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以色列: 以色列代表,为何当场粉碎《联合国宪章》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随着加沙战争中的死亡数字


不断攀升和饥荒蔓延

联合国关于需要达成“两国方案”的


整体情绪已经改变

当地时间5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决议,授予巴勒斯坦更多权利和特权,并呼吁安理会重新积极考虑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

巴勒斯坦目前是联合国的“非会员观察员国”,与梵蒂冈地位相同,不能在联合国大会投票。联大最新决议指出,巴勒斯坦有资格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并建议安理会重新审议。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成为正式会员国需要安理会和联大双重批准。考虑到美国上个月再次行使否决权阻挠巴勒斯坦“入联”进程,安理会大概率无法通过相关决议。

虽然缺乏强制力,但联大决议还是赋予巴勒斯坦联大所能给予的特别授权,包括在大会会议上就所有议题发言、共同提出提案等权利。这反映了在安理会长期无法履职的情况下,联大再次主动探索自己的权力边界,同时也是给安理会施加更大的压力。

在投票前,会场发生了颇具戏剧性的一幕。以色列(专题)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指责联大“用权利和特权奖励现代纳粹分子”、践踏《联合国宪章》。他随后举起一个便携式电动碎纸机,粉碎了《联合国宪章》的封面。

5月10日,在位于纽约(专题)的联合国总部,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吉拉德·埃丹在投票后用便携式电动碎纸机当场粉碎了联合国宪章小册子中的一页。

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则表示,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投票,投赞成票就是“支持巴勒斯坦的生存”,是“对和平的投资”。发言结束时,曼苏尔举起拳头,强忍泪水说出“解放巴勒斯坦”,会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历史性的决议

巴勒斯坦的“入联”之路,要回溯到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以分治的181号决议,提出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这项决议成为以色列的“出生证”,但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抵制,建立阿拉伯国家的方案一直未能落实。

1974年,尚未建国的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实体”,以政治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的名义参与联合国的活动。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接受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同年,联合国大会将“巴勒斯坦”这一名称应用于联合国的文件之中。


“以土地换和平”的奥斯陆和平进程开启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建立,暂时搁置了“入联”进程。

步入21世纪,随着巴以和平谈判中断,以色列大肆建立犹太定居点,吞噬巴勒斯坦土地。与此同时,持激进立场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影响力增加,持续挑战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主流派系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为应对内忧外患,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2011年向联合国递交成为正式“会员国”的申请,但因美国等国反对而未能获得安理会支持,无果而终。而同年7月9日宣告独立的南苏丹,则在5天之后就获准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随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方法,绕过安理会,直接向联大申请成为联合国的“观察员国”。不同于联合国会员国,观察员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没有投票权,但可以加入联合国下属机构和条约,比如成为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

2012年11月29日,超过三分之二的联合国成员国投票支持巴勒斯坦从“观察员实体”升级为“观察员国”。此时距离联大通过181号决议,已过去整整65年。

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在战事旷日持久、人道危机愈发严峻的背景下,阿巴斯于今年4月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要求重新审议其于13年前递交的、要求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的申请。4月18日,由于美国行使了否决权,一项建议接纳巴勒斯坦为联合国成员国、获得安理会广泛支持的决议草案,最终未能过关。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接纳新“会员国”须通过三关:15个安理会成员中至少9个支持、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联合国大会以三分之二表决通过。

应多国政府的请求,联合国大会在5月10日召开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续会,就阿联酋代表阿拉伯国家集团提交的一份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该决议确认巴勒斯坦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会员国资格,建议安理会以此重新审议巴勒斯坦的“入联”申请。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2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