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关税: 对华高举关税大棒,这些美国家庭最受伤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可能会损害低收入消费者的利益,但却关系到更大的利益:美国经济安全。


2018年,当时任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开始发动贸易战时,批评人士发出了这样的控诉:关税就是对民征税。

现任总统拜登(Joe Biden)维持了其中许多项关税,而川普则承诺如果再度当选将加征更多关税,在这种背景下,批评声量越来越高。两项新的研究表明,关税是累退税,这意味着关税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大,因为这些家庭倾向于将更多收入用于购买价格低廉的进口商品。


不过,虽然谁来支付关税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但这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对中国加征关税并不是为了筹钱,而是为了降低美国对这个潜在对手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关税措施与其他税收不同,甚至与以往时期的关税也不同。

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经济学家欧文(Douglas Irwin)在其权威著作《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200年》(Clashing Over Commerce: A History of U.S. Trade Policy)一书中指出,自17世纪以来,美国关税政策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收入、限制、互惠……

欧文写道,从美国独立到南北战争期间,关税的主要目的是收入:关税占联邦收入的90%。从南北战争到大萧条期间,关税的目的是限制:保护当时由新占主导地位的共和党所代表的北方制造商免受进口产品的冲击。




第三个时期始于1934年通过的《互惠贸易协定法》(Reciprocal Trade Agreements Act),该法授权总统通过谈判降低关税,如果其他国家也这样做的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互惠仍然是主流范式,两党总统都试图通过胡萝卜(贸易协议)和大棒(有针对性的关税和配额)相结合的方式来打破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


川普当初对太阳能电池板、洗衣机、钢铁和铝加征的关税既具有限制性又强调对等性,在保护某些产业的同时施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修正与美国的贸易关系。



……现在重新调整

而他针对中国实行的、现任总统拜登刚刚予以补充的相关关税举措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也关乎限制性和对等性——保护新兴产业并敦促中国改变其做法。但更根本的目标是重新调整:使美国的贸易多元化,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官员们担心,中国凭借在众多制成品和经过加工的矿物方面占据的主导地位,会对美国及其盟友的经济乃至安全有过大的影响力。随着廉价制成品出口掀起新一波“中国冲击”的威胁显现,这种担忧与日俱增。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