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AI時代失業者:60多人采編團隊被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騰訊科技訊 6月19日消息,國外媒體日前撰文指出,如果有人對人工智能將如何塑造自己的職業未來感到憂慮,文案創作界的變遷或許能為他們揭示一些未來的端倪。

2023年初,作家本傑明·米勒(Benjamin Miller)正處於他職業生涯的高峰。他帶領著一個由60多名作者和編輯組成的團隊,為一家科技公司撰寫博客文章和專欄,該公司專注於打包並轉售包括房地產和二手車在內的各類數據。米勒說:“這確實是一份極具吸引力的工作。”它不僅讓他充分發揮創造力,還有機會與各領域專家深入合作。然而,有一天,米勒的上司向他介紹了一個新的項目:“他們打算利用人工智能來降低成本。”


一個月後,公司推出了一套自動化系統。米勒的上司只需在在線表格中輸入文章標題,人工智能模型就會據此生成大綱,米勒的電腦隨即會收到提示。他的團隊成員不再獨立構思創意,而是根據這些大綱撰寫文章,米勒則在文章發布前進行最終校對。米勒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來適應這種變化,然後他得知了第二波自動化的消息。從此,ChatGPT將全面接管文章撰寫工作,大部分團隊成員相繼被裁撤。留下的少數人承擔起一項更枯燥的任務:編輯ChatGPT生成的平庸文本,使其更具人性化。

到了2024年,公司裁撤了米勒團隊的所有其他成員,只留下他一人。米勒說:“突然之間,我不得不承擔起所有人的工作。”他日復一日地審閱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檔,修正程序化錯誤,完成過去需要數十人團隊協作的工作。

米勒表示:“我目前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和潤色內容,刪除過於正式或過分熱情的措辭,讓文章讀起來更加自然流暢。這比我與人類作者合作時的編輯工作要多,但需要完成的是相同類型的編輯工作。真正的問題是,這個過程過於重復和乏味,我開始感覺自己像是在流水線上機械式地工作。”


01 AI浪潮下的職業起伏




米勒的經歷映射出一個更廣泛的趨勢。在眾多行業中,人工智能正被用來完成那些曾經只有人類大腦才能完成的工作。人工智能通常比人工成本更低,但早期采用者很快就意識到它並不總能達到相同的水平。如今,像米勒這樣的人發現自己被要求與那些正在搶走他們工作的機器人合作,給算法增添一些人性化——他們都是隱匿的工作者,讓人工智能看起來比實際更加出色。如果人工智能的性能大幅提升,這種合作可能只是權宜之計。如果不是,米勒的經歷可能是其他行業即將面臨的未來的縮影。

人工智能會搶走我們的工作嗎?這很難說。一些專家警告說,我們正處在一個令人不安的十字路口,超級智能機器人很快將取代大部分人類工作,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技術可能永遠無法達到那個水平。還有一些人認為,我們正朝著人工智能與人類合作而非競爭的未來邁進。

但在更小的規模上,一些工作者已經面臨令人不安的後果。如果說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大語言模型能做什麼,那就是把單詞和段落串聯起來,讓一些文字創造者成為首當其沖受影響的人。對人工智能寫作工具搶走工作的恐懼,是導致去年美國編劇罷工的主要問題之一。其他創意產業也對隨著能夠從頭開始生成圖像、音頻和視頻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到來,對自己的未來感到類似的擔憂。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