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后悔吗?当中国第一批丁克开始操心养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距离“丁克”这个概念进入中国已经有三十年,而国内第一批践行丁克的夫妻,相继步入知天命的年纪。如何规划未来的养老,成为他们即将面对的,最为现实的问题:




我和先生是60后姐弟恋“丁克族”,我奔七,他今年迈入六十大关。因为家里有生意,我们经常分居两地,去年,他决定“退休”,找到信任的人接手,搬回家里住。


坦白说,他刚搬回来那阵,我挺不习惯的,我一个人住大房子住惯了,突然间多出一个人需要照料,我觉得我的日常计划受到了影响。但还好,我们都各自有爱好和圈子,他一个月左右就“适应”了我的节奏。

今年年初,婆婆生了一场病,他家里姊妹4个,除了一个不在本地的,其他都轮番去医院陪护。在医院那种环境,很自然地就会触发对“养老”问题的焦虑,你能很明显感受到,有亲朋好友过来探望的,床边像是聚积着一股“人气”,跟医生、护士的交流也更多些。

我到现在都记得,他妈妈趁着其他人不在的当口,躺在病床上拉着我的手,小声嘟囔了一句,“没生孩子,你后悔吗?”我在那个场景下略点了点头,可是我心里,从没后悔过。

人在生病的时候身体虚弱,情绪会变得更加脆弱,但这些“无助”的时刻并不是促使人生孩子的原发动力,完全出于利己目的的生育,是对生命的不负责。


养老怎么办,这是任何人在迈向老年生活时都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就我们自己而言,财务状况健康,可以衣食无忧地活到80岁左右,包括未来去养老院的开销等等,我们还给自己配置了医疗险和大病险,每年都在私立机构做全套体检,为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身体的潜在隐患。

他有一些家族遗传的慢性病,现在每天我都提醒他按时吃药,定期去医生那里复诊,在目前我们尚未迈入真正的高龄阶段,一切都还在我们的计划掌控之内。未来的事,担心太多没什么用,先过好眼前的5-10年,再去想更长远的事情。

另外,我们也在考虑跟其他几对朋友“抱团养老”,他们虽然不是丁克,但子女定居国外,可能一两年才回来探望一次,用他们的话说,“到头来还是只有老两口相互陪伴”。我们几家经济状况都还可以,这几年会结伴自驾出去旅行,同时也是在考察未来“抱团养老”的地点。


我们准备在风景秀丽、交通相对方便的地方租一个大别墅,几个老伙伴住在一起,相互照顾,过过群居的老年生活。有朋友的孩子想把他们接去国外,他们思考后婉拒了,“去国外人生地不熟的,还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待着有烟火气”。



生孩子这件事,需要的是一点“冲动”。虽然这么说听上去挺不负责的,但的确是我活了大半辈子的一点切身体会。

我跟老公是很早的一批丁克族,结婚很早,25岁之前就结婚了,最开始想的是玩几年,不急,到时候再说。等到了30多岁,当时的舆论全在说高龄产妇不安全,我老公看我不那么情愿,又担心我的身体,就说算了吧,两个人过也是过。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