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14国拒签联合公报,无一国愿‘接盘’下次和会"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尽管有90多个国家参加了于当地时间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问题高级别会议,但当会议结束之时,却难掩所存在的尴尬局面。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6月16日报道,虽然此次会议被冠以“和平峰会”之名,但西方大国及其盟友仍大力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过,这些国家并未能说服一些主要的“不结盟国家”一同签署会后联合声明,包括与会金砖国家在内的14个与会方,也没有一个国家表态愿意主办后续的此类峰会。

与会前彭博社所预期的一样,路透社在会后指出,由于中国未参加此次峰会,这几乎确定了会议将无法实现乌克兰所设下的目标,即说服主要的“全球南方”国家加入孤立俄罗斯的行列。而在会议期间,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均表示,“只有俄罗斯的参与才能取得有意义的进展”。


就像奥地利总理卡尔·内哈默(Karl Nehammer)所说的那样,他将这场峰会形容是一个“西方同温层”(或“西方回音室”,Western echo chamber),认为没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参与,西方在这场瑞士和会上将无法影响俄罗斯,并迫使俄罗斯改变对俄乌冲突的看法。



当地时间6月15日,瑞士卢塞恩近郊,乌克兰和平峰会。(澎湃影像)

路透社称,此次瑞士和会实际上为乌克兰提供了一个展示西方盟友支持的机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我们对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的回应,不仅是全面扞卫人类生命,而且是全面的外交。”


此次会议,包括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日本(专题)首相岸田文雄在内的多国政要聚集瑞士卢塞恩近郊。尽管泽连斯基公开发出邀请,但美国总统拜登(专题)并未出席。而随着第二天的会议议程转向粮食安全和核能问题,一些与会领导人甚至提前离开,包括哈里斯、朔尔茨和岸田文雄等人。

对于乌克兰危机以及和平前景,瑞士联邦主席薇奥拉·阿姆赫德(Viola Amherd)在闭幕致辞中警告说,“前路漫长而充满挑战”。

据报道,此次会后的联合公报,呼吁扎波罗热核电站交还乌克兰完全控制,确保乌克兰食品生产和供应不中断,确保黑海和亚速海港口完全开放,释放所有战俘并交还所有被驱逐的乌克兰儿童等。公报还表示,任何威胁使用或使用核武器的行为,以及对船只和民用港口的袭击都是不可接受的。


路透社称,为了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以及达到与会议所表述的较为温和的目标相一致,一些有争议和更为棘手的问题在公报中被省略了,比如乌克兰的战后解决方案可能是何样貌,乌克兰是否可以加入北约,以及俄乌双方的撤军如何进行等。

据《基辅独立报》当地时间6月16日报道,最初有80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公报,但据瑞士外交部网站公布的最终签署国家名单中,却不再包括此前被列为文件签署国的伊拉克和约旦(删除原因未说明),这也使得签署此次瑞士和会最终联合公报的,包括了乌克兰在内的78个国家和4个欧洲机构。

其他未签署公报的国家有:印度(专题)、亚美尼亚、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印度尼西亚、巴林、南非、泰国墨西哥和阿联酋;而巴西和梵蒂冈此次以观察员身份参会,也未签署公报。如此一来,出席此次会议但未签署公报的与会方为14个。值得一提的是,哥伦比亚原为出席会议的国家,但该国总统佩特罗在会议举行前最后一刻取消了参会行程,因此哥伦比亚未出席此次峰会。

此外,也没有一个国家主动提出要主办另一次这样的会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沙特被认为是未来可能会举行此类和会的地点,但沙方保持了沉默。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表示,沙特准备协助推进和平进程,但可行的解决方案将取决于“艰难的妥协”。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3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