇省張家港一個小村子實現共同富裕的事例雖然受到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贊許,但是觀察人士認為,這種集體經濟或人民公社形態的發展模式,因為在其發展過程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植,並不適應中國其他鄉村效仿,此前在全中國赫赫有名的幾個“共同富裕”的典型也都已經在紅極一時後紛紛倒下,充分說明了家族或世襲式的模式,而非民主、法治的管理模式,終究不可長久。


在今年3月初召開的中共人大政協“兩會”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屬的江蘇人大代表團會議時,對張家港市永聯村實現村民共同富裕的發展之路大加贊賞。他說:“走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道路,你們是先行者,要把這個路子蹚出來。要繼續推進共同富裕,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永聯村位於江蘇省張家港市東部,上世紀70年代曾是張家港市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經濟最落後的一個村,1978年的人均年收入68元。

中國官媒央視的報道說,永聯村貧窮落後現狀的改變靠的是“第一任書記吳棟材帶領幹部群眾苦幹實幹,通過發展漁業、開辦小型加工廠等,賺下村裡的‘第一桶金’。”報道說,此後永聯村又辦軋鋼廠、煉鋼廠,後來又成立永鋼集團。在集團股份制改革時,吳棟材決定實行“村企合一”的政策,留25%的股份由全體村民所有,走出了具有永聯特色的村企聯合的發展道路。2005年,吳棟材的兒子吳惠芳接班成為新帶頭人,率領永聯村制定了現代化新農村的建設藍圖,因此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到2023年全村各項收入1616億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3.35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7.3萬元。除此之外,村民還享受生活補助費、養老金、助學金、農轉城補助、尊老金等10多項福利保障。

永聯村的路走得通嗎?


美國馬裡蘭州的“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的經濟學者李恒清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中西部的重慶視察,其中一個核心問題就是防止農村人口大面積返貧,規模性返貧。因為習近平深知,靠所謂“殺富濟貧”的方式來全面脫貧,全民奔小康,這條路讓他走的不踏實,想找出一條所謂真正的共同富裕的路,而永聯村的致富之路為中國的8億農民共同富裕指明了一條道。

他指出,如果真能夠組織起來,走集體化的道路,解決徹底脫貧的問題,實現共同富裕,能讓老百姓過好日子,肯定是好事。但關鍵是這個路能不能走得通。


他說,永聯村老書記吳棟材將權力傳給有部隊歷練和黨政經驗的兒子吳惠芳,盡管他可以“舉賢不避親”,但是這種世襲、家族式的權力轉移,在沒有一個法治的、民主的、制度化的權力過渡機制下,很容易導致個人權力不受約束,演變成一個土皇上,最終勢必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他說:“但實際上,就是權力不受約束,變成家族的權力以後,他就完全異化了。所以像張家港這個村鎮,能夠走多遠,這點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中國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改革開放”以後,曾經出現過幾個紅極一時、但現在已經沒落的農村“共同富裕”的典型。

曾經被譽為“天下第一村”的江蘇省無錫市的華西村就是一個典型的從盛到衰的教材。華西村書記吳仁寶在得到政府的高度支持、大量的貸款和投資後,最後建起來所謂的“天下第一村”,村裡的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住進了小樓,實現了共同富裕。但是,吳仁寶在退休時將村書記的職位交給了他的兒子,使華西村慢慢地變成吳家的一個“土圍子”,吳家的獨立王國。2013年,在強人吳仁寶去世後,華西村開始逐漸走下坡路,2023年據稱負債400多億,最後落得個“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